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狀況頻出,特朗普重現希望,三個「強硬分子」成總統最熱人選

2023年06月30日17:42:12 歷史 4557

美國總統拜登的真實身體狀況,一直就是外界眼裡的謎團,不過,就在美國選戰越來越激烈的關鍵時刻,拜登的身體頻頻出現狀況,而老對手特朗普的選情則實現了翻盤。美國複雜的選情之下,中國未來的「對手」到底是誰,存在多種可能。

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首次超過現任總統拜登,以3個百分點領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22年12月以來,特朗普支持率首超拜登。

不僅如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雖然深陷「司法風波」,但是支持率卻不降反升。這種現象不由得讓人猜測,2024年美國大選後,特朗普真的有可能重返白宮。

拜登狀況頻出,特朗普重現希望,三個「強硬分子」成總統最熱人選 - 天天要聞

大家有這種猜測也不是不無道理。畢竟,除了支持率特朗普領先拜登之外,美國現任總統,同時也是2024年民主黨候選人的拜登,境況實在令人擔憂。

就在近日,拜登在白宮外接受記者採訪時,被發現臉頰上還留着綁帶的勒痕。對此,白宮回應稱,勒痕是為拜登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症時留下的。而這種情況,讓大家對拜登的身體情況能否勝任總統,再次產生了擔憂。

雖說為了證明自己的身體可以勝任總統,拜登還曾經做過體檢,但拜登接二連三在身體上傳出的信號,卻很難讓人信服。

同樣是在近日,在一個籌款活動中,拜登錯把「烏克蘭」說成「伊拉克」。而在記者問道瓦格納事件對俄羅斯的影響時,拜登則回答,俄羅斯正在輸掉伊拉克戰爭。

這些怪異的舉動,讓很多民眾猜測拜登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這樣一位年逾七十,身體狀況頻出的候選人,真的有能力再當4年總統嗎?

拜登狀況頻出,特朗普重現希望,三個「強硬分子」成總統最熱人選 - 天天要聞

當然,雖說現在風頭正勁的參選人就是特朗普和拜登,而且特朗普目前的民調支持率更高,但是民調支持率並不能說明一切。比起上一屆的美國大選,這次大選的可能性,顯然更多。

除了拜登和特朗普之外,其他候選人也很有可能殺出重圍。畢竟特朗普官司纏身,可能會鋃鐺入獄。拜登更是身體狀況堪憂,選民對他的疑慮只可能越來越強烈。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最有可能成為黑馬的,或許是共和黨的「第二候選人」德桑蒂斯。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在競選策略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大不相同。共和黨是雙雄並立,黨內除了特朗普之外,德桑蒂斯也是熱門人選,而且黨內支持率和選民支持率都不低。若是特朗普真的被民主黨打壓導致無法參選,那麼德桑蒂斯很可能會成為民主黨有力的競爭者。

拜登狀況頻出,特朗普重現希望,三個「強硬分子」成總統最熱人選 - 天天要聞

而反觀民主黨,卻是一枝獨秀。除了拜登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人宣布參選。也就是說,民主黨主打的是,集中資源獨捧一人。

不僅如此,拜登還試圖通過打壓支持率更高的候選人,也就是特朗普,從而提高自己連任的可能。

不過對於民主黨來說,全力推舉拜登也是有風險的。目前,美國眾議院決定彈劾拜登,雖說彈劾票數可能達不到罷免拜登總統之位的門檻,但是只要票數過半,拜登就將面臨無法參選的困境。

而對於中國來說,未來不管是特朗普、拜登還是德桑蒂斯當選,只要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消失,中美之間的關係就難有改善,美國始終會把中國當作對手。如今美國選情撲朔迷離,中國未來的這個「對手」是誰,暫時還很難下定論。

當然,拜登和特朗普走的都是反華路線,而德桑蒂斯應該會更加極端。這三個最熱門的總統人選,都是「強硬分子」。無論明年誰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係恐怕都很難有真正好轉的機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