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是李世民承擔不起的

2024年04月19日15:05:17 歷史 1609

李世民但凡敢殺了李淵,將會帶給他承受不起的災難性後果,他李世民從此將徹底被打入遺臭萬年的行列中,相反,如果不殺李淵,那麼李世民將獲得大到他無法拒絕的好處。

在要不要殺李淵這件事情上,我們要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計算利益得失。

首先是李世民不殺李淵,他到底獲得了什麼樣好處?

事實上,從李淵被軟禁的那一刻起,李世民就已經開始為玄武門事變進行善後了。

李世民在玄武門宰了李建成李元吉這哥倆後,迅速派出尉遲恭帶着人四處搜尋李淵,最後在皇宮內湖上找到了這位皇帝大人。

李淵見到尉遲恭的那一刻,最開始是極度害怕和恐慌,後面發現尉遲恭並沒有打算要了自己性命的時候,才放下心來。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是李世民承擔不起的 - 天天要聞

當時,李淵和幾個心腹重臣正在皇宮內湖泛舟,說是泛舟,估計就是聽到風聲後,被迫跑到湖上躲避,可還是被尉遲恭給找到了。

看着全副武裝的尉遲恭,還有他手裡那刀口上的血跡,李淵頓時大驚,當場發出兩連問:

今天是什麼人在作亂?你來這裡幹什麼?

這句話傳達了兩個意思。

第一,李淵知道有人作亂,也知道皇宮發生了武裝衝突

第二,尉遲恭全副武裝攜帶着兵器出現,李淵擔心尉遲恭一刀砍了自己,所以問尉遲恭想幹什麼。

尉遲恭當然不會一刀結果了李淵,因為他的任務只是控制李淵,並替李世民拿到一樣東西——兵權。

果然,面對李淵問話,尉遲恭直接從正面解答了李淵的疑惑:

太子、齊王舉兵作亂,秦王已經率兵將其誅殺,他擔心陛下受驚,特派我來保護陛下。

尉遲恭的回話也傳達了兩個意思。

第一,作亂的是太子和齊王,而秦王李世民是屬於合法誅殺亂黨。(李建成哥倆從此被打入亂黨行列)。

第二,尉遲恭來這裡不是要殺李淵,而是「保護」皇帝。

所以,李淵不愧是一隻老狐狸,在確認了自己無性命之憂後,強壓了內心的喪子之痛,立馬開始了他的表演,隨即轉身對身邊的大臣蕭瑀裴寂問道:

沒想到今天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現在應該怎麼辦?

蕭瑀、裴寂看着旁邊拿着武器的尉遲恭以及周圍的士兵,深知大勢已去,如果此時提出治李世民的罪,恐怕連自己的命都得搭進去。

於是,這幾個大臣很識時務地站在了李世民一邊說道:太子、齊王素來沒有什麼功勞,如今又舉兵作亂,秦王一直是德高望重,現在又誅殺亂黨,立下不世功勛,陛下若能將朝政大事統統交給秦王處理,便可確保無憂。

李淵聽完,也非常識趣兒,當即表示:說得好,我正有此意啊!

一旁的尉遲恭見這幫人都挺配合,也不再啰嗦,順勢就提出:現在南衙、北門禁軍,太子府的軍隊,秦王的軍隊,多方混戰,已經亂作一團,希望陛下能將京城兵權交給秦王,以節制諸軍,好儘快收拾亂局。

事已至此,李淵也沒得選,當場就同意了尉遲恭的請求。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是李世民承擔不起的 - 天天要聞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是不殺李淵帶來的巨大好處!

李淵首先是派宇文士及持李淵親筆敕令,宣布讓李世民掌管兵權,京城諸軍全部都要聽從李世民的指揮。

有了這道敕書,李世民就名正言順地合法掌控了整個京城的兵權,陷入混戰中的禁軍很快就停止了混戰。

其次,李淵又派裴矩到太子的東宮傳達皇帝李淵的詔令,表示李建成和李元吉舉兵作亂,已經被誅殺,要求東宮的將士不得胡來,李建成留在東宮的士卒聽完這份詔令後,當場自動解散。

亂局結束後,李世民才露面,出現李淵的面前。

史載,李世民見到李淵那一刻,「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事發後不久,李淵便宣布將李世民立為太子,並將朝政大事交由李世民全權處理,兩個月後,李淵宣布將皇位禪讓給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提前退休。

整個過程中,李世民獲得最核心的好處有兩個:

第一,李淵以皇帝的名義,以詔書這種具有法律效力和政治效力的方式,宣布李建成和李元吉屬於作亂,李世民的行為屬於合法誅殺亂黨。

理論上來說,李世民私自在玄武門埋伏軍隊,擊殺當朝太子(親哥)和齊王(親弟),作亂的應該是他李世民才對,而且弒兄殺弟也屬於很嚴重的罪行。

但是,無論李淵是不是被迫的,如今有了李淵的認可,承認李世民發動這場政變的合法性,那麼他李世民就不是亂黨,反而變成了誅殺亂黨的功臣,他的行動也是合法的。

而不是亂黨的李建成、李元吉,也因此變成了所謂的「亂黨」,這樣一來,連弒兄殺弟也有了充分合法合理的理由。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李淵以詔令的形式對李世民這場行動的認可,那麼李世民一定會背上弒兄殺弟的千秋罵名,玄武門事變也會被定性為一場謀反行動。

就算李世民最後奪權成功了,由於沒有得到李淵的承認,李世民的權力合法性一定會受到嚴重質疑,並且罵聲一片。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是李世民承擔不起的 - 天天要聞

第二,李淵主動將李世民立為太子,隨後又將皇位禪讓給他,讓李世民繼承皇位具備完整意義的合法性。

自古以來,皇位的繼承都是父傳子,而且必然是傳位於太子。

皇子要想做皇帝,法定的程序就是,先成為太子,然後等老皇帝駕崩了,再順理成章繼承皇位,這是合法的流程。

李世民的流程也是做得滴水不漏,先成了太子,具備繼承皇位的唯一資格,然後皇位也是老爹親傳的,所有的流程都是合法合規的。

所以後世沒有人說他謀反,也沒有人說他起兵作亂,充其量說他展開了一場成功的「奪嫡」行動。

這一切,都是因為李淵的存在,替李世民兜住了,避免產生較大的政治動蕩和嚴重不利的政治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李世民殺了李淵,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

第一,李世民會留下千秋罵名,他的名聲會很臭。

如果殺了李淵,那麼李世民就是殺兄、殺弟、弒父、謀反篡位。

以上這些名詞,在古代律法中屬於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罪惡滔天、欺師滅祖的那種不可被原諒的罪行。

在道德層面屬於六親不認、不忠不孝、殘暴狠毒的嚴重道德問題。

李淵如果被殺,李世民一定會背上這樣的千秋罵名。

第二,李淵一死,就不會出現後續承認李世民發動政變的合法性以及合法傳位給他事情。

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即使通過武力手段,登上了皇位,那麼他發動玄武門事變的合法性會受到質疑,他殺李淵,自立為帝,繼承皇位合法性也會受到更嚴重質疑。

再加上殺兄、殺弟、弒父這種大逆不道的罪行,李世民即便登上了皇位,也一定會引發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甚至引發各方實力派的普遍反對。

到那個時候,他連皇位都坐不穩,因為人心沒了,一個不得人心的人做了皇帝,哪怕他能力再強,也挽回不了一重接一重的反抗。

最終有可能被人趕下崗,甚至身首異處。

而留到後世的,只能是千秋罵名,不會有貞觀之治,也不會有明君聖主李世民這一說。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是李世民承擔不起的 - 天天要聞

簡單地說,由於李淵的存在,他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二兒子殺了大兒子和三兒子以後,也不得不忍受痛苦,在無奈之中,還是替二兒子兜住了很多嚴重問題,保全了李世民的名聲。

不要小看李淵將承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的合法性以及認定李建成、李元吉屬於亂黨這件事,這背後是古代最重視的合法性以及「法統」的問題。

本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弒兄殺弟,這很嚴重,會有很多人罵,恰恰是李淵的承認,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這畢竟也是他們李家內部權力鬥爭,現在連皇帝本人都沒說什麼,還公開以詔書的形式認可了李世民行為,那旁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就算心裏不認可,那也不能拿出來說,畢竟拿到檯面上說的話,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你說李世民謀反作亂,可皇帝都說了,秦王是誅殺亂黨,李建成和李元吉才是作亂的人,李世民屬於平亂功臣,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皇帝的親筆詔書是這樣的說的。

充其量也只能是指責一下李世民不顧兄弟之情,竟然為了權力殺害親兄弟,但也僅此而已。

接着,李淵立了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傳位於他。

所以,李世民繼承皇位也是合法流程,合法繼承,合乎律法,也合乎禮制,而且李淵也還活着,皇位是李淵親傳的。

這種情況下,能說李世民是篡位,是謀反嗎?顯然是不能的。

但是,如果李淵在玄武門事變中被殺話,就不一樣了,後果十分嚴重。

那些大逆不道的罪名和道德上的譴責就已經夠李世民喝一壺的了,而且殺李淵,再自立為帝,這就坐實了謀反篡位的事實,皇位就更加坐不穩了。

因此,殺李淵的壞處極大,不殺的好處也極大,最後肯定是不殺要划算得多。

當然了,這都是建立在純粹的權力鬥爭,不談感情的情況下。

實際上,這個過程中還存在着深厚的感情因素、道德因素,殺李淵這事兒,無論從情感、道德、政治利益等各種方面考慮,都是行不通的。

李世民也絕對干不出這種蠢事。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註: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搜索,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