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2025年03月30日18:53:08 軍事 1311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戰役打響了。志願軍和人民軍共同作戰,節節勝利。「聯合國軍」潰不成軍,退至三七線附近。

然而,在這場大勝的戰役背後,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卻敏銳地察覺到一絲危險氣息。

彭總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敵人雖然在不斷後撤,但是每夜只撤退30公里。

彭總感嘆道:「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彭總一語成讖。第三次戰役結束不到半個月,全線後撤的「聯合國軍」就以美軍最強的部隊打頭陣,向志願軍先是局部試探,後發展成全面進攻。

李奇微是朝鮮戰爭中給我軍留下痛苦記憶的一位美軍指揮官, 也是被彭總稱為「最值得重視也最值得尊重」的對手。

能讓彭大將軍如此看重的人, 必不同凡響。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

肩掛「手雷」的將軍

李奇微,191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時任校長正是麥克·阿瑟。不過李奇微對這位校長並不太感冒,他認為這位校長總是喜歡誇大其詞、自吹自擂,經常剛愎自用、愛出風頭,哪怕違反了淺顯的邏輯也堅持一意孤行。

與大多數美國陸軍將領不同的是,在他的履歷欄里多了一條,西點軍校橄欖球隊隊長,這個位置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

能在西點軍校擔任橄欖球隊隊長的人,意味着他後面的仕途會一帆風順。

只不過,李奇微是大器晚成的人。他並沒有因這些特長在軍隊中得到特別的提拔。從一名少尉到師長,他苦苦熬了二十五年。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

隨着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車禍身亡,1950年12月,李奇微接替了沃克的指揮官位置。

當李奇微乘坐軍機來到南朝鮮大邱機場,他給迎接他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下飛機的李奇微戴着毛邊帽,兩顆黑不溜秋的手雷吊在脖子上,這是他的「光榮彈」,一直陪着他度過了朝鮮歲月。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沃克

整頓軍紀

李奇微接手第8集團軍時, 美韓及「聯合國軍」士氣之低落, 讓他大吃一驚。

第8集團軍已喪失了所有的信心,士兵已經不相信他們的指揮官,指揮官不相信自己的士兵還能否打勝仗。

李奇微看到,漢城以東的南朝鮮部隊的潰逃,讓漢城地區的十餘萬「聯合國軍」處於危險局面。

他立刻決定棄守漢城,向南撤退,讓美軍與志願軍脫離接觸。以每夜30公里的速度撤退。

為何李奇微沒有讓部隊快速撤退呢?因為他發現了志願軍的短板,或者說弱點。

靠着腳底板追擊的志願軍,一夜行軍的距離最多也就30公里。這個速度讓志願軍晚上打不着美軍,白天卻處在美軍空地火力殺傷範圍內。

這個李奇微不簡單啊!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為了把自己的進攻精神注入到情緒低落的美軍之中,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給第8集團軍全體官兵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們信任自己的上級,樹立能打勝仗的信心和鬥志。

他大力整治參謀隊伍,嚴令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的意圖辦事,否則就會受到處理。

李奇微還意識到, 被志願軍打懵了的美軍急需一針強心劑。於是他便乘坐一架飛機, 飛臨戰場上空觀察戰況。

他一是要觀察敵情, 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激勵那些潰退官兵的士氣。

這一招有用嗎?當然有用。他在用自己的個性來影響這支部隊。

「不換腦筋就換人」。李奇微一口氣撤換了5位師長,提拔了一批願意跟隨自己打仗的人。

他還讓他們把吉普車帆布車蓬給拆下來。車蓬擋不住子彈,只是自己的士兵在封閉車廂里騙取一種自欺欺人的安全感罷了。

於是,你會看到美軍軍官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天氣里,坐在光禿禿的吉普車上來回奔跑。

李奇微後來的表現更證明了, 他對於朝鮮戰場上的美軍來說, 猶如打了一支強心劑。

後來也有人評價, 是李奇微挽救了朝鮮戰爭中的「聯合國軍」一邊倒的局面。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磁性戰術」

1951年1月8日,彭總獲悉美軍在烏山一帶設了包圍圈,果斷下令部隊停止追擊,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勝利結束。

雖然彭總的做法,讓金日成很不高興。但是此時彭總的擔憂,是從未指揮過大軍團作戰的金日成所不能理解的。

因為此時的敵我態勢,讓彭總非常害怕,幾天幾夜睡不好。幾十萬中朝軍隊處在敵人的攻勢之下,那可是幾十萬人的生命。

撤出漢城前,李奇微還在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部的牆上寫道:

「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

這既是對對手的尊重, 也是對自己的信心。

彭總遇到了一個新的對手!

能讓彭總膽戰心驚的戰局,非同小可。在美軍將領中出類拔萃的李奇微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是個不光用腦子, 更是用心打仗的人,有着強悍而富有進取的個人風格。

為了便於策划行動,李奇微把他的指揮所從城市遷到了野外的帳篷里。包括他自己在內,指揮所總共6個人。

在他的頭腦里,李奇微想的既不是繼續後撤,也不是在現在的防線上組織頑抗,而是何時和如何轉入新的進攻。

美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人員和裝備得到快速的補充,為他的進攻提供了保障。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發明了「磁性戰術」。

每天派小群坦克,進行火力偵查,後面跟隨着乘坐汽車的步兵。

一旦碰上志願軍,就聯絡空軍和炮兵進行轟炸。如果我方兵力薄弱,順勢佔領我方陣地。

李奇微這樣做,就是希望讓轉入休整的志願軍不能好好的休整,始終保持與之接觸,以達到消耗疲憊志願軍的目的。

剛剛布置完休整,並計劃兩個月後再舉行大規模進攻的志願軍,只能匆忙結束休整,倉促應戰,一時間處於被動。

李奇微喜歡看地圖,發現有什麼疑慮,立刻會乘坐飛機到前線去觀察。在某個夜晚,他終於發現了我軍的一個規律,就是所謂的「禮拜攻勢」和「月夜攻勢」。

李奇微可以說是一位真正出色的戰場指揮官, 他善於發現對手的弱點和行動規律, 並找出辦法戰而勝之的人。

51年美軍漢城敗退,為何每夜只退30公里?彭總:這個李奇微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李奇微雖然沒有戰勝中國人民志願軍, 但起碼扭轉了一邊倒的局面。沒有李奇微, 美軍還能把停火線定格在北緯38度線嗎?

雖然彭總與李奇微從未謀面,但他相信自己的指揮能力,相信能征善戰的將領,相信不怕犧牲的戰士,李奇微再怎麼強悍,也休想讓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吃大敗仗。

只是,為了防禦「聯合國軍」的進攻,志願軍將士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歷史也證明了,李奇微讓志願軍在第四次戰役中吃了不少苦頭。

但是,李奇微雖然猜對了志願軍的一切,然而他唯一沒有猜到的是志願軍能夠扛得住他「火海戰術」的進攻。

當他把所有的力量全部拉出來,居然都無法撼動志願軍陣地,都無法打垮這支部隊的時候,他知道這場戰爭他根本贏不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 - 天天要聞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有敵人來襲,跟廣島的情況一樣,快逃快點。美軍B-29轟炸機,你們要去哪兒?救命救救我!釋放被關戰俘,這邊,別打了,快逃!跑!那是B-29轟炸機小子,是逃不掉的。美軍投下原子彈,快跑馬上!
一紙證書,半世牽掛:「烈士褒揚從來就不是口頭工作」 - 天天要聞

一紙證書,半世牽掛:「烈士褒揚從來就不是口頭工作」

散葬各地的多處無名烈士墓墓碑經過清理,烈士遺骨遺物被清點裝罐,合墓至渡海作戰紀念碑旁。(王瑭琳/攝)臨近清明節,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景點處,遊客們望着展板出神,上面印着的是犧牲船工名單。在陳列館裏,擺放着「革命烈士證書」。證書邊緣
以軍襲擊加沙地帶 已致71人死亡 - 天天要聞

以軍襲擊加沙地帶 已致71人死亡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4月2日獲悉,自當天黎明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已造成71人死亡。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負責人2日表示,以軍對位於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的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