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工程
最近,在基建領域,我們再次創造了奇蹟,全球第一條海底高鐵隧道即將讓中國修成了,這條隧道就是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要問這項工程到底有多牛?這條隧道還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例如建造難度世界最大,設計時速世界最快等等,據介紹,該隧道的設計時速達350公里,可以通過中國目前速度最快的復興號高鐵動車組。
圖為海底隧道挖掘現場
截至現在,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在海底修建高鐵隧道依舊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目前完成這項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鋪設沉管,通過一節一節吊裝沉管來實現隧道主體的建設,並最後通過鎖緊物料來固定,但沉管建設的方式一般只適合公路隧道的修建,因為像火車,高鐵這類的時速達數百公里的高速交通工具,帶來的動能沉管根本無法承受,這個時候,就必須使用盾構機在更深的海底修建隧道。
中國修建的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便是如此,埋深達到了12米,雖然把這樣可以解決列車高速行駛帶來的動能問題,但海底的巨大壓強將給施工帶來了大量的麻煩,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生產的盾構機,最多只能在0.4到0.5兆帕的環境下工作,如果超過壓強,盾構機就很有可能損壞,進而導致施工無法進行,除此之外,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的修建還需要克服極其惡劣的地質條件。
圖為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
汕頭灣海底高鐵隧道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屬於8級地震的多發區,這也意味着隧道必須具備抗9級地震的能力,才能在海底發生地震時不會損壞,這無疑加大了施工難度,另一方面,汕頭灣海底環境複雜多變,軟硬岩石分佈不均,這也使盾構機需要經常更換刀片,施工效率被大幅降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發揮了自己大型工程器械技術的優勢,為汕頭灣量身訂做了一台世界上最大的精密盾構機,它不僅能承受高壓強,甚至還能在海底直接刀片更換,這台盾構機的出現,使該高鐵隧道的修建難題迎刃而解。
汕頭灣高鐵隧道投入使用之後,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在過去幾年裡,汕頭雖然位處廈門跟珠三角地帶的交界處,但由於交通極其不方便,一些地區甚至沒有高鐵,經濟發展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此當地政府一直致力於打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這個大難題在汕頭灣高鐵隧道落成後迎刃而解,汕頭得到了一條便捷且快速的通道,珠三角地帶跟廈門城市群的交通將更加便利,憑藉兩個地區的經濟輻射,整個粵東的經濟發展都將再上一個新台階。
圖為參與汕頭灣海底隧道建設的永平號盾構機
總的來說,像汕頭灣高鐵隧道這樣的高難度海底工程,是對中國基建技術的最好檢驗與鍛煉,相信在解決一系列這類型的技術難題,得到充足鍛煉後,中國利用強大的基建實力開發南部海域也將不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