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浙江日報》報道,4月12日,浙江省省長劉捷主持召開省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分析研判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下階段重點任務和針對性措施。
會議強調,要全力以赴穩外貿,加速政策落地和儲備,加強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市場。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這是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以來,浙江省委書記、省長在一周內時間內第三次就穩外貿相關問題進行部署。
新一輪「關稅戰」衝擊下,我們如何做好自己的事?

△4月10日,浙江省委書記王浩主持召開推動外經貿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2024年,浙江外貿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5萬億元大關,全國份額邁上12.0%的新台階,出口增速繼2023年後再居東部沿海主要省市首位。
據杭州海關統計,2024年,浙江省進出口5.26萬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美國是浙江第一大出口國,浙江對美出口達6316.8億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16.2%。
面對美國掄起的「關稅大棒」,浙江外貿企業已在主動轉變。
一方面是開拓海外市場。
在諸暨,某服裝企業從2024年開始,企業積極開拓歐洲市場,全年出口歐洲銷售額已佔業務總量的36%。
在武義縣,浙江鉑動工貿有限公司已在非洲坦桑尼亞投資開辦輪轂製造廠,生產銷售均本土化,產品研發、質量把控則由中國總部負責,2024年實現產值約3000萬元。
在義烏,浙江顏雪化妝品有限公司今年品牌出海的重點是在南美市場,十幾個代理商今年打算在南美市場建立更多分銷系統。
在俄羅斯莫斯科,當地時間4月1日至4日,2025寧波(俄羅斯)家居全品類消費品博覽會舉行。有寧波企業參展後,馬上調整了今年二季度外貿推廣方向,計劃開發更貼合新興市場需求的產品。
目前,浙江省已有4個城市順利開展國際公路運輸(tir)模式,溫州、義烏、嘉興、杭州的體育用品、服裝鞋襪、小商品、機電產品等各類「浙江製造」持續通過「tir+跨境電商」「tir+市場採購」等跨境公路運輸監管模式,源源不斷銷往歐洲和中亞地區。
浙江省貿促會表示,將組織500場以上的國境外展覽會,全系統組織200個團組,帶領我企業到全球各級市場進行經貿洽談和對接,爭取有更多市場和訂單。
從數據來看,「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努力已經在起作用。

△4月8日至9日,浙江省長劉捷在寧波調研,在博威集團了解公司高端精密材料製造等情況
另一方面是轉向國內市場。
去年10月,浙江已經開始施行《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提出要培育100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內外貿並重的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
4月13日,交個朋友控股宣布,在浙江省商務廳的指導下,推出「外貿優品轉內銷」專項扶持計劃,將以產品品牌展示和直播銷售等形式,助力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建立國內品牌。
面對國際環境的變化,浙江各個部門也在積極行動,助力企業迎挑戰、渡難關。
4月8日至9日,劉捷在寧波調研,先後走進中哲集團、博威集團、奧克斯集團、均勝集團等企業,仔細詢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發展對外貿易等情況,要求當地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助企服務工作,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廣大企業創新發展、穩中向好。
4月10日,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推動外經貿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要及時了解企業困難和訴求,建強平台樞紐,推動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企業千方百計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加快打造服務最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開放環境,更精準更有效為企業排憂解難和提質增效。
王浩表示,廣大浙商向來是市場的弄潮兒,要努力在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