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2022年10月08日11:37:03 歷史 1813

毛主席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喜愛,他不僅在古典詩詞和書法有很高的造詣,對傳統戲曲藝術也鍾愛有加。韶山毛主席紀念館收藏了許多主席的遺物,其中的2000多件唱片和磁帶中,戲曲是最多的。

延安時期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在有限的文化娛樂活動中,能讓毛主席百忙之中專門抽出空來去參加的,就只有看戲了。當時的戲曲演出一般會被安排在一間又小又簡陋而且還透風的禮堂里進行,主席每次總是看好開演時間準時來到小禮堂,既不會遲到也不會早退,他說:「晚來和早走是對演員們的不尊重,還會影響別人看戲」。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主席看戲從來不讓人提前安排固定座位,每次都是哪裡有空位就坐哪裡,沒有空位時就安靜地站在最後面。他一般會在開演的幾分鐘里與身旁的觀眾像拉家常式交流一番,問問名字或者工作,甚至會問問身後看戲的人:「同志,我個子高,如果擋住你看戲,你告訴我,我往旁邊錯錯」,當戲唱到精彩處時,主席也會跟大家一樣熱烈鼓掌。

有一次,戲曲演出完,毛主席坐在靠裏面的位置,於是便等大家都走完他才起身,主席剛剛一腳踏出禮堂的門檻,就聽到正爬在高處卸汽燈的工作人員大聲喊道:「哎,同志,先別走,幫我接一下燈!」

主席回頭應了一句:「好嘞!」

等工作人員從梯子上下來後,才看到幫他接燈的是毛主席,很不好意思。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各種娛樂活動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但毛主席最感興趣的還是戲曲,尤其是京劇,不管是外出視察各地方的招待演出,還是中南海安排的內部演出,毛主席點得最多的就是京劇,跟許多京劇演員都有過親切的交談。

梅蘭芳:主席比許多專業演員還厲害

1949年6月,梅蘭芳作為上海文化界的代表人物應邀到北平參加全國第一屆文代會,沿途受到了大眾人民的熱烈歡迎,到達北平後,尚小雲譚富英荀慧生等梨園界的名流們紛紛親自到前門車站迎接,人們得知梅蘭芳要來,奔走相告,很快前門火車站就被圍個水泄不通,據說當時到現場迎接梅蘭芳的人數多達五六萬,盛況及其罕見,後來消息甚至傳到毛主席耳邊。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文代會代表,右二為梅蘭芳

文代會期間,毛主席與各位代表握手,當走到梅蘭芳跟前時,主席風趣地說:「梅蘭芳同志,北平人民對你的歡迎程度,不亞於解放軍進北平時的場面,你的名氣比我大!」見過無數大場面的梅蘭芳竟羞澀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主席的話。

梅蘭芳對自己在舞台上各種角色的服裝非常講究,他在表演《白蛇傳》中白素貞時,從頭到腳的裝飾,都在隨着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理解不斷加深而改革。清代時舞台上的白素貞頭飾是漁婆罩,而梅蘭芳在1915年首演時,將頭飾改為大額子,後來他覺得白素貞並不能算作女將,戴大額子不妥帖,於是便改為軟額子。後來又經過多次改動後,梅蘭芳的白娘子扮相是在面牌上增添了紅色大絨球,渾身潔白加上頭上的一點紅,既讓白素貞更加俏麗,也讓這個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

1951年正月期間,梅蘭芳率劇團到中南海演出與首長一起歡度春節,第一天他親自登台表演了《金山寺》和《斷橋》兩回劇目,毛主席在台下看得非常認真。第二天,梅蘭芳的公子梅葆玖是主演,梅蘭芳也坐在台下看。演出結束後,梅蘭芳在後台休息室遇到了毛主席,主席與他交談時,提起了他在台上的扮相,說:「昨天觀看你表演的白娘子,不僅唱得無可挑剔,扮相也別具特色,一身素裝,頭頂一點紅。」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梅蘭芳(中)的白娘子扮相

梅蘭芳聽了後頓時對毛主席又增添了幾分佩服,他後來對自己劇團的演員們說:「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注意過我的白娘子扮相,主席是第一個,比許多專業演員還厲害,我改成現在這個樣子,是花了好長時間才研究出來的。

主席臨終前看的最後一齣戲

1958年至1966年期間,天津曾是河北省的省會,1960年5月,毛主席在天津視察工作期間,觀看了由河北梆子劇院排演的《鬧天宮》,當時年僅13歲的裴艷玲在其中飾演孫悟空,他靈動的表演和絕妙的武藝身段給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一口氣轉擰的90多個旋子讓主席讚不絕口。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裴艷玲《鬧天宮》

演出完畢後,毛主席專門到後台接見了裴艷玲,當時他已經是一個67歲的老人,但他還是彎下腰與這位13歲的小女孩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主席問道:「你多大了?」

裴艷玲雖然年紀不大,但面對毛主席的當面提問,他沒有表現出一絲怯場,用響鈴的聲音回答道:「報告主席,我今年十三歲。」

主席微笑着問:「一個女娃小小年紀,功夫這麼了得,你能唱么?」

裴艷玲自信滿滿地回答道:「能!」

於是,裴艷玲清唱了一小段京劇馬派名段《借東風》,毛主席聽完後滿意地鼓了掌,並鼓勵裴艷玲要繼續好好學好好唱。

兩年後,毛主席又在北戴河觀看了裴艷玲主演的《寶蓮燈》,演出結束後,毛主席接見演員時,一眼便認出了那個兩年前飾演孫悟空的女娃裴艷玲,他像見到老熟人一樣笑着指了指裴艷玲地說:「小猴子變成小沉香了。」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裴艷玲《寶蓮燈》

在與裴艷玲的交流中,主席了解到,裴艷玲還學習了京昆路子的《夜奔》,主席說:「應該學一下北昆,最好跟侯永奎學。侯先生演的《夜奔》,一個人從頭到尾,唱念和身段,處處都很精彩,他的表演難度大,要求高,學一下對你有好處。」毛主席說完後,裴艷玲和在場的所有人都由衷地佩服,誰也沒想到主席對戲劇知識也這麼專業。

不久之後,在毛主席的舉薦下,裴艷玲果然得到了進京拜師侯永奎的機會,她聰明好學,許多東西一點就透,加上又有京昆的基礎,經過名師的指點,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這出難度很大的戲。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裴艷玲《夜奔》

1976年的一天,已經病重在床的毛主席突然提出,想看裴艷玲演的那出《寶蓮燈》。於是,當時的文化部門領導緊急通知河北省馬上想盡一切辦法安排排演,同時讓天津電視台用「彩色錄像」的方式製作影像資料。

接到命令的時候,離開舞台十幾年的裴艷玲,已經從一個15歲的女娃成為兩個女兒的媽媽,並且小女兒還沒有滿月。但為了幫毛主席這位「老朋友」實現這個願望,她不顧自己尚在「月子」中的身體,同時將小女兒暫送回老家,咬牙苦練,很快就達到了演出要求。

天津電視台這邊,由於受到的設備和人力的限制,無法完成「彩色錄像」的任務。於是文化部門經過緊急開會研究,最後決定直接拍成電影。於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迅速成立了攝製組,裴艷玲和她的劇團也來到北影廠,用20多天時間完成了電影的全部拍攝任務。

後來,毛主席通過觀賞電影的方式看完了裴艷玲主演的這出《寶蓮燈》,同時這也是一生酷愛戲劇藝術的毛主席在臨終前看的最後一齣戲。

主席給紅線女題座右銘

工作之餘,毛主席對各種地方戲也很感興趣。1958年1月,主席在廣州與廣東的幹部們一同觀看了紅線女主演的《昭君出塞》,3個月後,毛主席再次到廣州視察工作,期間與紅線女進行了一次長談。毛主席向紅線女講了許多有關文學藝術的見解,還提到了粵劇的改革。在紅線女後來的回憶中說,當時的毛主席不僅平易近人,而且博學多才,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無所不通。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紅線女

毛主席了解到,紅線女從香港回到內地這一舉動,受到許多香港人的謾罵,於是她鼓勵紅線女說:「你從香港回來是對的,人家怎麼說你也不要管,有人還不想讓你活呢,你也不要管他,你走你的路,走對了繼續努力走。

紅線女回答道:「剛回來,什麼也不懂,也會有不適應的地方,請毛主席給我寫個座右銘,讓我有所依據地努力前進。」

主席很爽快地回答了一句:「好嘛!」

1958年11月,毛主席在武昌主持會議期間,廣東省粵劇團到武昌演出,紅線女也隨隊而來。毛主席看完戲後,紅線女和幹部們一起送毛主席齣戲院大門時,鼓足勇氣說:「主席,你不是答應寫一個座右銘給我嗎?」

主席這才突然想起來此事,說:「好!」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為紅線女題字

第二天,紅線女收到專人送來的一封信和毛主席親手寫的一幅字,字的內容是魯迅先生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而信的內容則是「……活着,再活着,更活着,變成了勞動人民的紅線女。

紅線女在後半生的生活和演藝生涯中,不管日子多麼苦,始終都記得毛主席對她的鼓勵。

左大玢16歲近距離接觸到毛主席

1959年,毛主席在湖南省交際處觀看了湖南湘劇團表演的《三女搶板》,他認為這齣戲反映的內容有共產主義風格,提議將劇名改名《生死牌》。戲中飾演主角王玉環的演員是剛年滿16歲的左大玢。

如果您沒聽過「左大玢」這個名字,說起她飾演過的角色,你一定熟悉。她就是在86版《西遊記》中飾演觀世音菩薩的演員,她在劇中端莊、大方又不失威嚴的扮相,非常符合廣大觀眾心目中觀音的形象。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當時,左大玢雖然正式從藝才剛剛兩年,但頗有天賦的她在湘劇界已經小有名氣。當她接到劇團領導通知要到湖南省交際處表演《三女搶板》時,她想到,那裡通常都是接待重要客人或者大領導的地方,既然要到這麼重要的場合表演,應該是有很重要的活動,所以他準備起來比平時更加認真了好幾分。

當她登上舞台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幕證實了她的猜想,觀眾席坐着一位她夢寐以求想見到的人——毛主席,她又激動又緊張,如果不是她已經有那麼多大型表演的經驗,很可能就忘詞了,萬幸,經過迅速調整狀態,她順利完成了整場表演。

演出完畢後,左大玢在後台卸妝時,一位陌生的女同志突然推門進來,微笑着說:「剛剛是你扮演的王玉環吧?毛主席非常欣賞你的表演,稍後你陪毛主席跳支舞吧!」

一聽說要和毛主席跳舞,左大玢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的心又緊張了起來,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不會跳」。

女同志安慰她說:「不打緊,我馬上讓人教你幾個簡單的動作,很好學的。」

幾分鐘後,毛主席的警衛找到左大玢,說要教她跳舞,左大玢表示了感謝後,非常用心地學了起來,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動作,但左大玢硬是學了很多遍,才勉強學會。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不一會兒,剛剛那位女同志走過來問:「學會了嗎?」左大玢心裏沒底,只是紅着臉輕輕地點了點頭。隨後,女同志牽着左大玢的手,穿過人群來到一個高大的身影面前,左大玢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更加緊張了起來,因為站在她面前的正是剛剛在台下看戲的毛主席。毛主席看着左大玢緊張得手足無措的樣子,微笑着說:「娃娃,跳舞要動啰,就像你在台上唱戲一樣,不能老站着。」

左大玢沒想到毛主席竟然這麼平易近人,心裏也輕鬆了很多,跟着毛主席的舞步慢慢動了起來。毛主席可能是感覺到左大玢還是沒有完全放鬆下來,便和她聊起天來,問了她一些幾歲了,哪裡人,跟誰學的戲之類的問題,左大玢從頭到尾都不敢抬頭,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腳下,她怕自己一不小心踩到主席的腿。對於主席的問題,左大玢多年後回憶起來,笑着說:「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早已經忘記當時說了些什麼,雖然有些遺憾,但能和毛主席如此近距離接觸,感覺還是非常榮幸的。」

雖然只是一次短暫的接觸,但這個小老鄉已經給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年國慶,左大玢跟隨湘劇團到北京參加演出期間,毛主席專程安排時間邀請湘劇團的代表們到中南海他的住處做客,劇團代表們距離毛主席的菊香書屋門口還有幾十步遠,就看到主席早早就站在門口親自迎接他們,主席從代表團的隊伍中一眼就看到了左大玢,親切地說:「咱們已經算是老熟人了!一回生,二回熟嘛!」

左大玢和父親感嘆毛主席知識淵博

此後,毛主席每次回老家湖南,左大玢都被安排給毛主席唱戲,抑或者陪她聊聊天,所以經過幾次相處,左大玢也慢慢與毛主席熟了起來,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

有一次兩人正在閑聊,毛主席突然笑着問:「你為什麼姓左,不姓右呀?」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對毛主席這半開玩笑的問題,左大玢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天真地說:「我爸爸姓左,我當然也就姓左了。」

「那怎麼叫左大玢(fēn)了呢?」

毛主席可能是問左大玢她名字的由來,但左大玢並沒有聽出這層意思,而是聽到主席把的名字里的「玢」(bīn)字念成了「fēn」,因此便馬上反駁道:「主席,您這麼大領導,這麼還念白字眼,這個字不念『fēn』,應該念『bīn』!」

毛主席哈哈大笑起來:「我念錯了?娃娃,你回去問問你爸爸,去看那個《大辭海》,別看那個《小辭海》,這個字是兩個音,是不是也可以念作『fēn』呢?

毛主席又接着問:「你姓左,左宗棠是你什麼人哪?」

左大玢從小讀的書不多,他不知道左宗棠是誰,更不知道左宗棠也是湖南長沙人,所以便搖了搖頭。

毛主席又問道:「那左霖蒼又是你什麼人呢?」

「他是我大伯。」左大玢接著說:「我父親叫左宗濂,以前在程潛將軍部下當過職。」

毛主席聽後點點頭,又說:「你大伯是個有名的舉人啊,清朝時候做過大官,還參加過同盟會,也不簡單嘞!」

據不完全統計,毛主席一生讀過的書約有13萬餘冊,他幾乎每天都書不離手,即便是在最艱苦的長征時期,毛主席也沒有中斷過看書的習慣。而從小就對唱戲十分感興趣的左大玢,當時的知識面還不及毛主席的萬分之一。

當她回到家中後,第一時間跟父親說起毛主席把她名字念成「fēn」,的事,還順便轉達了毛主席讓查《大辭海》的「任務」。

左宗濂馬上翻出《大辭海》去查「玢」字,果然查到「fēn」和「bīn」兩個讀音。父女二人恍然大悟,對主席知識的淵博程度打心眼裡佩服。

毛主席與左大玢同喝一杯茶

還有一次,毛主席正在休息時,左大玢無意中看到剛剛給毛主席泡好茶里,茶葉一根根地立在水裡,於是就問主席:「毛主席,您喝的這是什麼茶,怎麼這麼好看?」

毛主席先是看了一眼茶,然後面帶微笑看着左大玢回答:「娃娃,這是岳陽君山的毛尖,屬於上等的好茶,你不喝茶不懂的。」

左大玢想都沒想,嘴裏直接冒出一句:「我也想喝您的茶,口渴了。」

主席笑笑,說:「喝吧,渴了就喝吧,我們喝一杯茶。」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這時,有人來找毛主席彙報工作,左大玢本來要迴避,主席不僅沒讓她迴避,而且還向彙報工作的人介紹說:「這個娃是湘劇院的演員左大玢。」

彙報工作的人走後,左大玢坐在板凳上輕輕拉起毛主席的手,邊看邊問:「主席,您有幾個螺呀?聽老人說螺越多越好呢!」

對於這種迷信的事,毛主席不相信,也從來沒注意過自己的手,反問道「你嘞?」

左大玢用無奈的口氣說「我只有一個螺,天生的窮命。」

毛主席這時突然注意到,從認識這個女娃開始,每次見到,她穿的都是同一身衣服,便開玩笑說:「一個螺的是窮命?怪不得你老是穿這一件花布衫。」

左大玢仔細看完毛主席的十個手指後驚叫起來:「主席,您十個手指都是螺呀,難怪能當大領導嘞!」毛主席聽後笑得很開心,說:「莫信那個,無論是誰,都要努力奮鬥才行的。」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在後來的談話中,毛主席還叮囑左大玢:「你們的文藝搞得不錯,但不要忽略加強文化學習和修養。」主席喝了口茶後,繼續問道:「你們下鄉演出多嗎?」

左大玢說:「經常去的。」

「農村有專門場地的很少,你們一般在哪裡演呀?」

「只要大家愛看,我們哪都可以演,在曬穀坪演的多,還在收割完的稻田裡演過好多次。」

毛主席好奇地問:「稻田裡的稻茬會絆腳的,唱戲怎麼演?又不是表演相聲!」

左大玢很認真地說:「是呀,我們經常演着演着就被絆倒了,還會被稻茬扎到嘞。」

毛主席聽完,開心地笑了起來。

左大玢從毛主席手中奪走半支煙

1963年的一天,毛主席又一次來到長沙,在接待的隊伍中沒有看到左大玢,便問:「小左沒有來嗎?」負責接待的幹部說:「報告主席,小左在外地演出。」

「哦」主席又問:「她今天演哪齣戲啊?」

「主席,小左今天演《生死牌》。」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左大玢《生死牌》

雖然主席沒再說什麼,但負責接待的幹部還是立即安排車,讓人把遠在300多公里以外的沅陵演出的左大玢接了回來。

見到毛主席後,左大玢先是跟主席聊了聊天,然後還清唱了一段,請主席檢查一下平時有沒有好好練功。

毛主席聽完後說:「你的嗓子有些啞,娃娃,是不是感冒了?好好休息休息吧。」

左大玢看到毛主席正在抽煙,就說:「主席,煙還是少抽一些吧,為了您的健康。」

毛主席說:「我都抽煙幾十年了,習慣了,不要緊。」

她16歲成為毛澤東的忘年交,20歲搶走主席半顆煙,卻成為唯一紀念 - 天天要聞

左大玢珍藏主席的半顆煙

左大玢知道主席抽煙很厲害,不好勸,於是她壯着膽子,直接奪走了主席指縫中夾着的半支煙。

主席沒有生氣,反而哈哈一笑,說:「好好好,不抽了。」

很少有人知道,左大玢壯着膽子從毛主席手中「奪」走的那半顆煙,她並沒有隨手丟掉,而是在回家後,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來,她把這當成毛主席留給她的紀念品,後來也成為唯一紀念。

1976年9月9日,廣播中突然傳來毛主席去世的噩耗,左大玢看着自己珍藏了十幾年的毛主席沒抽完半顆煙,傷心地哭了好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