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冷知識(一)

2022年12月30日12:40:07 歷史 1344

1.春秋早期打仗非常講君子風範,一般擊潰敵人後不會趕盡殺絕。晉楚邲之戰的時候,晉國被打敗了,晉國人逃亡時有戰車陷在坑裡走不動了,楚國人一看樂了,教晉國人抽出車前橫木,才從坑裡出來,沒逃兩步馬又盤旋不能前進,楚國人又教他們拔掉兜風的大旗扔掉多餘的重物,這才順利逃走。晉軍感覺臉上掛不住,一邊逃一邊轉過頭來說:「哼,我們可不像你們有這麼豐富的逃跑經驗。」{1}


2.秦始皇規定天子自稱是朕,秦始皇之前呢,天子自稱是「餘一人」,至於孤和寡人,是諸侯王的自稱。{2}

中國歷史冷知識(一) - 天天要聞

古代皇帝動漫形象

3.君主自稱寡人並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警醒自己德行還不夠好。{3}


4.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中國時其實還剩一個衛國沒有滅掉,因為當時衛國已經只剩一座城並且投靠奉國已久,直到秦二世時才將衛君貶為庶人。於是衛國成為持續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從公元前1115年分封起至公元前209年,持續了907年。


5.雖然七夕和元宵都聲稱自己是中國版的情人節,但真正稱得上是中國版情人節的節日叫上已節,日期是三月初三,在這一天男女相約出遊,互贈芍藥。{4}

中國歷史冷知識(一) - 天天要聞

七夕佳節

6.西漢最鼎盛的時期,既不是文景之治,也不是武帝時期,而是漢宣帝時期,漢宣帝時,無論經濟、疆域、國際影響力都達到西漢巔峰,並且宣帝時建立了西域都護府,正式將新疆地區納入版圖。


7.和尚不能吃肉喝酒,一開始不是佛經要求的,而是佛教狂熱愛好者梁武帝蕭衍下詔禁止的,後來才慢慢變成佛教習慣。{5}有說楞嚴經里有記,那已經是梁武帝禁酒肉幾百年後的事了。


8.武則天雖然是唯一一個女皇帝,但是想擁有皇帝權力並不是需要「稱帝」,而是要「稱制」,即以皇帝的名義發佈命令,也即實際掌握政權,與女皇帝只差個名份。這樣來算的話,臨朝稱制的女性,至少有一打。


9.四川人近代才吃辣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四兒人喜歡吃辣的確歷史悠久,辣椒雖然是明代傳入中國的,但不代表着沒有辣椒就沒有辣味,在辣椒之前,提供辣味的是芥姜、蔥蒜以及茱萸。東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里明確說了:(川人)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類似說法也多見於其他文獻。


ps.有人糾結辛和辣是不是一回事,這個沒什麼可糾結的,就是一回事,《廣雅》:(辣),辛也。《聲類》:江南曰辣,中國曰辛。《通俗文》:辛甚曰辣。《新華字典》:辣: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

中國歷史冷知識(一) - 天天要聞

辣椒

10.唐朝時,叫爸爸要叫爺爺、阿爺或者哥哥,叫哥哥要叫阿兄,叫爺爺要叫阿翁。另外,不要叫某大官為大人,因為大人也是爸爸的意思,每次看到狄大人就不忍直視。


注釋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碁之脫扃,少進,馬還,又甚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2}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餘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懼以待時。


{3}朱熹:寡人,諸侯自稱,言寡德之人也。


{4}出自《詩經·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5}見梁武帝《斷酒肉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