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2024年05月13日14:55:16 歷史 1805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方面都處於很落後的地步。

可以說,稍微帶一點技術的,我們的企業都無法生產,尤其是精密領域,我們國家可謂是空白。

但是,對於手錶這樣的精密儀器,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必備品,其相關的機械製造技術,更是工業生產的關鍵性技術。

那麼,對於新中國而言,國產的第一塊手錶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在這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面臨著重建和發展的艱巨任務。當時的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尤其是在精密製造業領域,幾乎一片空白。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提出了「填補工業空白」的號召,鼓勵和支持國內工業的發展,以實現國家的自力更生和經濟的獨立自主。

天津作為北方的工業重鎮,其輕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解放初期,天津的輕工企業數量和產值均佔到了全市的絕大部分。天津的工業基礎和人才儲備為後來手錶工業的誕生提供了條件。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國際環境對中國並不友好,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了技術封鎖經濟制裁

特別是精密製造業,如手錶製造,幾乎完全被瑞士等西方國家所壟斷。

這使得中國在發展自己的手錶工業時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

手錶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精密製造業的代表。

一個國家的手錶製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工業水平和科技實力。

因此,發展國產手錶工業對於提升國家工業水平、增強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天津的鐘錶業開始了國產手錶的籌備和試製工作。

1954年11月,天津鐘錶業在黨的號召下,開始籌備試製手錶。

這一工作得到了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局的大力支持,並成立了專門的手錶試製組。

1954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局的領導下,公私合營華威鐘錶廠、華北鐘錶廠和私商怡威鐘錶行共同合作,成立了手錶試製組。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試製組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缺乏技術和設備。

當時,世界手錶製造業基本被西方國家壟斷,國內缺乏精密製造技術和自動流水線設備。

試製組決定仿製蘇聯制「SINAGO」牌15鑽三針粗機手錶,因為其結構相對簡單,適合當時的工業水平。

選型確定後,1955年1月中旬,試製組正式開始初步試製工作。

當時,試製組面臨的工作條件十分簡陋。

擺在面前的僅是華北、華威兩廠提供的4台陳舊的皮帶式機床,充當車、銑、沖、鑽的零件加工。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沒有圖紙、資料,更沒有任何可供參考借鑒的工藝、數據。

專用材料匱乏,手錶中140多個零件中最薄的比紙薄,最細的像針尖,最小的只有小米粒兒大,而孔徑、軸徑的誤差比頭髮絲還要小几倍。

一個輪片、一個輪軸,這些微小的零件都要用普通的銅板、銅棒去加工。

簡陋的機床只能加工出毛坯,大部分的零件加工要手工摳制。

齒輪的嚙合不是靠計算模數,而是靠眼力和手工的精細。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這些如今看來極其容易的加工活兒,在當時絕不比現代人製造航天器更容易。

在這種條件下,試製組成員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經驗,從零開始設計加工流程。他們用簡單的工具,如千分尺和放大鏡,進行精密測量和加工。

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精益求精。

面對零件之間微小的尺寸差異和加工誤差,他們不得不反覆調整工藝,進行反覆試驗,直到達到理想的效果。

但是,當時的工業水平仍然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所以很快問題就接踵而來,彷彿無窮無盡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襲來。

工人們站在面對困境的懸崖邊緣,他們有了圖紙,有了設備,但手錶的製作所需的原料卻是另一個巨大的挑戰。

手錶必須使用特殊的合金,這種合金需要具備一定的硬度和韌性,這是無法妥協的。

在這個問題面前,彷彿是在做無米之炊的艱難選擇。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起初,工匠們信心滿滿地準備開始製作合金。他們在工坊里擺放了小坩鍋,點燃了小煤爐,小心翼翼地將原料放入其中。

然而,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他們所煉製的合金卻並不盡如人意,沒有一種能夠符合手錶製作的要求。

這讓會戰的進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彷彿陷入了一片材料的荒漠之中。

「不能再等了!」一位工匠痛苦地嘆息道。他的聲音在工坊里回蕩,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危機的緊迫性。

於是,工匠們聚集在一起,開始探討解決方案。他們想到了一個替代的思路:「以瓜代菜」。

就像在飢餓時期用瓜類代替蔬菜一樣,或許可以用其他材料替代手錶所需的合金。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於是,一場尋找替代品的行動展開了。

工匠們不辭辛勞地四處尋找可用的材料。他們發現,口琴製造所用的黃銅片可以用來代替手錶里的軸片;而德國雨傘的鋼絲骨和單車的鋼絲則可以作為軸承的材料。

甚至連最細微的零件,如鑽頭,也能找到替代品:他們將縫衣針淬火磨製而成,用以替代原本所需的鑽頭。

這場集思廣益的替代行動終於帶來了成功。

工匠們用這些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克服了材料短缺的難題,重新點燃了對手錶製作的希望。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經過試製組兩個多月的不斷努力,1955年3月24日,手錶終於試製成功,中國第一塊國產機械手錶由此誕生!

這填補了新中國工業建設的又一項空白,也標誌着我國手錶工業的開端。

由於這塊表錶盤上鍍有「中國制」3個字和5顆星,當時被定名為「五星」牌手錶。

1955年3月26日,《天津工人日報》以《我國自製手錶成功》為標題,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這一重大新聞,指出:我國第一隻十五鑽「五星」牌手錶於3月24日下午五時三刻,在公私合營華威鐘錶廠試製成功了,這一成就為我國鐘錶製造業開闢了新的發展道路。

隨後,試製組又增加了一名裝飾工人楊春甫,在當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又趕製出5塊樣表。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至此,第一次試製工作共制出6塊國產「五星」牌15鑽大三針防水錶。內部機件除石眼是進口外,其他全部為自製。

由於當時機器設備的限制及半手工作業操作,該手錶內部機件不夠精密。

但是此次試製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證明了如能增加精密機床及專用工具,配備技術力量,我們自製更加精準的國產手錶是完全可能的。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1955年「五一」勞動節以後,在黨的領導下,根據第一次試製的經驗,經過研究討論,於當年7月16日,制定了《手錶試製計劃草案》,以便根據試製計划進行正規試製工作。

之後,華北、華威兩家企業合併為天津鐘錶廠。11月,試製手錶基本建設計劃被正式批准。

根據計劃,要在工人與工程技術人員互相結合下,重新選擔任試製工作的4位工人在進行手錶研製,制定工藝規程,購置專門機器設備,要求規格性能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符合人民要求。

在選型上,由於第一次試製仿製選型的「SINAGO」牌15鑽手錶缺點明顯,如輪瓣太小、粗機表及評價不高等。

因此,試製組經再三討論,決定在第一次試製的基礎上再調高一步,製造細機表,最終決定以瑞士「TITUS」(鐵達時)牌17鑽細機防水錶作為仿製對象。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根據計劃並結合試製組的需要,與1955年10月至1956年2月,配備了工程技術人員及繪圖員,並有鐘錶商業及小手工業的技術人員被批准進入試製組。

記工程技術員1人、繪圖員2人、生產工人前後共8人、管理員2人。

在專用機器設備方面,於1955年11月到1956年2月經中國進口公司向國外訂購了專用機器、工具及儀器。除尚有兩台專用機器未能解決外,其他都已訂立合約,計劃於1956年底機器設備全部到位。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在1956年1月到2月中旬,面對手錶製作的挑戰,工匠們不斷努力着。他們意識到,除了尋找替代材料之外,提升設備和工具的精度也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他們決定在現有設備基礎上增添精密車床,並製造了一些專用工具和胎具,以應對手錶製作中的特殊需求。

此外,他們也重新設計並製造了銑輪和瓣的切削刀具,以確保手錶的精度和質量。

然而,在原料方面,他們面臨著另一個挑戰。由於缺乏化驗機器,工匠們不得不在摸索中前進,試圖找到合適的原料配方。

這需要他們不斷嘗試和實驗,不斷調整和改進,以確保最終的合金能夠滿足手錶製作的要求。

同時,在人事勞動組織方面,工匠們也做出了明確的安排。他們確定了領導人員,並進行了初步的分工,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專長,為手錶的試製做出貢獻。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直到3月23日,工匠們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成功試製出了第一塊17鑽細機防水手錶。

內部機件經過嚴格的鑒定,證明在36個小時內只有1分鐘至4分鐘的誤差,這基本上克服了第一次試製中出現的缺點。

這一成就讓工匠們備受鼓舞,同時也為手錶製作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6年「五一」勞動節,成為了中國手錶製造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在這一天,試製組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試製出36塊國產「五星」牌17鑽大三針細機防水錶,作為獻禮。

這一成就讓人們對中國手錶製造的潛力充滿了信心,也讓勞動者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和喜悅。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隨着時間的推移,試製組的努力並沒有停止,他們在同年年底再次發力,試製出了23塊17鑽細機長針三防(防水、防震、防磁)手錶。

這一系列的成功試製,奠定了之後天津手錶廠第一代產品—「五一」牌手錶的雛形。

這些手錶不僅在技術上具備了可觀的水平,而且在外觀設計上也顯得相當精緻。

1957年初,隨着「五一」牌手錶試製工作的穩步進行,天津市政府和機電工業局批准成立了天津手錶廠籌備處。

廠址分別選在天津市湖南路10號和大理道新忠原里4號、吳家窯3處,這些地方分別設立了廠房和生產車間。

這標誌着中國手錶工業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開始向規模化、批量化生產邁進。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五一」牌手錶的工藝已經基本定型,具備了批量生產的能力。

廠里的職工隊伍也逐漸壯大,發展到了300多人。

1957年,全年生產的「五一」牌手錶數量達到了400餘塊。

這些手錶經過試戴和內部試銷後,證明了其走時精度良好,為中國手錶產業的發展開啟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國產第一塊手錶的誕生,不僅是中國輕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更是新中國工業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

這一成就的背後,是無數工人和技術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艱難與輝煌的真實寫照。

1956年,以蘇聯表為原型的中國手錶造成功,大部分零件靠手工摳制 - 天天要聞

天津手錶廠的成立和發展,推動了天津乃至全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天津手錶廠生產的「五一」牌和「東風」牌手錶,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還走出國門,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這些成就,為天津乃至全國的工業發展贏得了榮譽。

可以說,在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和經濟制裁的背景下,國產手錶的成功試製,填補了中國在精密製造業領域的空白。

這不僅提升了國家的工業水平,增強了國家的科技實力,也為中國工業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