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俄烏局勢,會發現一個很大的變化,無論美國還是北約,對俄烏衝突的態度出現了軟化,不像過去那樣高調了。
俄國「消息報」報道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烏克蘭領土上不會出現哪怕一名美國士兵。」他說普京不希望讓北約國家捲入衝突,「一分一毫都不願意。」天吶,什麼時候美國開始把普京的意願這麼當回事啦?
俄國「消息報」還報道說,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不排除烏克蘭將作出「某種妥協」的必要性,反正俄烏早晚也要靠談判解決問題,他還說「最終,應由烏克蘭自己決定,它準備作出哪些妥協。我們要給烏克蘭機會,使其有條件在談判桌上真正達成可接受的結果。」天吶,北約決然讓烏克蘭自己拿主意啦。
從美國和北約的表態看,明擺着就是不想管烏克蘭了,這跟此前咬着牙說不能讓俄羅斯贏,要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簡直是天壤之別。
雖然美國和北約表明了態度,但法國表示不服,法國高調宣布要向烏克蘭戰場派出軍隊,幫助烏克蘭抗擊俄軍。普京已經表態了,在烏克蘭戰場上,不接受北約官兵投降,還威脅說去了就回不去了。
當前的烏克蘭戰場,烏軍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戰鬥力嚴重不足了。美國和北約表示不再花那麼大氣力管烏克蘭的閑事了,這意味着法軍要獨當一面,要在戰場上挑大樑,跟俄羅斯軍隊一決雄雌。從歷史上法軍的戰鬥力來說,人們普遍對法軍進入烏克蘭的前景不看好,回不去的可能性極大。
法國想出頭真是想瘋了,美國那麼厲害都不得不低調了,有便宜美國能不賺嗎?還輪到法國了?法國看來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不撞個頭破血流,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