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13日,上午,辛安渡(現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下轄)喬家酒館之內。
辛安渡維持會會長戴文樵坐在一張臨窗的桌前,桌上擺着兩副筷盞和一篩酒,案幾對面的座位空着,像是在等什麼人。
只見戴文樵隨手捻了粒蠶豆,輕輕放入口中,目光自始至終,都盯在門外的街面之上。
街頭的路面之上,人來人往,間或有一兩個弓背的車夫,快速地拉着黃包車一閃而過,酒館門口卻始終來人不多。
又過了一會兒,臨近晌午之時,酒館內的客人這才漸漸多了起來。約摸十二點鐘左右,一個穿着褐色長褂、戴着一頂灰黑色的禮帽的中年男子,突然出現在了酒館的門外。
此人一身商賈打扮,他一出現,戴文樵的眼睛便頓時亮了起來。
「梁老闆,你可算是來了。」戴文樵趕忙起身,招了招手,隨後過去將對方延請到酒桌旁,兩人落座下來,戴文樵為對方斟了杯酒,藉機看了眼周圍的情況,落身後低聲道:
「這幾日,橋頭的日軍警備隊長要我召集全鄉白學學員,全部集合,準備兩日後,跟着日軍一起去朱湖楊家壩,清剿一直活動在那邊的新四軍。」
對面被稱為「梁老闆」的這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當即吃了一驚,他湊身假裝回撥放蠶豆的碟子,藉機問對方。
「消息可靠嗎?日軍這次派出來多少人?」
這位被戴文樵稱之為「梁老闆」的人,名叫梁本文,是新四軍派來辛渡鄉開展抗日活動的鄉長,而對面這位幫着日偽政府維持地方的維持會長,其真實身份,是一位「白皮紅心」的地下工作者。
戴文樵是1939年初,應地方民眾要求,被孝感縣總維持會委任為辛安渡維持會會長的,這位被強推上這個「漢奸」位置之後,夙夜憂嘆,心中暗自保定一個宗旨:
「我是中國人,要站在中國人立場上,決不能出賣民族利益,昧了良心去當鐵杆漢奸。」
是年5月,饒明太奉命帶工作隊到孝感南部開闢湖鄉區抗日根據地,進入四汊河伊始,了解當地情況之後,首先便是派人來找戴文樵。
經過一番深談之後,戴文樵接受了饒明太交託的任務——縝密偵查辛安渡鬼子駐軍的動靜,獲得情報之後,立即彙報;同時,與接頭人辛渡鄉鄉長梁本文保持聯繫,要保證其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負責對方的人身安全。
當天中午是兩人約定接頭之時,兩人正在酒館之內低聲密聊,門口突然傳來了一陣嘈雜聲響,戴、梁兩人扭頭看去,頓時一驚,只見酒館門內突然闖入了三名日軍。
這三名日軍士兵進入酒館之內,當即對裏面的食客進行「例行檢查」,查看對方的身份及是否帶有良民證證件。
梁本文見狀,不禁皺了皺眉,旁邊的戴文樵看在眼中,當即明白了對方的憂慮。
梁本文來此地開展工作時間不長,雖然組織上給他安排了一個「明面上」的身份,但這個身份若是近前來查,對方挑剔起來,經不得細查,搞不好就會被敵人識破身份。
怎麼辦?眼見這仨日本兵挨個桌子進行盤問,梁本文不禁擔心起來,就在這時,旁邊的戴文樵卻突然站起身,主動向著那三名日軍士兵招起了手。
「太君,太君!」
那三名日軍聞聲,見是戴文樵打招呼,當即轉身走了過來,當時梁本文心中不知道這對面的戴文樵,葫蘆裏面到底裝的是什麼葯,心情十分緊張。
原來,這三名日軍當中,領頭的那名日軍,戴文樵與之相識。
眼見對方一桌桌地挨個盤查,反正躲不過去,索性主動一些,徹底打消對方的懷疑。
只見戴文樵指着旁邊的梁本文向這三名日軍士兵介紹道:
「這是我的好朋友,太君辛苦,咱們一起吃酒的,頂好。」
眼見戴文樵如此熱情,這仨日本兵自然早就打消了懷疑,加之幾人也轉了一上午,本就有些腹內飢餓,現下戴文樵盛情邀請,這幾人自然當即答應,眾人隨即再次坐下,一同進餐。
餐桌之上,戴文樵不停地布菜、勸酒,這幾個日軍只是客套地跟梁本文打了個招呼,隨即便大口朵頤起來。
當天中午,三名吃飽喝足的日軍,在戴文樵與梁本文的陪同之下,晃晃悠悠地離開了酒館,隨後,梁本文與戴文樵作別,從容離去。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714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武漢文史資料》,戴大定回憶
創作說明:圖片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