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8日下午四時許,毛主席神志稍有清醒,就讓工作人員給他拿來最新的文件。
這一次,毛主席看了有30多分鐘,然後他又閉上眼睛,陷入到昏睡中。
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閱讀文件。
當天夜裡,毛主席病情急劇惡化,心臟的跳動微弱而又凌亂,儘管醫務人員拼盡最全力,仍然無力回天。
9月9日凌晨,伴着心電儀器的一聲長鳴,我們偉大的領袖永遠閉上了雙眼。
得到主席逝世的消息,整個中南海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華國鋒強忍淚水,組織中央有關人員,在主席生前所住的202房間,召開了秘密會議。
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如何安葬毛主席。
早在1956年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會議時,曾提出過自己去世後不留遺體。
他說,他不想給後人添麻煩,他的遺體不佔用耕地,不使用棺槨,他要求火化,然後把骨灰帶回家鄉韶山,撒入江河大川。
當時很多人聽後十分驚訝,一代偉人就這樣對待自己的身後事嗎?
看到周圍人不解的神情,毛主席笑呵呵地說:「我平時最喜歡吃魚了,以後,把我的骨灰撒到河裡,也該讓它們吃一吃我了,就當我給它們賠個不是。」
雖然毛主席說的是真心話,但這並不是正式的遺言,而離世前,主席也從未對自己身後事提出過明確指示,所以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毛主席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亘古未有,我們不能把毛主席火化,讓他的身體在人民視野里消失。
而且,革命導師列寧、革命家胡志明,他們都將遺體留存了下來,供後人敬仰和觀瞻。
因此,處理毛主席的遺體,也可以效仿這種方式,讓偉大領袖的精神和身體,都在人民心中永不磨滅。
這個提法聽起來似乎也有道理,此事爭論了幾個小時,雙方都各持己見,會議也隨之陷入了僵局。
華國鋒只好休會,暫時先籌劃毛主席追悼會的事宜。
9月的北京還很炎熱,中央首先要做的,是暫時妥善保存主席的遺體,供廣大人民前來弔唁。
時任衛生部長劉湘屏接到任務後,帶領專家查看了主席的遺體,
他們發現主席因為浮腫和卧床,形象受到了很大影響,而他們,還要力圖讓人民群眾,看到一個身材偉岸、光彩熠熠的主席。
遺體保護小組成立後,眾人廢寢忘食地展開工作,於是,一個秘密的工程——「769工程」誕生了。
這個「769」,既是毛主席遺體的秘密保護地,也是中國人民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
國內形態學專家徐靜帶人將主席的房間進行了嚴密消毒,並準備了大量防腐劑,準備注入主席的身體里。
此外,趕製衣服、化妝、理髮……每一道程序都在緊鑼密鼓中進行着,他們要在群眾趕來弔唁之前,呈現主席最好的狀態。
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主席打造供人瞻仰的水晶棺。
可是此時,距離追悼會只有一天時間了,文化部的韓伯平提議,先用蘇聯送給孫中山先生的水晶棺。
當工人員火速趕到碧雲寺,才發現這具水晶棺早已不能使用了。
於是,北京玻璃廠全體職工,通宵達旦為主席趕製合適的棺槨,全程僅用了十幾個小時。
北京氧氣廠也用最快的速度,為水晶棺安置了製冷恆溫設備,一切似乎進行得很順利。
但他們沒有想到,追悼會上,前來弔唁的人群人山人海,時值夏季,大量的排熱,讓水晶棺周圍的溫度迅速上升了。
「這樣下去不行!」負責遺體防腐的徐靜大喊道。
「769工程」小組迅速召開會議,考慮如何減少人流,降低排熱。
最後,現場的奏哀樂的隊伍撤走了,改成播放哀樂,室內產熱巨大的照明燈,也一一關閉了,只留下水晶棺上方,用來映照毛主席的白熾燈。
「如果主席的遺體出現問題,我們就是千古罪人!」
這是769工程小組全體人員時刻銘記的信念,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都無法向全國人民交代。
看着絡繹不絕的人群,工作人員不敢像群眾一樣出聲哭泣,只能一邊哽咽着,一邊引導人群有序瞻仰。
這樣的弔唁儀式,一共進行了7天,可是從全國各地晝夜兼程趕來北京的人群,還是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前不肯退去。
華國鋒看到此刻的情形,心裏對那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他跟葉劍英溝通了一下,一個決定就這樣誕生了:修建毛主席紀念堂,永久保留毛主席遺體。
這不僅是中央領導的意志,也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意志,天意不可違,民意更不可違。
9月18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追悼會召開的日子。
天安門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擠得密不透風,儘管天氣炎熱,人們都汗流浹背,但是內心的悲痛卻讓大家忘記了身邊的一切,每個人臉上都莊嚴而肅穆。
主席台上,當華國鋒念到「中國的路,不要停,中國還要更強大」時,人群中的抽泣聲更加清晰了。
我們違背毛主席的意願,沒有讓他落葉歸根對不對?
如果前一刻還有人心存疑慮,但這一刻,人們終於明白,能激發全國人民建設祖國的決心,這應該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更願意看到的!
追悼會結束後,毛主席的遺體,在華國鋒和汪東興等人的護送下,來到了那個代號「769」的地方,也就是「769工程」的目的地。
這個地方遠離地表,無論溫度和安全度,都適合存放毛主席的遺體。
畢竟,距離毛主席紀念堂的建成,還需要近一年的時間。
關於毛主席紀念堂的選址,也是一件讓人煞費苦心的事。
有人說選擇在韶山,既然主席生前心心念着要回韶山,就在選址上,隨了他老人家的心愿。
但有人說,毛主席是全國人民的主席,他應該安置在人民最仰慕、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這個地方,無疑是天安門廣場。
而且主席生前,最惦記的兩件事,一個是國家命運,一個是為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英烈,那麼,就讓毛主席永遠陪伴自己最愛的人民吧。
就這樣,毛主席紀念堂就確定在天安門廣場西側,與東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遙相對望。
1976年11月24日,紀念堂工程正式開工。
為了能在毛主席一周年之際,讓人們進入紀念堂瞻仰紀念,施工人員無論遇到怎樣的天氣,都無風無阻地施工,哪怕春節也沒有停工一天。
終於,1977年8月29日,毛主席安詳地躺進了讓億萬中國人心心念的毛主席紀念堂。
他老人家身穿灰色中山裝,身上蓋着火紅的黨旗,在晶瑩剔透的水晶棺里,就像睡著了一樣,彷彿每到雄雞報曉,他就要起身招呼秘書給他拿文件了。
紀念堂落成40多年來,累計來這裡瞻仰的人群,已經高達2,4億人次,其中,還有190多位外國元首和領導人。
偉大領袖毛主席,我們永遠熱愛您!這一聲聲呼喚,您聽到了嗎?
------END-----
【作者】:尋菡
【責任編輯】:池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