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的生活,很多人都幻想過,覺得在孤島上求生很酷,如果能再有個紅顏知己相伴,就更好不過了,但實際上,真正的冒險,非常殘酷。
1941年的冬天,太平洋小島上的日軍,正帶着所有的勞工與慰安婦撤退,但是船開走的那一刻,卻遺漏了8個人,分別是1男7女。
被遺忘在孤島的8人,直到8年後才被發現,獲救的時候生了27個孩子,儼然一個35人小部落,只不過真正的厄運,從這裡才剛剛開始。
日本作大死的代價
作為軸心國中最瘋狂的成員,日本的罪孽,罄竹難書,但若論日本最作大死的操作,就是去招惹吃飽了一戰紅利的美國,恰巧美國又是最有政治頭腦的羅斯福主持大局,所以自從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和日本的梁子就結下了。
摧毀日本的基地,是美國報復的開始,而日本佔領的太平洋小島,就成了作死的代價,美軍直接斷掉了小島上的補給路線,讓島上的人自生自滅,日本也曾嘗試過悄悄運送物資,但美軍盯得很緊,稍有動作,戰鬥機便出發了。
迫於無奈,日本選擇偷偷撤軍,放棄防禦工事的修建,將從朝鮮抓來的所有壯丁一起帶走,同行的還有眾多日本慰安婦,出發時間是深夜,期間沒有敢打開船上的照明燈,並且也沒有人發出聲音,只期盼不要被美軍發現。
然而,正是因為無人發出聲響,有8名正在熟睡中的人,錯過了離開小島的機會。
一個韓國男人,名叫金友吉,外加7個日本的慰安婦。
等到8人醒過來,島上安靜的不像話,金友吉忽然想起了之前聽到的撤退計劃,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喊自己呢?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在島上轉了一大圈,結果連個人影都沒有,難道,偌大的島上只剩自己一個人了嗎?
忽然,金友吉聽到了一陣哭聲,他驚喜的跑過去,而後又大失所望,7個日本女人,一邊哭個不停,一邊用日語說著悲傷的話語,她們都是被拋棄的人,見到金友吉來了,7個日本女人也有些激動,連忙詢問他有沒有辦法離開。
由於和日本人相處時間長了,金友吉也學會了日語,可他上哪去想辦法呢?
於是,荒島求生開始了。
被遺忘的8人
剛開始,金友吉想的也是逃離小島,如果用木頭編織個木筏,說不定能漂洋過海到達陸地,可是這個想法還沒實施就胎死腹中了,能找到鋸子,但金友吉沒編過木筏,甚至他連船的構造都不懂,萬一途中出意外,葬身大海是唯一的下場。
因此,金友吉和7個日本女人商量,他們先在小島上活下來再說,只有保證活着,才能有機會等到救援的到來,眾人停了金友吉的話,也覺得有道理,她們沒什麼主見,就全憑金友吉安排了。
首先是住處,其實這倒不是大問題,日軍撤離前,搭建的防禦工事,還有軍官睡覺的地方,都能湊合住下去,生活的必要物資,只能靠沿路撿,在心裏期盼撤離的人能落下什麼東西,經過一番努力搜尋,眾人發現了幾口鍋和一些舊衣服。
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吃喝的問題了,沒有糧食和淡水,一切準備都是白搭,淡水的問題倒是不太難,島上經常下雨,用容器接雨水就好了,最關鍵的還是吃,撤離的日軍,沒有留下任何口糧,金友吉沒辦法,選擇了找淺一點的湖泊抓魚。
而另外7名日本女人,去尋找島上的野果,能找到椰子最好,經過一番忙碌,8人總算解決了第一天的吃食問題,可這不是長久的辦法,沒主食還是白搭。
結果,還真被金友吉找到了希望,他發現了日軍留下的稻米,雖然很想吃一頓飽飽的白米飯,但金友吉更希望持續發展下去,他嘗試將稻米種植在土地里,島上的氣候,還是很適合莊稼生長的,當糧食收穫的那一刻,金友吉也迎來了春天。
令人嘆息的結局
金友吉在島上的輪番操作,讓7個日本女人看在眼裡,認為這個男人很了不起,而在解決了吃喝的問題後,正當壯年的眾人,可不就要考慮造小人了嗎?
島上沒有其他娛樂項目,除了找吃的,還是找吃的,而深夜是漫長的,所以躺在金友吉床上的女人數量,越來越多,時間一長,他們默認了夫妻關係,一口氣生了27個孩子,發展成了高達35人的小部落。
由於人口興旺,島上的日子也開始變熱鬧了,在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環境的適應性很高,小小年紀就學會種田摘果子,他們身上的衣服,也都是用過去發現的舊衣服改裝的。
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眾人想要回到陸地的願望也減弱了,都認為不會有人發現他們,註定要在荒島上共度一生。
沒想到,8年後的一天,美軍意外的來到這座島嶼,發現了這個小部落,當時日本已經投降,戰爭結束了,金友吉希望他的34名家人,能跟着自己一起回到故鄉,但願望沒有達成,他們被分別遣回原籍。
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金友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他懷念在島上的生活,所以金友吉來到了日本,打聽妻子們的下落,結果讓他大失所望,7人中有5人嫁人了,剩下的兩個還願意和他生活,但前提是一直待在日本。
無奈之下,金友吉選擇在日本生活,這一住就是30年,一直到1979年病逝。
在金友吉死後,家人滿足了他最後一個願望,將骨灰分別放在島上、日本,以及故鄉,這3個地方,對金友吉來說,都有特別的意義,尤其是島上,那是他人生最複雜的一段時光,也是金友吉到死都懷念的地方。
其實,金友吉的故事,充滿了野性帝國的糜爛色彩,到荒島求生的歲月,卻滲透着人性的美,但如果不是戰爭、不是侵略,這一切本是不該發生的。
結語
戰爭帶來的結果,永遠是沉重和悲痛的,金友吉的一生,都沒有從戰爭中走出來,他的人生軌跡,自從被日軍抓走,就已經和戰爭綁定了,最後和7名日本慰安婦的結局,也是令人嘆息不已,完全是戰爭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