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2021年05月12日21:39:07 國際 1600

面對美國的層層緊逼與甩鍋,忍無可忍之下俄羅斯再度發起反擊。

幾天前,美國最大的一條油氣管道系統,突然遭到黑客團體攻擊,隨後系統癱瘓,管道喪失工作能力,一時間美國東部各大城市都面臨「斷油」的風險。在持續數日後,美國政府宣布,是一個名叫「DarkSide」的黑客組織策划了這次活動,而這個組織很有可能和俄羅斯有關。

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 天天要聞

5月10日當天,美國總統拜登當眾宣稱要俄,羅斯為此次事件負責,拜登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參與此事,但證據顯示勒索軟件在俄羅斯,俄羅斯有責任處理此事。」說白了,哪怕這件事不是俄羅斯乾的,但美國認定了這口「鍋」就該扣在俄羅斯頭上。

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 天天要聞

拜登話音剛落,俄羅斯這邊就當眾打臉了。同一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美國發生的「石油管道被攻擊」一事毫無關係,佩斯科夫還表示,美國曾拒絕與俄羅斯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展開合作。短短兩句話,卻意味深長,當初是你美國拒絕合作,現在又憑空指責俄羅斯,還要為此事負責,哪裡有這麼好的事?

反正,各大城市「斷油」、進入緊急狀態的是美國。況且拜登總統一直強調,將與普京進行面對面會談,難道這就是美國的誠意?

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 天天要聞

就在拜登「訛」完俄羅斯次日,普京正式向俄羅斯國家杜馬提交關於廢止《開放天空條約》法案,目前俄國家杜馬正在審核此法案,一旦通過,美俄關係或許會更僵。那麼何為《開放天空條約》?據了解,1992年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與俄羅斯簽署了這份「旨在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條約,條約締約國開放本國領空,允許他開展觀察飛行。成員除了美俄外,其餘大部分為北約國家。

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 天天要聞

說白了,這個條約就是有事沒事互相探查一下對方情況,當年美歐都被軍備競賽嚇到了,所以才簽訂了這樣一個條約,可面對真正利益時,條約就是一張廢紙。2020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以不切實際的借口為由,單方面宣布退出該條約。事後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紛紛譴責,尤其是歐洲國家,稱美國此舉會讓歐洲局勢更不穩定,呼籲美國慎重考慮。

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 天天要聞

奈何美國堅持己見,於是今年1月份,俄羅斯也決定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5月11日,俄總統普京將廢止法案交給俄羅斯議會,若一切順利,到5月底程序即可完成。一旦俄羅斯徹底解除「緊箍咒」,那美俄歐三方的猜忌,只會多不會少,之後的局勢也將更加令人不安。

在面對美國時,俄羅斯始終將自己放在平等位置,既然美國毀約退群不仁在先,那俄羅斯自然不義。總而言之,在與美國較量上,俄羅斯雖然遲到,但從不缺席。如今普京已邁出關鍵一步,接下來就看美歐如何接招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