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沒有百萬軍隊,我真不知道。溥儀手裡沒有可用之兵,這我是確定的。
清朝的兵制變化很大,從八旗、到綠林、到團練、到新兵。八旗子弟曾經非常彪悍,把李自成的闖軍、張獻忠的西軍、和南明各種雜牌軍按在地上摩擦。但是清朝建立不久之後,這種遠遠落後於社會的世襲制度,就讓八旗子弟失去了戰鬥力。
當然,戰鬥力不行了,「八旗」的編製還在。一直到清朝末期,「八旗」還在。不相信的話,看看老舍的小說和自傳,就知道了:老舍的父親就是旗兵,在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戰死。
綠林營是順治初年,將收編的明軍及其他漢軍,統一改編而成的。綠林軍在清朝前期平定三藩等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到清朝中期以後,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鎮壓太平軍時基本上是屢戰屢敗,於是在同治至光緒年間歷經裁汰,漸漸僅存空名。
因為八旗、綠林都不堪用,清政府不得已,開始利用地方武裝,湘軍、淮軍等在鎮壓太平天國時立下了汗馬功勞,地方實力派也趁機坐大。到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時,這些地方實力派已經敢於搞「東南互保」,事實上脫離了中央的控制。
為了加強陸軍力量,清政府派張之洞、溫處道、袁世凱等人編練了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因為這支軍隊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及裝備,所以被稱為「新軍」。
說到這裡,題目上的問題也有了答案: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是新軍。而袁世凱是新軍的領導,武昌首義的是新軍隊伍,響應武昌起義的陝西、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也是新軍起義。除了上海和兩廣是民軍商團起義之外,辛亥革命基本上是各地新軍的大起義。
清朝還有軍隊,為什麼溥儀還要退位?因為推翻清朝的,就是清朝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