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2024年12月07日11:43:27 歷史 1894

張愛玲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母親黃逸梵要比她勇敢。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黃逸梵的父親叫黃宗炎,可惜的是,他30歲就在廣西鹽法道任上去世了。作為遺腹女,黃逸梵很早就被許配給李鴻章的外孫,張佩綸的兒子張廷重

只是,雖然兩家門當戶對,但張廷重確實配不上黃逸梵。張廷重應該慶幸自己出生在顯赫世家,不然就他這股子扶不起的阿鬥勁,也不會有多少成就。

張廷重依靠着自己的親戚關係,謀得了一份閑差,即便如此他也不好好上班,整日里不是抽鴉片、賭博就是在嫖妓。後來甚至納了一名妓女為妾,據說,他還被這位姨太太用痰盂打破了頭。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張廷重染上嗎啡癮後,專門僱人給自己打針,醫生都搖搖頭感慨,他注射的嗎啡都能毒死一匹馬了。

黃逸梵嫁入張家後才知道,張廷重是真正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當初媒婆提親時,將他誇得天上有地上無,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個草包。張家是大嫂當家,她講究節儉,就連肥皂都是能省則省,一向有潔癖的黃逸梵躺在被窩裡嗅嗅,隨後皺起眉頭,就連自己睡的枕頭都瀰漫著一股子唾沫臭。黃逸梵沒辦法,只能從自己的私房錢裏面支出一筆,讓下人去給自己購買生活必需品。至於吃飯的菜更是難以下咽,她又得打開自己的箱子,給家裡添點菜。

在這樣的家裡生活,黃逸梵只覺得壓抑無比。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命運可能覺得黃逸梵過於命苦,於是給她送來一個小姑。15歲的張茂淵將嫂子黃逸梵看作天仙,後來有事沒事就會找她去說話,黃逸梵的日子也輕鬆了一點。

成婚後,黃逸梵為丈夫生下一兒一女,其中女兒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張愛玲。孩子的出生並沒有抹去黃逸梵的憂愁,她在張家熬了一年又一年。

眼看着黃逸梵已經31歲了,九年的婚姻幾乎將她體內的熱血抽干,張家成為囚禁她的牢籠,這是真正的度秒如年。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黃逸梵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一直下去,她要想方設法為自己謀求出路。思來想去,黃逸梵想到了自己的小姑子,她慫恿對方去留學,又藉著陪張茂淵出國留學的名義出走國外。

黃逸梵不情不願地當了10年的世家少奶奶,她離開時女兒4歲,兒子才3歲,船兒啟航的那天,黃逸梵一個人伏在床上哭了好幾個小時,縱然心有哀怨,對孩子們捨不得半分,可是,她已經受夠了胡作非為的丈夫,受夠了這個牢籠一樣的張家,如果繼續留下來,如果為孩子們繼續容忍下去,她會枯萎的。在成為母親之前,她首先是黃逸梵。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果不其然,黃逸梵離開後,張廷重就更加肆無忌憚,終日躺在煙榻上,和自己的姨太太聚在一起賭錢,縱然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和放過妻子,他一直給妻子寫信,請求對方回國。

相反,黃逸梵在歐洲的生活豐富多彩,她在美術學校學畫,在英國穿着洋裝參加聚會,她非常努力地自修英文,能夠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在外面的黃逸梵是自由的,這裡沒有一地雞毛,有的只有風光無限。

不過,午夜夢回間,黃逸梵還是會想到自己的孩子們。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一天,黃逸梵收到一封信,裏面有張廷重的一張照片,為了催黃逸梵回來,張廷重給她寫了一封保證書,他答應戒毒、遣散姨太太,黃逸梵的心動搖了,於是,她帶着小姑子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黃逸梵回國後才意識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廷重沒過多久就開始繼續抽大煙,不但不給家裡生活費,還讓黃逸梵源源不斷的給家裡貼錢,夫妻二人之間本就淡薄的感情已經消弭殆盡。

黃逸梵忍無可忍,她不能讓這個家徹底毀了自己。於是,1930年,黃逸梵決定斬斷一切,她專門請來了外國律師,協議離婚。張廷重別無他法,最後在上面簽了字。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離婚後,黃逸梵搬去法租界居住,張茂淵也看不上自己的哥哥,直接搬去和黃逸梵同住。對於自己的女兒,黃逸梵將其送去名校學習,還給女兒零花錢,但是,她沒辦法為子女犧牲太多,所以常常在女兒面前失控,漸漸地,黃逸梵和女兒張愛玲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黃逸梵曾經嘗試着做生意,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1941年,黃逸梵離開香港,帶着顯赫的行李轉道新加坡,可惜,1941年,新加坡淪陷,黃逸梵的外國男友死在了炮火中。黃逸梵做的生意也虧損,於是,她又逃去引渡,在這期間,她當過秘書,也做過皮革女工。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主動和丈夫離婚,晚年當皮革女工客死他鄉 - 天天要聞

1957年,黃逸梵孤身一人在倫敦去世,臨死之前她想要見女兒一面,終究沒能實現。張愛玲後來接受了母親的遺產,還包括一箱古董,在經濟拮据時,拿去變賣了600多美元用作貼補家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