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在古人眼中,職業選擇排在首位的就是「士農工商」中的「士」。古代的官員一直以來,都是百姓羨慕的對象。
在他們眼中,這些大官每天吃香喝辣,拿着國家的銀錢,不必為生計奔波。在家有僕從,出門前呼後擁,可謂是風光無限。
(影視劇中上朝的景象)
然而,當官真的有那麼輕鬆嗎?我們都知道「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惹皇帝不高興,輕則被罵挨打,重則掉腦袋。在君主專制達到巔峰的清朝更是如此。
清朝吸取了明朝皇帝懈怠導致滅亡的教訓,大多數皇帝都較為勤政,官員自然不能偷懶。官員們在朝會跪拜議事,之後趕去自己的工作地點處理政務,下班後還要為自己的仕途生涯積累人脈,來往應酬。
清朝的大臣究竟有多累?讓我們還原清朝官員普通的一天,打破對古人官場生活的美好濾鏡。
(應酬)
一、摸黑出發奔波勞累,路途遙遠忍飢挨餓
清宮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皇帝高坐在龍椅上,底下的大臣分列兩側,行了跪拜禮後開始早朝議事。
在《學治述略》中記載,皇帝通常三點就要起床處理政務,凌晨五點到六點上朝。到了雍正帝,更是要早早接見軍機大臣。皇帝的上班時間都這麼早,官員遲到會被視為不守規矩。
問題是,漢人官員是不允許住在京城裡的,都得住在宣武門外。為了避免遲到被皇帝斥責,有的凌晨兩點就得出發。碰上皇帝在頤和園上朝時,大臣們甚至只睡三四個小時,凌晨一點就出發。
(影視劇中清朝大臣)
清朝漢人官員惲毓鼎回憶,起初自己家住得遠,又因為官階不高,沒有車,只能在凌晨兩三點鐘,憑藉微弱的燭火,走兩三個小時到皇宮去上班。
後來家裡有了馬車,是不用靠腿走路了,但在冬天或者下雨下雪的時候,道路泥濘不說,馬車裏面也不暖和,官員凍得瑟瑟發抖,稍不留神還可能染上風寒。
不過,就算有車或者騎馬,好不容易到了東華門前,看到上面寫着「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官員們都得下轎下馬,從東華門進去走到上朝的地方。
(惲毓鼎)
不過,年歲過高的官員或者被皇帝格外恩賜的官員,可以騎馬、乘轎進入紫禁城。轎子是由兩個人抬着進去,被稱作「肩輿」。林則徐當年就被皇帝「賞朝馬」,准許騎馬入東華門,這在當時還引起了許多滿族權貴的不滿。
二、下了早朝還要工作,戰戰兢兢生怕出錯
東華門一開,等候多時的官員魚貫而入。但據說是為了防火,除了被要求提前去皇帝那裡彙報公務的官員之外,從東華門到隆宗門的這段路程,嚴禁官員手拿火燭前行的。
(賞朝馬)
年紀輕的還好說,眼神好點,就算不小心因為雨雪天氣,道路泥濘,摔倒也能爬起來。
但上歲數的大臣可就沒那麼幸運了,有的人摔倒後骨折,因此一命嗚呼。還有因為摸黑前進,不慎掉到御河里的倒霉人。為了上朝丟了命,真叫人唏噓。
大臣們也害怕,但沒辦法,朝廷不許點燈。為此,大家想出一個辦法:蹭燈。遇到被皇帝特許可以點燈的大臣,眾人就跟在後面蹭燈。
(坤寧宮)
不過,官員們一定是在載着坤寧宮祭神用的豬騾車進來後,才能進宮。坤寧宮是清朝祭神的場所,每天都會朝夕祭祀。
朝廷規定,先讓騾車進來,官員才能進入東華門。這樣的情形不禁令人感慨,為國家嘔心瀝血的官員,上朝前的待遇不如作祭品的豬。
終於進了太和殿,來一個太監用力鳴鞭三響,這就是提醒大臣們保持肅靜,不能在御前失儀。此外,還有言官隨時盯着,連咳嗽都得憋着。
(太和殿)
因為早朝時間不固定,有時候兩個小時,有時候中午都沒法結束,朝廷還嚴禁上廁所。也為了避免打嗝等問題,大臣們是能忍飢挨餓就餓着肚子來。
有些人為了避免暈過去,都會含着一片人蔘保持清醒,補充營養,避免意外情況發生,讓皇帝不高興。奏事要跪着,大臣們還要備着護膝,不然自己遭罪。
散朝後,大臣們可不會像影視劇那樣各回各家,而是前往自己的辦公地點,安排手下人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
軍機處作為雍正設置的處理軍務的場所,竟然還是個破得漏風的地方,環境簡陋,讓冬日的工作格外難熬。
(軍機處內部構造)
三、下朝後應酬聚會,為錢為權不敢疲倦
忙了一天後,回到家中,也別以為大臣們就閑着了。這些京官都各自有人情往來,還得進入自己的交際圈忙碌一番。
各黨各派的同僚,同窗、恩師、學生……都需要通過拜訪或是聚餐,來籠絡感情維持利益關係。如果回家後大門緊閉謝絕來客與邀請,早晚會被其他人排擠,甚至還會得罪權貴,招來殺身之禍。
為了能在朝中有個倚仗,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大部分人都勞碌奔波,時刻謹言慎行,生怕被其他人挑出毛病,在皇帝面前被狠狠告一狀。送禮請客都需要錢,有時超過薪水,一些人就選擇了貪。
(清代官員見面作揖行禮)
由此可見,當上大官也並不輕鬆,清朝的君主專制讓官員畏首畏尾,時刻保持警惕。他們不僅要在皇帝面前維護良好形象,還要融入同僚,力圖明哲保身。
官場複雜的的明爭暗鬥和人際關係都是枷鎖。這也並非清朝特例,歷朝歷代都或多或少沾有這樣的風氣。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廉潔的官員才會越加珍貴。
「大抵官場如履薄冰,前途茫茫,自己當守住本分安分守己之道。」這是惲毓鼎在飽嘗了職場辛酸後,寫下的肺腑之語。放到現在,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只有堅守本心,才能讓國家實現任用的初衷:為國為民造福。
(清朝官員上朝)
參考資料
鄭雲鵬.清朝上班族有多苦?[J].快樂青春:經典閱讀(中學生必讀), 2020(8):3.
陳事美.攤上工作狂皇帝--在清朝當官"超負荷"[J].雪花, 2017, 000(010):P.127-127.
惲毓鼎.惲毓鼎澄齋日記 (第一冊)[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