孝敬父母,這是人類天經地義的大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能夠及時行孝,就是順應自然,順應情理,順應天意。孝順父母的人,沒有人不尊敬,沒有人不讚揚,孝順父母,就是為自己贏得未來。教育孩子就得以身作則,行不言之教。如果父母做不到,你講得再頭頭是道,孩子也不會聽從,因為他心裏不服氣,「你們都做不到,憑什麼讓我去做?」
人一生最欠兩個人,父親和母親,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還是高官,都請好好善待父母,百善孝為先,養育之恩大於天。
所以要想培養一個孝順的孩子,首先就是自己能夠孝順父母,做個樣子給孩子看,不用你教育,不用你天天說,孩子自然就變好了
父母以身作則,不能有禽獸的行為,應成為子女做人的好榜樣。率先孝順父母,讓子女耳濡目染,使子女發自內心地孝順父母,而非徒有形式;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發揮「悌」的精神,不但友愛,而且互相幫助。這樣的家庭才具有孝順的氛圍。由於孝悌為仁之本,子女能孝能悌,非但在家庭中不會出問題,將來長大,在社會上也是個安分的人。我們發現,凡是鄙視孝悌的人,通常貌忠而內奸,對長官只知道順從,遇着好一點的位置,便不惜一切,務必爭取到手;一旦利害關係用盡,即刻翻臉不認人。真正的人所在的家庭,必然重視孝悌,到這種家庭尋找對象,婚姻大多美滿。
所謂門當戶對,其實就是正常家庭對正常家庭,雙方都講求孝悌傳家,將來教養出來的子女,也必然重視孝悌。孝順並非人的天性,否則為什麼古聖先賢費那麼大的心思,不斷地鼓吹倡導,仍然還有那麼多不孝的行為?西方的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世人,每一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個體。西方的父母按照這種宗旨,把子女教養成為獨立自主的個人。但是,中國人最可愛的地方,便是就算信仰基督教,也會感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忘懷父母「生我、育我、撫我、鞠我」的大恩,秉持儒家的教誨,孝順父母,未敢稍有懈怠。
孝道的觀念,因此起了很大的變化。然而,普遍來看,中國人在孝順父母方面,仍然遠遠勝過其他任何民族。
父母最好明白,孝順是一種習慣,必須從小加以培育,及早培養子女孝順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