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2020年12月23日21:10:05 歷史 1157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楊家將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家族,作為歷史上知名的人物,人們對楊家將的事迹肯定是非常熟悉的。說起「楊家將」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楊家將滿門忠烈,是值得後人學習的。楊家將是宋朝時期有名望的武將世家,在當時來說,楊家將不斷的為宋朝建功立業,只不過這樣能征善戰的家族,仍然沒有改變宋朝走向滅亡的趨勢。

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楊家將是宋朝的名將,更是歷史上非常有名望的武將世家,為何宋朝滅亡的時候楊家將不出現呢?宋朝崇尚文治天下,大宋的皇帝根本就不想打仗,朝堂之上也都是文官居多,武官不受待見。古代封建王朝中,宋朝是唯一崇文抑武的,這一點是其他朝代不具備的。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北宋時期,楊家滿門忠烈,不僅僅是楊家的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如此。比如說穆桂英、楊宗保、楊文廣、楊排風、佘太君等人都是歷史故事中很受歡迎的英雄人物。不過歷史上的楊家將雖然存在,但卻沒有故事裏寫的那樣波瀾壯闊。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人們了解的內容,都是文學創作。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楊家將雖然存在,但是與文學作品中的大不相同。楊家將的第一代是楊業,楊業的父親楊信是當地有名的富豪。五代十國的亂世中,楊信選擇經商,由此才有了之後的財富。五代十國的亂世下,時局動蕩不安,這樣的情況下,楊信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楊信歸附後漢時,結交了不少的社會名流,包括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此後,河東節度使劉崇派少年的楊重貴到太原。後楊信投靠了後周,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楊業就是在太宗征討北漢時收入賬下的一員虎將。當時最大的威脅就是料軍,因此,楊業在這時候任西軍主帥。可是因為東路軍的作戰失敗,楊業只好率領西路軍往南撤退,結果卻遭遇到了遼軍的主力。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楊業不主張正面交戰,卻被大臣們譏諷是膽小,最後楊業帶軍隊正面交戰,由於敵眾我寡最後被遼軍生擒。在這場戰鬥中,楊業誓死不降,最終的楊業絕食而死。在這場戰鬥中,不僅僅是楊業死了,楊業的兒子楊延玉也戰死沙場。楊業所有的兒子之中,最有名的當屬楊六郎。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楊六郎就是楊延昭,因為從小就跟着父親楊業東征西討,因此在楊業死後,楊延昭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替北宋駐守邊關。楊延昭在守護邊境之時,紀律嚴明,帶兵有方,讓邊境的一些小的國家聞風而逃,到了楊延昭死後,其子楊文廣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這時候就是楊家將的第三代傳人。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出來救國? - 天天要聞

楊文廣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一直是鎮守北宋的邊關。最開始的時候,楊文廣因為祖輩餘蔭庇佑,入朝為官,任侍衛親軍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後升領防禦使。宋神宗時因抗擊西夏建功,歷官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侯。沒有憑藉家族勢力,楊文廣不斷的升職,憑藉的就是實力。

雖然演義與歷史有些出入,但是楊家滿門忠烈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們為什麼沒有出來救國呢?作為楊家最後一位武官楊文廣也是跟在文學家范仲淹的身後做事,直到有病去世,從此楊家便再無拿的出手的人物。由此,楊家再也沒有武將,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台,之後過了半個多世紀之久才到宋朝的滅亡。

楊門的男人們大都為國捐軀,造成後代越來越少,而到了楊文廣這一代之後,就沒有突出的人才了。楊家即使有心也無力出戰了。所以,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什麼不出來救國這個話題已經有了很好的答案。楊文廣死後,楊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後代之中再也沒有後起之秀能扛起楊家將的大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別被曹雪芹騙了,醉金剛倪二不是好人,給賈芸的錢,算盤打的賊精 - 天天要聞

別被曹雪芹騙了,醉金剛倪二不是好人,給賈芸的錢,算盤打的賊精

賈芸想求職,找了族叔賈璉幫忙。賈璉也願意照顧這個榮國府分支的侄兒,只是效率不高,安排緩慢。好容易出了一件工作,還讓王熙鳳給了賈芹。眼看賈芹領了小和尚小道士的工作去了,賈芸終於坐不住,想着要走王熙鳳的後門。賈芸也是個有心的,知道端午節近,每年鳳姐都要採買大量的冰片和麝香,就想起來自家舅舅卜世仁與人合夥...
後金的建立及其民族壓迫是中國三百多年戰亂和外患不斷的根源 - 天天要聞

後金的建立及其民族壓迫是中國三百多年戰亂和外患不斷的根源

後金建立以後,就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並屠殺和奴役遼東漢人。皇太極承認:」前得遼東,民人抗拒者被戮,俘獲者為奴」。漢人進入遼東就被殺。皇太極與明朝遼陽副將撫順所備御,宰白馬祭天,刻誓辭於碑曰:「各守皇帝邊境,敢有竊逾者,無論滿洲與漢人,見之即殺
「72年,終於找到了您!」 麻城老人方漢炳與志願軍烈士父親方金耀DNA比對成功 - 天天要聞

「72年,終於找到了您!」 麻城老人方漢炳與志願軍烈士父親方金耀DNA比對成功

出發前,方漢炳仔細整理革命烈士證明書。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王際凱裝上一抔家鄉的熱土,帶上父親愛吃的火燒粑,73歲的方漢炳即將踏上去瀋陽的路程。從湖北麻城烈士陵園烈士牆上的一個名字,到遼寧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一座豐碑,1725公里的路程,方漢炳及家人找尋了72年。3月13日,方漢...
俄羅斯為何幾次申請加入北約? - 天天要聞

俄羅斯為何幾次申請加入北約?

大鵝對北約恨之入骨,為什麼幾次三番地申請加入北約?原來,這是莫斯科一貫的政治作風。例如:蘇聯是列寧組織起來的,將周邊若干小國的人力物力聯合起來形成合力,共同抵禦敵人。這種方法,比起直接用武力吞併他國來,顯得不那麼血腥。這有點像西遊記中的孫悟
緬甸因瓦古城被毀,明朝永曆皇帝曾囚禁於此|直擊震中⑳ - 天天要聞

緬甸因瓦古城被毀,明朝永曆皇帝曾囚禁於此|直擊震中⑳

遭到地震損毀的因瓦古城部分遺迹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 石偉 攝影報道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曼德勒地區的因瓦古城在此次緬甸地震中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4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因瓦古城,生活在當地的村民向記者描述了地震發生時的場景。
真正的大師,出道即封神 - 天天要聞

真正的大師,出道即封神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五代洛陽 朱梁新敗)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十二月。洛陽城垣上殘雪凝霜,褪了朱漆的宮門在風中吱呀作響,幾隻寒鴉撲棱着翅膀飛過,琉璃瓦則折射着昏黃的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