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2024年05月15日12:15:04 歷史 1502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第一次見溫馨的畫面,珍貴的鏡頭,永遠的記憶。該照片拍攝於2010年,拍攝地點在江蘇省鹽城市,這是新四軍後代的珍貴合影。左邊第二位是陳毅元帥之子陳曉魯,這樣的珍貴鏡頭,這樣的罕見畫面,還是第一次見。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第一次見溫馨的畫面,珍貴的鏡頭,永遠的記憶。該照片拍攝於1971年,這是陳頤元帥罕見的一張全家福,後排右一是陳曉魯。此時的陳曉魯在東北當兵,這是他回家之後和家人留下的一張彌足珍貴的合影。這樣的畫面,這樣的鏡頭,還是第一次見。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第一次見。這是陳曉魯夫婦參加活動時留下的一張彌足珍貴的鏡頭和罕見的合影,陳曉魯夫婦,都是出身名門,他們的父輩在新四軍中相識相知,成為不可多得的好搭檔,他們的感情也延續在子女的身上,他們成為兒女親家。這就是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該照片拍攝於上個世紀90年代,這是一張十分難得一見的老照片,什麼樣的主人公是陳曉魯夫婦與張玉鳳留下的一張彌足珍貴的鏡頭和罕見的合影。溫馨的畫面,永遠的記憶,該照片拍攝地點在雲南,這是陳曉魯夫婦和張玉鳳正在參加雲南潑水節留下的罕見鏡頭和溫馨畫面。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該照片是一張十分難得一見的全家福,在那珍貴合影,這樣的罕見鏡頭讓人倍感親切自然,也讓我們看到了老將軍幸福溫馨的一面。這是陳小魯夫婦和岳父岳母一家人留下的一張彌足珍貴的畫面和罕見的鏡頭。後排右一是陳曉魯。

陳曉魯的私人相冊,難得一見!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第一次見。這是陳曉魯和友人正在親切交流的珍貴鏡頭和罕見畫面。這樣的珍貴鏡頭,這樣的稀有畫面,倍感親切溫馨。2018年2月28日,陳曉魯在海南三亞301醫院病逝,終年72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着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