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2025年07月09日05:52:08 國際 1848

說起韓國美國的關係,那可是鐵一樣的盟友啊,可是最近,特朗普直接給了韓國25%的關稅,此時的韓國總統李在明,新上任的他該如何應對呢。

在此之前,美國與韓國之間在商品輸出上面有很多來往,但是呢,韓國的產品佔據了美國的絕大部分的市場,並存在着一定的貿易逆差,或許徵收關稅也是為了這一點吧。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為此,還強調不許韓國進行反制,難道僅僅是為了針對韓國。

關稅大刀的落下

特朗普的關稅大刀毫不留情地砍向了最忠誠的亞洲盟友,7月7日,白宮玫瑰園,特朗普簽署了針對韓國、日本等14國的加征關稅行政令,稅率最高達40%,韓國與日本首當其衝,汽車及零部件面臨25%的懲罰性關稅。

這不是臨時起意,今年4月2日,特朗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當時鬧了個大笑話:特朗普展示的圖表顯示對韓關稅25%,但白宮正式發佈的行政令附錄中對韓稅率卻是26%。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4月9日,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批准對中國以外國家豁免徵收「對等關稅」90天,但維持10%的「基準關稅」,截止日期為7月8日3,如今緩衝期結束,25%的大棒正式揮下。

「如果你們決定提高關稅,無論數字多少,都將加到我們徵收的25%之上,」特朗普在信中如此警告韓國,這種窒息性關稅政策直接瞄準了韓國經濟命脈,2024年韓國對美貿易順差高達5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韓國的汽車產業首當其衝,現代、起亞等車企47%的出口依賴美國市場,25%的關稅將導致現代汽車單車成本暴增3800美元,相當於三成利潤蒸發。

韓國的兩難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韓國政府的回應頗值得玩味,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7月7日發佈新聞稿稱:「美方實際上暫緩徵收關稅」,他們將8月1日前的三周視為「寬限期」,承諾加速談判。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韓國總統辦公室透露了關鍵信息: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與韓方會晤時表示,「雖然關稅通知函已發送至韓國等主要貿易夥伴,但8月1日實施前仍有協商時間」。

特朗普本人也給談判留了活口:「可以說是確定的,但並非100%確定,如果他們來電提出替代方案,我們持開放態度。」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李在明政府手中只剩三張牌:爭取關鍵品類配額豁免、以半導體技術合作換取緩衝期、啟動3萬億韓元產業救濟基金,但每張牌都代價高昂。

最理想結局是複製美英協議,特定商品維持10%基礎關稅,但韓國必須吞下購買美國農產品、開放金融市場的苦果,最黑暗的劇本是25%關稅全面落地,韓國若反制稅率飆升至35%以上,徹底窒息韓國出口命脈。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韓國並非全無反擊之力,三星SK海力士掌控全球40%內存產能,美國數據中心、軍工業命脈懸繫於此;LG新能源美國市佔率超25%,福特電動皮卡生產線依賴其電池包。

但這些籌碼背後是更深的困境:駐韓美軍5.4萬人的開銷需韓方分擔,特朗普早已虎視眈眈。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關稅戰加速區域整合

戲劇性轉變正在東亞發生,特朗普的關稅大刀砍向東京首爾時,最忠誠的盟友轉身擁抱區域合作。

李在明在5月競選期間就預見到這一局面,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他公開表示:「韓國需要與日本等其他『鄰國』聯手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他更一針見血指出:「外交難道不是要讓雙方都受益嗎,如果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損,那就是掠奪。」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清華演講中三提「脫美入亞」,直言「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等待美國換總統」。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經濟數據揭示新出路,2025年前五個月,韓國對華出口逆勢增長6.8%,索尼將40%傳感器產能轉至浙江嘉興沙特阿美在深圳設立新能源研發中心,這些動向暗示着供應鏈去美國化已成現實選擇。

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描繪出誘人前景:若東亞自貿區2030年前建成,區域GDP將提升11%-17%,相當於再造一個韓國經濟體量,人民幣在東盟儲備佔比升至18.2%的數據,更昭示金融脫美的可能路徑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美國親手拆解單極秩序

特朗普的關稅戰術,暴露了美國經濟戰略的深層矛盾,要求車企赴美建廠,卻忽視供應鏈重組需5-10年周期,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因成本超支延期,英特爾抱怨「補貼落地太慢」。

借關稅填補3.3萬億美元減稅窟窿,卻被高盛警告或引發「滯脹」,美國家庭年均成本恐增3800-7700美元,中產階層反成買單者。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還有科技霸權反噬,對中國跨境電商取消800美元免稅額度,實則傷及亞馬遜第三方賣家;限制中美技術許可,迫使微軟甲骨文暫停對華合作,自斷百億市場。

更致命的是決策隨意性,4月9日特朗普突然在Truth Social宣布暫停75國關稅,白宮官員措手不及,這種「推特治國」模式,讓盟友徹底喪失信任。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全球貿易秩序正悄然重構:中日韓本幣互換協議突破2000億美元;東盟十國人民幣儲備比例升至18.2%。

中國聯合68國簽署《人類命運共同體行動綱領》,覆蓋氣候、衛生等12領域,美國單極主導的舊秩序,正在盟友的集體轉身中走向終結。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布加征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 天天要聞

首爾街頭,現代汽車展廳掛出「關稅應對特惠」橫幅;東京交易所里,交易員緊盯中日韓自貿區概念股;而華盛頓總統辦公室內,特朗普正揮筆簽署下一份關稅清單。

他不知道,這份清單正在加速一個新時代的誕生,當日本天皇現身蒙古草原,李在明踏上訪華旅程,特朗普親手促成的「敵人共識」正在發酵,歷史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信息來源:

美將對所有日韓產品徵收25%關稅 2025-07-08 08:03·光明網

終對盟友下手!特朗普宣布對韓日徵收25%關稅 2025-07-08 01:12·上觀新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7月9日上午舉行首場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5年前制定「十四五」規劃綱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的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都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隨着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詞彙到底是什麼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今天,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並採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