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非典爆發時, 我第一次讀了《鼠疫》。2022年,我第二次讀了《鼠疫》。
《鼠疫》是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寫的,發表於1947年,寫的是一個叫阿赫蘭的城市因為鼠疫發生了封城,封城之後,城裡不同人的生活、心理反應,以及跟鼠疫的鬥爭。
75年過去,除了瘟疫不一樣,城市不一樣,人們應對瘟疫的做法,各種微妙、複雜的情緒,毫無差別,讓人看了感慨萬千。裏面有不少發人深思的話,現摘錄幾句。
老鼠死在大街上,人死在自己房間里
鼠疫一開始是城市裡出現了很多老鼠,成群結隊地在大街上、房間里死去,同時也伴隨着死人。每個醫生都接觸了三兩個死人,但沒有人想到行動。作者說,報紙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對死人的事卻隻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卻死在他們的房間里。
其實,當時如果有人把死亡病例加一下,數字已經觸目驚心了。有些敏感的醫生已經在懷疑,這就是瘟疫,但他們還在猶豫。
這就是人之常情,明知天災人禍是常見之事,但大家還是措手不及,而且總認為很快就會過去。如同噩夢一樣,大家認為這不是現實,會很快過去。
新冠何嘗不是如此? 一開始各國都是猶豫不決,明明武漢封城,但大家都僥倖,認為很快就過去,蔓延到全世界。
新冠在世界上明明造成了千萬人的死亡,但大家看到的是民眾四處旅行,開音樂會、看球賽的各種新聞。死人已經被火化,或者已被埋在土裡,不會說話,而活着的人在大街上遊盪,報紙更喜歡關心活着的人。
中國估計也會如此,明明北京的醫院裏人滿為患,明明殯儀館的焚化爐24小時不停火還不能及時火化屍體,媒體上已經一片歌舞昇平,北京的路已經堵了,餐廳已經開始叫號了。海南的海灘上已經滿是陽過的人們。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春天已經不遠了,雖然還有人死去,除了親人,我估計沒人會再看一眼。
他們忘記了人應當謙虛
書里講,首先逝去的那些人是人文主義者,他們沒有採取預防措施,忘記了人應當謙虛。他們認為他們還有可能對付一切,繼續做買賣,準備旅行。他們無拘無束,然後他們就被瘟疫擊倒了。
到了現代,無拘無束就是「自由」。多少人認為自由是神聖不可侵犯,封控不可饒恕,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不可饒恕。可好多人偏偏忘了病毒,病毒對大家都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你支持自由或者支持清零而對你態度有不一樣。你有可能戰勝病毒的方法只能是,對病毒謙虛,對它尊重,謹慎得防範它,努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支持政府合適的防疫措施。
但人要謙虛很難,新冠三年,大家都知道新冠要死人,而且死了千萬人口,但這些事不發生在自己的身邊,這些只是數據,只是塵埃、青煙。1千萬就是1後面6個「0」,寫出來不到2秒鐘。只有身邊的人去世,大家才會明白,歷史中一粒沙就是一座山,可能這輩子你都被壓着,無法呼吸。
鼠疫和其他疾病一樣,給人們帶來痛苦,只有瘋子、瞎子和懦夫才會放棄鬥爭
在書中,大夫里厄想組建一支民間防疫隊,群眾意見很大,有些人認為不需要幹什麼事,屈膝投降就可以了,塔魯自願要求來組建志願者救助隊。於是,倆人對此進行了一番談話,因為干這件事有生命危險,不論對里厄,還是對塔魯。
里厄說,天地萬物的秩序最終歸結為一個死字,對於醫生來說,意味着無休無止的失敗,但這不是停止鬥爭的理由。因為有人在你面前哭喊着要活下去,你就會想着去救他。
說這段話時,瘟疫剛剛開始,事情很棘手,醫生有點煩躁、焦慮,但義無反顧地做了。
古往今來,中外的醫生都差不多。瘟疫就是戰爭,穿上了白大褂的醫生如同戰士一樣,明知危險,但還是奮勇向前。
這次新冠疫情中,醫護人員的傷亡數量非常高。2020年,全球約1.7萬醫護人員死亡。在2022年的冬天,國內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基本都陽了一遍,即便陽了,他們還在堅持工作。
這些堅持已經不是拿職業道德可以解釋的,估計這是人類在基因中的鬥爭精神。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戰勝無數的病毒、細菌和其他對手,鬥爭精神還是需要的。
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真正躺平。
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是誠實
這是醫生里厄和記者朗貝爾的對話,朗貝爾一開始特別想要離開阿赫蘭,去找他的妻子。他對里厄說,他不想參加志願者隊伍,因為他不相信英雄主義。里厄說,和鼠疫鬥爭不存在英雄主義,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誠實就是做好他的本職工作。
這一個月來,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誠實、實事求是,這是做科研的基本倫理要求,也是我們對待新冠疫情的基本做事準則。不過,眾所周知,在科研界,誠實已經千瘡百孔,不堪細瞧了。醫學界也是重災區,每年被撤論文數量無數。
平常不誠實看不出什麼,但面對疫情,不誠實則是慘重的代價,這個代價如此之重,我不知道誰可以來承擔。
權威專家、院士出來說,奧密克戎跟流感一樣,甚至不如流感,90%的陽性患者無癥狀。上海2022年3~5月共63萬感染者,按照官方的統計,無癥狀患者佔比為90%左右。廣州的相關官員在發佈會上宣稱感染者16.27萬例中,無癥狀感染者佔比約9成,無死亡病例。
於是全國人民迫不及待,甚至是喜氣洋洋地迎接放開,希望馬上陽,這樣可以隨便浪。結果,90%的人有癥狀,癥狀還不輕,高燒、咳嗽、刀片嗓、全身疼痛。全國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量激增,北京某些醫院的急診量達到平常的10多倍,ICU里人滿為患,更為可怕的是,殯儀館的冰櫃都塞不下屍體,焚化爐都在超負荷工作。我的朋友圈出現了太多太多的訃告,去醫院搶救的事情。
人間慘劇。
人人身上都潛伏着鼠疫
塔魯跟里厄聊起了他過往的經歷。他原先搞政治,認為社會建築在死刑基礎上,他反對這個。在反對過程中,他發現他其實贊同了幾千人的死亡,甚至促成了這些人的死亡。
他意識到,很多人出於善良的願望,也會殺人。人人身上都潛伏着鼠疫,沒有一個人能免受其害。人必須要自我檢點,否則,就會往別人臉上呼氣,把鼠疫傳給人家。
在互聯網時代,網紅、大V們大概都是鼠疫患者,人人都自認為是正義的一方。為了正義,可以讓對方去死,或者讓異見者下地獄。
所以,人們啊,聽到各種貌似很有道理的說辭時,稍微冷靜一些,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不要被這些言論蠱惑。
要有同情心
塔魯說自己是鼠疫患者,就是在無意中為了主義而殺人,所以他一直在追求安寧。醫生問他,走什麼道路才能得到安寧?塔魯說,要有同情心。
現代世界,各種學說層出不窮,看起來都很有道理。到了防疫措施,共存、清零都也有道理,但兩者在實施中,都走向了極端,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和遺憾。
每項政策的實施,當然不是跟紙面推導公式一樣,乾淨漂亮,是系統的機制、各級人員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的綜合,很難做到完美。而且病毒始終存在,沒有哪個方案能保證不損害群眾一點利益。只是,如果有同情心,很多極端的事情或許不會發生。比如,不會把單元門焊死,不會把小區封控幾個月。比如,在放開之前,會提前布局打疫苗,會提前準備藥物。如果有同情心,專家說話就會謹慎很多。
人類是堅韌的,歷史上有無數次的瘟疫,最終人類都存活了下來。這次疫情,一定也是如此,我們終將會挺過這場災難。我們有軟弱、疑惑、各自的算計和齷齪,但也有過勇敢、堅韌和犧牲,一直的鬥爭。
祝福自己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