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眾多,他稱得上其中著名的一個,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川軍閥劉湘。
劉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四川省主席,重慶大學首任校長。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
1921年7月,他被推為四川各軍總司令兼省長。
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1937年日軍進一步擴大了侵華的腳步,這激起了劉湘的愛國主義情懷。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第二天,劉湘就電呈蔣介石「請纓抗日」,並「同時通電全國呼籲一致抗日」。
8月7日,劉湘乘飛機到南京出席中央召開的國防會議,他慷慨激昂地發言了近兩個小時,他指出:「竭力抗戰,四川可以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500萬和糧食若干萬擔。」
「八一三事變」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以川軍為第二路預備軍,轄兩個縱隊,並任命劉湘為第二路預備軍司令長官,擔任平漢鐵路的作戰任務。
在劉湘的積極推動與督促下,出川抗戰的先頭部隊於9月1日分東北兩路,浩浩蕩蕩地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10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任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隨後,蔣介石將鄧錫候的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調任第二戰區歸閻錫山指揮。在第二十三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到達武漢後,劃歸第一戰區程潛指揮。
劉湘知道這一情況後,很是着急,雖然已經身患重病,仍趕赴前方擔任作戰指揮任務。
省府秘書長鄧漢祥勸劉湘坐鎮後方,但是劉湘卻態度堅決地說:「我一向高呼抗日,如今戰幕揭開,自己反退縮不進,豈不貽譏後世。」又說「過去在省內打了多少年內戰,臉面上不光彩,今天槍口向外,正好乘時為國效命,藉以洗刷自己的污垢,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11月20日,劉湘被轉到漢口萬國醫院。在住院期間,他依然積極關心抗戰大局。
當有記者就當時盛傳日本通過德國駐外大使提出議和問題,問劉湘意見時,劉湘說:「如果有人要和,我劉湘決定率領四川七千萬同胞和川軍將士抗戰到底!」
1938年1月13日以後劉湘病情惡化,於20日下午去世。
一直到去世前,劉湘仍不忘在他的遺囑中囑託四川軍民「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
劉湘去世後,他的遺囑成為大多數出川將士的信條,對整個抗戰時期川軍各部的抗戰殺敵仍然起着相當大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