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強大,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如今的成就離不開無數愛國志士的奉獻,而霍英東正是其中一個。霍英東本人一生都在為中國奔走,甚至在去世後國家予以國葬,而且他的後代如今仍然為建設一個和平的中國而努力。
支援抗美援朝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由於經歷了太久的戰亂,此時的中國在各個方面都落後太多,急需整頓。不僅國內很多問題還需要一點點的探索,在國際上也仍沒有得到認可。在一些西方國家的眼裡,此時的中國沒有任何反擊能力,並且還很脆弱,似乎能夠被輕易抹殺。
此時雖然處於和平時代,但當時的國際形勢也並不安穩,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蠢蠢欲動,企圖挑起爭端。
1550年朝鮮半島發生衝突,此時的韓國和朝鮮身處不同的陣營,雙方之間可謂是衝突不斷。此時美國說是為了和平,然則狼子野心,公然出兵,最終導致朝鮮矛盾加劇。
然而朝鮮不敵美國和韓國的進攻,很快便面臨危亡的困境。於是朝鮮便向中國求助,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援。
然而此時的中國因抗日戰爭,元氣大傷,還處於休養中,並不適合再出兵作戰。但是美國卻屢屢在我國東北作亂、挑釁,對我國人民安全造成威脅。
而且我國與朝鮮接壤,若是朝鮮戰敗,對我國是十分不利的。同時為了彰顯中國的決心,最終,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作戰。
由於此時的中國國力空虛,再加上當時的主戰場所在地氣候惡劣,所以志願軍在作戰時條件十分苛刻。
為了獲得更多物資送往前線,當時中國想了很多辦法,但當時外國對我國封鎖圍困,很多進口物資一直短缺。
在得知消息後的霍英東迅速發動了自己在國內外的關係,用自己的商隊為中國輸送各種物資,尤其是稀有藥品。為了保證物資能夠順利送往前線,霍英東本人還親自查看各個環節。
都說商人重利,但霍英東本人卻毫不在意,不僅不索要任何錢財和回報,還自掏腰包,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很大支持。
此後,中國大力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文化建設上,中國都有很大的空缺。很多社會人士都積极參与,為新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與此同時霍英東的愛國行動從未停止。
維護祖國統一
為了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無論如何,香港都必須歸中國管轄,也勢必要回歸中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關於香港回歸問題一直都是一件關乎國家主權的大事。
在香港回歸之際,受到的阻力很多,而最主要的是人民群眾的支持。當時的香港長久以來處於外國人管轄下,有很多群眾是不願意香港回歸的,甚至有很多港獨分子。
而此時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霍英東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香港回歸。霍英東在香港各界都是非常有名號的,因此憑藉自己對香港的了解以及自身的社會影響,霍英東在香港回歸上起到了很大的帶頭作用。
並且霍英東在關於香港回歸後的治理問題,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議。上世紀90年代末期,香港回歸,霍英東在香港問題和平解決上有很大的功勞。
除此之外,霍英東心繫祖國各個方面,還大力支持中國發展體育事業,後來中國能夠申奧成功,這其中霍英東出了不少力。
為申奧奔走
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社會發展迅速,無論是科技還是文化,各方面都已經煥然一新。然而當時國際上的很多國家都認為中國十分窮苦破舊,所以中國需要一個契機向世界展現中國如今的風采。
於是自1990年開始,中國在中國就一直嘗試獲得北京奧運會的承辦權,然而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直至2001年,國際奧委會宣布2008年奧運會的承辦權由中國獲得。
每個人在得知這一好消息之後,都是萬分激動,而霍英東本人更是喜極而泣。自中國申奧以來,霍英東就一直奔走於國際上,為中國拉票。
不僅出資建設場地、還設立專項獎金,支持中國體育事業,激勵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作為北京奧運會比賽場館之一的水立方就是由霍英東出資建設的,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使用中。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行,這場盛大的典禮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蓬勃向上的中國,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然而期盼已久的霍英東卻未能親眼見證。
2006年霍英東因病去世,全國各界人士對霍老先生的去世都感到十分痛心。霍英東為中國奔走一生,他的功績有目共睹。
在霍英東的葬禮上,各界人士都有出席,其中不少政界官員前來相送。霍英東一生都在為建設國家而奮鬥,功績斐然。經批准,霍英東的葬禮以國禮的形式,予以厚葬。
除了霍英東本人,他的兒子霍震霆、孫子霍啟剛,祖孫三代都積極相應並支持祖國各項事業的發展。
進入政壇後的霍啟剛曾先後當選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期間的霍啟剛就香港和內地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不僅關注民生問題,還大力支持文體事業的發展,始終維護祖國統一。
結語
霍英東本人及其家族都是有為的愛國人士,尤其為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如今霍英東的孫子霍啟剛與「跳水皇后」郭晶晶也一直從事慈善活動,支持中國體育事業。
參考資料
霍英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