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2023年06月25日18:58:05 歷史 1503

文|木木

編輯|觀星


方國珍原為海寇,利用了東南濱海的地理環境,憑藉機動靈活的船隊屢屢襲擊東南沿海諸城,基本盪清了元朝在東南的海防力量,進而截斷漕糧海運。

迫使元朝多次招降,乃至默許其統治浙東溫州、台州慶元地區。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方國珍佔據浙東諸地後,面對張士誠朱元璋的威脅,也重視築城。慶元(今寧波)是方國珍的常駐地,為其政權的核心城市。

至正十二年,浙東都元帥、浙東道宣慰使納麟哈剌為防禦方國珍而大築慶元城,上環列睥睨,置弓弩砲石,開6門,各有樓,城周建192間戍屋。

至正二十七年,張士誠覆亡在即,面臨朱元璋的戰爭威脅,方國珍再次興工大築慶元城,「吾所以用民,蓋所以保民。吾不得已焉耳。」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雖無具體文獻記載此次築城的規模,但留下「樹柵捍江,浚隍築城,百役並作」的記載。

2004年寧波和義路考古中,發現了元代慶元城北東門和義門的瓮城遺址城牆底部寬6.5米,殘高1米左右,城牆內徑32米,推測外徑長約為45米。

可見方國珍所築慶元城已相當完備。方國珍為應對朱元璋、張士誠的進攻,尤其注重在慶元外圍的餘姚上虞的築城。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至正十九年,因餘姚為「鄞郡外屏」,故大築餘姚城。為加快工程進度,召集鄞縣、慈溪奉化等地民眾共築,並親自督察工程。

「躬自為表直視功,黎明至城所,夕猶不息,工先畢者,犒以金帛,既畢而或潰圮者,又出錢令軍士繕修之」。

築城工程從九月開工至十月完工,城周長九里,城門五,東南北又各立水門以通舟楫交通。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當地耆老表示城防穩固,「雖有外侮,亦將阻不敢犯」。台州人劉仁本受命督造餘姚城牆,見到「落日歌聲齊萬杵」的築城場景,有着「傷心為問築城人」的民生感嘆。

至正二十四年十月,方國珍又大築上虞城。該年,朱元璋業已消滅陳友諒政權,基本佔領湖廣地區,將戰略方向由西轉向東南,直指張士誠。

築城上虞應是方國珍唇亡齒寒的心態使然。方國珍與僚屬認為「上虞為要害地,城池不設何以奠民居」。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上虞城築城亦召集臨近餘姚、奉化、昌國、鄞、慈溪、象山定海等地百姓助工,出役多寡以田賦所入定。由其弟、知樞密院事方國珉監工。

「與知縣及其賓佐僚屬,日周行城上,察工役勤惰而勸懲之」。所築上虞城城廣牆厚,周長13里,「其上則每二十步架樓櫓以宿巡警之卒,其下則於四隅列營房以宅屯駐之士」。

通過搭建樓櫓、營房建立了縝密的偵查體系和迅捷的駐守系統。又砌磚為女牆,立木為柵欄,在城外挖深濠,營建了層層路障。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此外,還在南部與朱元璋接壤的溫州進行城防建設。至正二十五年冬十月,方明善耗費「白銀以兩計者二千有奇,諸匠以工計者二萬五千有奇」,重修溫州城譙樓。

此時重修譙樓,應是為了防範駐紮溫州平陽、處州一帶朱元璋軍的進攻。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一、割據勢力間的戰爭

元末各割據勢力間的兼并戰爭,造成嚴重的民生災難,尤其是居於城外的百姓沒有城牆庇護,生命安全保障更差。

至正十八年二月,朱元璋軍進攻紹興,殺掠城外百姓,「大兵哨掠村落,鄉民為導,不從者輒殺之」。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鄉村百姓迫於戰火,多避亂移居城內,「也知避亂依城郭」。婺州隱士俞元瑞在朱元璋部將胡大海兵取婺州時,因「兩軍狎至,不能居,處士乃率家眾之城府居焉」。

托蔽在城牆內是百姓求生於亂世的本能選擇。劉基提到百姓對待築城的矛盾心態時說:「愚民莫可與慮始,見說築城俱不喜。一朝城成不可逾,挈家卻向城中居。」

徵發勞役,耗費巨額錢財所築城牆確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固城防的作用,守城方憑藉城池之堅長期固守,形成各方對峙局面。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下婺州後,趁勢進攻張士誠控制的杭州、紹興。張士誠遣李伯升來援,堅守臨安城,朱軍久不能克而退。

二月,邵榮率兵攻湖州,李伯升雖數次出擊失敗,然斂兵據城死守,朱軍久圍不下,被迫退兵。張士誠派呂珍接管紹興城,修繕城牆,增挖濠河,率厲將士。

「講畫方略,以為備御,相羅城外,雖有排柵,無險可恃,遂命增浚濠河」,護城河廣5丈,深2丈。二月,朱軍兵進紹興城下,分營紮寨,置立窩鋪。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呂珍增築月城,在月城外復起土壘,又將城外居民遷入城中,堅壁清野以待。

分遣將領守紹興城八座城門,以常禧門、迎恩門、稽山門為重點,設本部居中軍,適時而動,以騎兵串聯全城交匯戰情,劃城區為四隅,統城內義兵,適時而動以為補充。

呂珍認為「敵勢遠來,利於速戰,而城外多水,非用武之地。汝等誠毋躁進,以寡御眾,以逸待勞,觀其動而制之,與者持久,此吾計也」。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在隨後的守城戰中,藉助濠河地利有效殺傷朱元璋軍,「步騎相蹂躪,墮濠湟中」。雙方皆不能克敵速勝,遂議和罷兵。

由於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三方面皆重視築城,互相牽制,攻城方若沒有靈活策略和絕對武力為依託,試探性的攻城戰難以有效。

可以說,築城成為元末各勢力長期對峙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各方築城策略雖有不同,但都重視築城的軍事功能。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競相升級城防設施,導致百姓勞役負擔日益加重,積累了廣泛民怨。但是由於各方築城策略不同,民怨積累程度也有所不同。

至正十七年,張士誠築杭州城,工程極為浩大,周35里有餘,遠超其他城市。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據貢師泰記,「用石之工一百六十二萬,木之工一十五萬,圬之工一百八萬,金之工二萬,徒一千三百五十萬」,至於物料耗費。

「土、石、磚甓、灰鐵、木植、麻枲之數累巨萬億而不可勝紀也」,僅巨額物料運輸就是龐大的工程,「伐石于山,浮木於江,舟輸輦載」而來。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二、築城勞役

築城動員了平、松、嘉、湖四路及一州兩縣官民,僅海鹽一州,起勞役12000人,分為三番,以一月為期輪流更代,勞力皆自攜乾糧歷經遠途前來服役。

在舟車困頓外,「督事長吏復藉之酷斂,鞭朴箠楚無有停」,官員督工殘忍暴酷,出現「死者相望」的慘景。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楊維楨有感於築杭城之苦,特意賦《杵歌》七首,感嘆當時築城中的「不免凄苦者」。

崑山人袁華記述了農村壯丁被征去杭州築城,家中老父艱難度日的生活:「念子築杭城,土石躬自負。城高石易盡,鞭箠無所取。書來知近況,黧面龜兩手。新谷幸登場,日夜操杵臼。悉供役夫養,老稚曷糊口。」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海寧人胡奎目睹了農村青壯年被征築城,只得農婦操持家務,卻因賦役繁重險些傾家蕩產的慘劇,「長兄築城行不歸,西到錢唐百餘里。妾家種田三十春,輸租不勞官吏瞋。去年輸官曾賣屋,今年輸官應賣身。」

底層民戶是征派的主要對象,常州謝應芳寫道:「奈何點鄉夫,州城要修築。平明荷鋤去,雷鳴忍飢腹。」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築城為求堅固,多將土城改為磚石,增加護城河、敵樓等城防設施。由於江浙水鄉地區土質軟爛,雨水頻繁,需反覆整修城牆,增加了民眾的築城勞役。

至正十六年,張士誠佔據平江後,極為重視平江城的修護,但「吳城築土善崩」,致使「役民修城,終歲不暫休」。

無錫倪贊目睹平江長期修城令當地農戶不堪其擾的情形,「築得吳城易得摧,年年風雨繞蘇台。農家盡患時行病,總為修城染帶來」。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紹興百姓也因雨後城毀,被官吏頻頻強征至城上修繕牆體。程國儒在《越城謠》中寫道:「城吏打門夜如虎,為言雨後新城摧。要我荷鍤城上來,城泥不幹不敢回。」

頻繁修補令百姓聞雨而色變,「城頭一雨城一動,越民登城向天慟,民心似與雨有仇」。上虞人謝肅在途經海鹽時,正逢築城活動遭遇連綿陰雨。

「天公有眼不下顧,墮爾新城旬日雨」,在惡劣的天氣里,監督官員卻不恤民力,苛刻殘暴,百姓哀嘆勞役無止息。整體來說,張士誠採取處處設防的築城策略,民怨也相對較大。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高築的城牆還導致城市攻伐戰曠日持久,造成嚴重的人道災難。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常遇春率軍突至杭州城下,城門關閉三月余,各路糧道不通,城中米價驟然攀升。

1斗米飆漲至25緡。圍城使得繁華的杭州城變成了人間煉獄,「一城之人,餓死者十六七。軍既退,吳淞米航湊集,藉以活,而又太半病疫死。」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杭州之戰後,高啟在送友人赴任杭州時,談到圍城後的慘狀:「內則困於疫飢,外則盪於燔掠,向之所可觀者,鞠為荒煙宿莽,遺灰斷甓,蓋四五百年之跡銷滅毀壞。」

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滅陳友諒政權,其後江浙各方的均勢局面逐漸改變,高築城牆在攻防中不再舉足輕重。

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朱元璋軍進攻湖州,採取圍城打援策略,張士誠救援部隊先後敗北,守將李伯升以城降,「城中市不易肆」。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湖州投降後,一個月內南潯、吳江餘杭、杭州、紹興接連投降。時杭州由張士誠婿潘元明駐守,李文忠兵進杭州,元明即遣人請降。

文忠訝異道:「吾兵適至此,勝負未分,而遽約為降,無乃計太早乎?」潘元明回復:「念是邦生靈百餘萬,比年物故十二三。今既入於職方,願溥覃於天澤,謹將杭州土地人民及諸司軍馬、錢糧之數以獻。」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歸降時,城內兵3萬,糧21萬石,馬600匹,而耗費無數財力、人力築城的杭州最終卻是不戰而降。朱元璋以壓倒性優勢進攻方國珍時,高築的城牆同樣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亮祖進軍溫州,方明善遣部將出戰,大敗,不久後棄城遁去。

十一月,湯和自紹興渡曹娥江,上虞、餘姚兩座堅城不戰而降,大軍直抵慶元城下,方國珍「聞之益懼」,乘海舟遁去,慶元府判徐善率官員、耆老自西門出降。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元末有識之士多認為高築城牆不僅會造成嚴重的民生災難,而且孤城困守,也只能苟安於一時,政權真正穩固的基礎是民心,而非城牆。

至正十九年,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陳元禮以「四郊多警檄」,意圖築海寧州城,召集當地長吏、父老商議,遭到普遍反對,「謂役非時」,陳元龍以「城為民防,非徒勞也」為由。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強行徵召百姓築城,不數月而築城完工,「堅壁高壘,屹然為東南保障」。

落成之後,江浙行省參政貢師泰應邀作記,貢師泰就認為城牆固然重要,但穩固的關鍵是民心,眾志方可成城,若失去民心,「函谷守之而不足」。

至正十九年,張士誠起五郡居民大築杭州城,諸暨人楊維楨視築城為「自疲自困之計」,並上書勸諫「省之、慎之」。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認為張士誠不顧江南民眾負擔已然極重的困境,大興土木築城,積累廣泛民怨。

今城雖成而民心盡失,「今閣下之守土,惟知恃城,而不知恃民與恃守將也。興築已還,五郡之民則窮矣、力竭矣,小變,怨而叛,大變,寇乘而至矣,此時雖有泰山之城、江海之池,恕非閣下所能有也。」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作為首個由草原游牧民族肇建的大一統王朝,元朝在築城防衛的政治決策上,仍主要取決于軍事形勢的需要,而非族群因素。

在元朝統治的大部分時間內,國家承平,軍力強盛,並無外敵威脅,根本沒必要興起大規模的築城活動。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三、築城運動

至元末,朝廷為應對境內此起彼伏的叛亂勢力,下詔鼓勵地方自主築城。江浙官員響應朝廷詔令,拉開了元末江南筑城運動的序幕。

由於築城在軍事防禦上有着實在的重要作用,故江浙各方在攻城掠地的同時,也積極築城防禦。由於地理環境、經濟條件不同,各方築城策略也各有不同。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張士誠佔據江南平原水鄉腹地,人口稠密,財稅充足,形成以平江為中心,廣築城池,層級分明,防禦完備的城防體系。

朱元璋以地形險要、「虎踞龍蟠」的集慶城為中心,利於向周邊拓土征伐,加上經濟條件不佳,築城較為節制,多在控制地域邊緣的軍事要塞築城。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出身海寇的方國珍在東南沿海地區佔地自立,主要優勢在於海上的機動性,故側重於在其統治外圍的上虞、餘姚、溫州等地築城防禦。

元末築城活動不僅影響着政局的變動,也對江浙城市的外圍形態、空間布局產生重大影響。至正十七年,潘元明改築湖州城,將城牆內縮,湖州城市區域大面積收縮。

「以舊城寬而不固羅守,乃築小之」,周回縮至13里有餘,城牆整體較舊址縮小近半。

縮減後的城牆毗鄰周邊河流,南受余不溪,西受苕水,北受霅水,東為運河,以四河為屏障,進一步提升了防禦能力。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吳興本澤國而水於城,筑後,悉由其道,此吳興之為金城湯池,極為險固也」。

城池縮小,將部分舊有城區排在城牆外,如養濟坊巷、白塔巷、曹家巷、西營巷本在府治南部,在築城時退在城外。

也有些城市擴建過程中會將城外坊巷劃入城市內,使城市的容納空間得到拓展。

至正十三年修築紹興城,恢復至隋唐時期的規模,將「規一鄉入城內」,元末築城改變了過往的城市結構,初步確定城區的範圍,奠定了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杭州作為南宋故都,舊城形狀南北長,東西短,「包山(鳳凰山)距河(錢塘江)」。張士誠改筑後,新城「截鳳山(鳳凰山)於外,絡市河於內」,遠離錢塘江。

城市南北界大為縮短,東界外擴,南界內縮,「故東西廣而廣輪適中」。

元明易代之後,除邊疆地區外,內地大規模築城活動也基本停止了。成一農就認為明初雖在地方城市大量修築了城牆,但修築的重點在於那些設立了衛所的城市。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且自永樂以後地方城市城牆的修築又陷於停滯。學者以明朝前期湖廣地區為例,認為受制於地方財政匱乏,官員因循苟且,民間輿論將修城看作勞民傷財之舉等影響。

各地官民修城消極懈怠的狀況相當普遍。明初,江浙地區的修城活動也普遍如此,除蘇州、杭州等重點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城牆很快就荒廢了。

淺析元末時期,江浙各勢力的興衰與方國珍政權築城活動的關聯性 - 天天要聞

「凡非守御重地,舊有城池悉隳廢之」。洪武年間,湯和拆方國珍所築上虞城,城牆只剩土基,磚石則被用於改築餘姚臨山城。

而明初為應對海賊和倭寇的襲擾,重視在沿海各要塞建立衛所,築城防禦。朱元璋派遣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分行海上,視要害地築城,設衛所兵戍之,犬羊盤錯矣」。

海寧因鄰近大海,設海寧守御千戶所,並保留舊城,在洪武二十年由湯和增補五尺城高。

可以說,朱元璋在元末戰爭期間的築城政策繼續延續到明初,就是主張在重點軍事要地築城防禦,其他地區則不主張盲目修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