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外長又跳出來了,再次碰瓷台灣問題,並呼籲歐盟:對華早做準備

2023年05月13日18:39:22 歷史 5224

在東歐一幫小國中,立陶宛是在追隨美國時,腳步最為緊迫的,而且幾乎沒有底線。為取悅美國,甚至根本不顧及自己的國家利益,這其中的立國政府官方代表,非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莫屬。此前,立陶宛操作的所謂「台方駐立辦事處」事件,就是蘭茨貝爾吉斯一手策劃的,為了表示鼓勵,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親自接見了他。

立外長又跳出來了,再次碰瓷台灣問題,並呼籲歐盟:對華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之後,中國大陸不僅將兩國關係降為「代辦級」,而且還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貿關係層級,並且希望在華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和立陶宛之間「二選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歐盟企業也減少了與立陶宛的合作,像德國、荷蘭這樣的「老歐洲」,還直接斥責立陶宛「愚蠢至極」,立陶宛是歐盟成員,因為它的原因,也直接影響到了歐盟和中國的貿易關係。

失去中國大陸市場後,立陶宛將自己的出口開始向台灣地區轉移,但是,雙方的來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親密。

一來台灣地區只有「巴掌大」,市場吞吐量太小,根本滿足不了立方要求;二來,立陶宛認為自己為了給台當局拓寬所謂「國際空間」,不惜得罪了中國大陸,台當局應該還這個「人情」,於是對台出口時要價虛高,令台方也頗為不悅。

立外長又跳出來了,再次碰瓷台灣問題,並呼籲歐盟:對華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一方面,失去中國大陸市場,也失去了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另一方面,在台當局那兒又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於是,蘭茨貝爾吉斯也逐漸「失寵」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處於「消失」狀態。但是,最近的歐盟外長會議上,他又跳出來了。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近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再次「碰瓷」台灣問題,聲稱歐盟需要為「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潛在後果」做好準備,例如「台海衝突」的爆發。

這一次,蘭茨貝爾吉斯是以台灣問題為由,想要將歐盟推到中國的對立面,用心非常險惡。

但是,立陶宛畢竟只是歐盟成員中一個小國,一方面,發言的分量比不上法國、德國這樣的關鍵成員;另一方面,對於如何與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相處,歐盟已經有了指導性文件,提出對華採取「清醒」但「不對抗」的態度,有點「實事求是」的意思。

立外長又跳出來了,再次碰瓷台灣問題,並呼籲歐盟:對華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因為通過俄烏衝突,歐盟也看明白了,美國是靠不住的。一方面,通過將「安全問題」拋出後,徹底將歐盟綁上了戰車;另一方面,又不顧盟友之情,出台多項法案,瘋狂「收割」歐洲國家。

比如說,通過《通脹削減法案》,補貼美企,讓歐洲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只能將產業向美國轉移;切斷俄能源對歐供應後,美國對歐輸出的能源價格,達到了市場價的四倍。

也正因為如此,歐盟認識到,不能與中國脫鉤,因為經濟上根本離不開中國市場,政治上也需要用中國來平衡美國。

立外長又跳出來了,再次碰瓷台灣問題,並呼籲歐盟:對華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幾天後,中國特使即將出訪歐洲多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進行斡旋,這也可以視作中歐近年來最為重頭的一次合作,因為隨着衝突的繼續,歐盟幾乎要「崩潰」了,但美國仍在推動。而中國提出政治解決烏危機,則正是歐盟所希望看到的,自然就不管美國會怎麼想了。

只是,歐盟國家也並非鐵板一塊,既有法德這樣希望「戰略自主」的,也有立陶宛這樣的美國「狗腿子」,無論是政治解決烏危機,還是對華關係,想要發出同一個聲音,並不容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