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期介入台灣問題,是時候停止了丨灣區望海峽

2024年01月07日20:31:00 國際 3981

這是《灣區望海峽》的第27期

美國長期介入台灣問題,是時候停止了丨灣區望海峽 - 天天要聞

「展望台海2024」系列深度對話首場網絡直播昨日上線

距離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只剩6天,如何評估潛在的台海風險成為輿論熱點。在被島內稱為所謂「黃金周」的時候,直新聞昨天(6日)起,一連5天推出「展望台海2024」系列深度對話,了解島內輿論,解讀台海局勢。

6日晚8時,「展望台海2024」邀請了來自香港的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一起探討中美戰略競爭下的台海局勢,而這也是台灣問題「大咖」劉國深教授的首次「觸電」直播。

昨天的直播,連接香港與廈門兩地,就台海問題展開深入對談,是真正地身處「粵港澳大灣區」深情望向「海峽對岸」的體現,兩位學者在直播中與網友互動、答疑解惑、凝聚識,向更多人介紹台灣這本「難懂的書」。

美國長期介入台灣問題,是時候停止了丨灣區望海峽 - 天天要聞

在本次對談中,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對中美戰略競爭下,美方對台灣問題的態度有着獨家解讀,他認為美方第一次在台灣問題上學會了「向後撤」。2023年對於中美關係,特別是對於台灣問題來說,是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分水嶺」,這一年中美之間圍繞台灣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溝通對話,甚至是對抗博弈,劉國深教授直言,「美方第一次我們看到它是向後撤的,它有點後退了」。

然而即便是美方在台灣問題上態度稍有轉變,在說法上或行為上略作緩和,但美國依然保持着「說一道做一套」的行事風格,從未停止過介入台海問題的腳步,甚至仍表現的有些「明目張胆」。在即將到來的2024台灣選舉的關鍵時期,美國通過宣布對台軍售,幫助台灣培訓士兵使用尚未接手的設備等手段,公然介入台灣選舉,攪動台海局勢。然而在去年11月,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潔曦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柯慶生三位重磅學者「中國通」,在美國《外交事務》期刊上聯合發表文章,呼籲台灣民進黨籍領導人候選人賴清德如若當選,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大有美國政府授權其敲打民進黨之意。

美國這種一邊武裝台灣,一邊又有通過學者警告賴清德的行為,看似矛盾,但實際上也體現了美國並不願意放棄操弄這張「台灣牌」。劉國深教授解釋說,就今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言,美國對賴清德的態度,應該是「又愛又怕」,怕賴清德濫用美國人的「支票」。在美方看來,台灣是中美戰略競爭中的一張「牌」,如果賴清德把美國變成了「牌」來打,對美而言便是亂了套,因此美方一方面給賴清德打氣,另一方面又給他非常嚴厲的警告。

不過不管當前的形勢如何,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引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兩岸在未來一定會走向統一,一是因為這是基於我們的民族情感、民族利益的必然趨勢,二是從台灣問題形成的政治、歷史的現實背景來看,都說明它不可能真正「獨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這一偉大方針的創新魅力和實際影響力、包容力,能夠克服美國對台灣問題的介入。

對於網友們十分關注的大陸是否能夠實現去台灣的「自由行」,劉國深教授表示,如果今年選舉結果出爐,還是民進黨勝選,由於民進黨仍舊存在「去中國化」的固有思維,還是會存在一定困難,但如果民進黨當局能夠「腦筋急轉彎」,站在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的角度去考慮,也應該要實現「自由行」,「在我們的期待當中一定是越快越好」。

今晚(7日)8時舉行的「展望台海2024」系列對談第二場網絡直播,邀請深圳衛視直新聞高級主筆萬霞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就兩岸經貿熱點話題展開對談。

中方決定製裁5家對台軍售的美國軍工企業

外交部發言人今天(1月7日)表示,中國將對5家美國軍工企業進行制裁,以此回應美國最新一輪對台軍售。外交部表示,美國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羅織各種借口對中國企業和個人實施非法單邊制裁,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嚴重侵犯中方企業和個人正當合法權益。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針對美方上述嚴重錯誤行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決定對貝宜陸上和武器系統公司(bae systems land and armament)、聯合技術系統運營公司(alliant techsystems operation)、宇航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viasat公司和data link solutions公司等5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禁止我國境內組織、個人與其進行交易、合作等活動。

美國長期介入台灣問題,是時候停止了丨灣區望海峽 - 天天要聞

據台媒上個月16日爆料,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當地時間15日宣布最新一批對台軍售,預計總額為3億美元,以強化台灣所謂「自我防衛能力」,這也是2023年度的第五5筆對台軍售案,也是拜登政府自2021上任以來,第12度對台軍售。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新一輪對台軍售,與以往美國多向台灣提供飛機、火炮、導彈等裝備或彈藥等武器裝備不同的是,最新的對台軍售案主要針對用以連結及整合台軍作戰資訊及建立共同影像的一套管理系統——迅安系統(syun an program),該系統被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稱為所謂「作戰大腦」,這類指揮、控制、通訊與電腦(c4)系統,聯合戰術情報分配系統在以往軍售中很少出現。正如時事評論員宋忠平所言,美國這次的動作意圖明顯,就是希望給台灣打造、升級其c4isr系統。

可見,隨着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臨近,美國正在持續擴大對台灣事務的介入。正如中國國民黨籍前民代林郁方所言,美國做法是在介入台灣的選舉,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到一個月時出台新一輪軍售,其意圖釋放出「民進黨繼續執政的話,美國會繼續支持它」的信號。此前,時事評論員宋忠平在接受港媒《大公報》訪問時也曾表示,美對台軍售是「老調常談」,「台灣牌」是美方針對中國的「主力牌」,過去常打,未來還會長期打,其本質就是借武裝台灣來遏制中國。宋忠平進一步表示,台灣在美國軍售方面沒有議價能力,美方此次借口升級系統漫天要價,只會給島內民眾帶來災難。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對台軍售案通過的前一天,美國會眾議院通過了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當中包含不少涉台內容。包括為台軍建立一個培訓、諮詢和制度能力建設計劃,助台軍能夠所謂「分層防禦」,打造所謂「不對稱防禦戰略」。此外,法案還首次呼籲與台灣地區進行網絡安全合作,並鼓勵所謂「美台軍隊信息共享」。分析稱,美國此舉的目的,包括挖台灣地區的技術和數據,並掌控台灣的網絡,包括認知領域、意識形態領域,海峽兩岸都應該高度警惕。

面對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不斷介入,正如外交部今天(7日)的表態,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中國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停止武裝台灣,停止對華非法單邊制裁,否則必將遭到中方堅決有力回擊。

作者丨林舒琪,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編輯丨楊穎,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蘇瑞雪,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贊比亞舉行活動紀念非洲日 - 天天要聞

贊比亞舉行活動紀念非洲日

5月25日,軍人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參加非洲日紀念活動。 當天,贊比亞在首都盧薩卡舉行活動,紀念非洲日。1963年5月25日,非洲聯盟前身「非洲統一組織」成立,將5月25日定為「非洲日」。 ....
財經調查丨遊樂設備合格證被偷梁換柱 自家院子里造出奪命飛椅海盜船 - 天天要聞

財經調查丨遊樂設備合格證被偷梁換柱 自家院子里造出奪命飛椅海盜船

河南省滎陽市的三川遊樂設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稱,根據國家規定,大型遊樂設施從生產到落地,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檢驗。然而,在得知採購飛椅和海盜船是準備在集市、廟會中使用時,企業的工作人員話鋒一轉,表示如果用於流動式經營,產品就不需要相關部門的檢測。總台財經記者調查發現,河南省滎陽市的三川遊樂設備有限公司、...
聚焦新格局下中國的「五大王牌」,白玉蘭講壇開講 - 天天要聞

聚焦新格局下中國的「五大王牌」,白玉蘭講壇開講

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如何認識新格局下中國經濟開放的新特徵、新成就、新任務?5月24日下午,第十期白玉蘭講壇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召開,特邀重慶市原市長、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黃奇帆作專題解讀。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內循環為主,並不意味着封閉自守,...
次日可達,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今日重啟 - 天天要聞

次日可達,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今日重啟

5月25日18時5分,隨着一聲汽笛長鳴,T8701次列車從中國南寧站始發,駛向越南河內(嘉林)站。這標誌着時隔五年,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恢復開行。據了解,恢復開行的南寧站至河內(嘉林)站間國際旅客列車北京時間每天18:05從南寧站始發,車次為T8701次,經憑祥鐵路口岸出境,同登開車車次變更為MR2次,次日6:30抵達河內(嘉...
印度全球宣講團開門瞎,會場冷清,日媒集體失語 - 天天要聞

印度全球宣講團開門瞎,會場冷清,日媒集體失語

印度的全球宣講團來了一個開門瞎。戰場贏不了會場贏,不得不說印度真有高招。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派出的宣講團在日本的第一炮居然沒有打響。首先是日本外務省會見印度宣講團的時候是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