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2022年10月06日10:29:43 歷史 1796

戰國時代,各個諸侯征戰不休,為了激勵和獎賞,出現了一種脫胎於周朝的諸侯封爵制度,這就是封君,大家熟知的封君有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等等,其實這種封君是諸侯國內一種過渡性質的爵位賞賜,是僅次於諸侯們自己的一種爵位。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商君衛鞅

但是在戰國末期,各國又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爵位,即封侯,比如呂不韋文信侯王賁通武侯等等,要知道戰國時期封君是比較常見的,且封君基本宗室子弟和大功之人,且一直都存在,但是侯爵這個就比較敏感了,畢竟很多諸侯國的爵位其實都來自周天子的冊封,比如秦國只是一個伯爵諸侯國,但為何各國後面都封了一個比自己「等級高」的侯爵出來呢?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戰國四公子

封君的由來

封君早在戰國初期就開始了,在周朝的分封制下,君屬於卿大夫一級的,因此各個諸侯自己就能冊封,而且不需要周天子的冊命,大家熟知的商鞅其實在秦國被封為商君,即商地的封君,《史記》記載:「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從這裡可以看出,商鞅以前叫公孫鞅,老祖宗來自於姬姓,屬於衛國人,又被稱為衛鞅,在被封為商君之後,以封地為姓氏,稱之為商鞅,因此商鞅商鞅,意思就是商地叫鞅的人。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君其實屬於卿大夫一級

除了商鞅之外,戰國時期被封的君有很多,也是很多戰國頂級權臣人手一個的封號,比如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燕國昌國君樂毅、秦國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張儀等等。

之前封君是有封地,封君的封號也是和這些地方有關係的,比如信陵、春申,這些都是地名,他們可以管理這些地方,甚至可以招募私兵的,但是到了後期,封君和封地早已分開,封君只享受封地的食邑,沒有管理權,因此後面的封君已經沒法將自己封地特權傳給自己的子嗣,因此沒必要選擇封地來封君,可以隨便起個好聽的名字,因此才有了武安君這種不是地名的封君。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信陵君竊符救趙

值得一提的是,武安君這個名字還不是白起一個人獨有,趙王認為李牧也有資格用這個封號,因此賜予李牧武安君的名號,讓春秋時期的卿大夫變成了戰國時期的新的爵位。

封侯前的各國

在戰國時期,侯爵那隻能是周天子冊封的,即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其中秦國只是其中的伯爵爵位,都算不上侯爵,雖然秦國自己內部稱公比如秦獻公秦孝公,但是對外只能稱秦伯,沒辦法,誰讓稱公好聽呢?

秦國好歹還能稱伯,更慘的是楚國,因為他只是一個子爵,對外只能稱楚子,因此楚國國君一直想要升級爵位,但是一直沒被冊封,搞到最後,楚國不爽了,自己說:「我蠻夷也」,不理會中原那一套爵位制度了,自稱為王,和周天子一個級別,不過其他諸侯國本來就看楚國是蠻夷,也就隨他去了。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楚國疆域

秦國的爵位

此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以軍功激勵秦國人,因此推出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其中秦國設置的爵位如下:

第1級公士、第2級上造、第3級簪褭、第4級不更、第5級大夫、第6級官大夫、第7級公大夫、第8級公乘、第9級五大夫、第10級左庶長、第11級右庶長、第12級左更、第13級中更、第14級右更、第15級少上造、第16級大良造、第17級駟車庶長、第18級大庶長、第19級關內侯、第20級列侯(徹侯)。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爵位與繼承

其實當時只有十八級,曹魏大臣劉劭的《爵制》中記載的也是十八級,當時最高為大庶長,後面最高的兩級在商鞅變法的時候根本沒有設定,而是經過後期逐漸完善形成的,首先當時周天子名義上還是諸侯之主,侯這個名字和五等爵重合了,其次,商鞅自己因變法有功,只封了大良造的爵位,連大庶長都不是,或許大良造是秦國公室以外最高的封賞了。

什麼時候可以封侯

那麼封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等戰國禮崩樂壞更徹底的時候,畢竟大家都是侯爵、伯爵、子爵,往下封只能封卿大夫,不可能封和自己平級甚至高的侯爵出來,但是一旦諸侯國變成齊王、魏王、趙王的時候,封侯就理所當然的了。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徐州相王

因此諸侯國們開始走完一個稱王的流程,彼此之間互相尊王,首先就是徐州相王的兩個主角魏惠侯和齊威侯,戰國初期稱霸一時的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終於認清了自己,於是魏惠侯主動讓出霸主地位,來到徐州尊請齊威侯為王,齊威侯自然不會拒絕,稱齊威王,齊威王也投桃報李,於是也請魏惠侯為王,為魏惠王

眼看魏國和齊國不要臉的稱王,其他國家看不下去了,於是楚國、趙國燕國以及魯國直接前來討伐齊國,其中最不爽的就是楚國,畢竟當時楚國強大,而且以蠻夷自稱,稱王大家也就忍了,而楚王覺得自己和周天子平級,高各個諸侯國一等,現在齊國和魏國也稱王,居然平起平坐了,於是楚威王日想夜想就是不爽,直接親自帶兵攻打齊國,於是打仗的同時,戰國禮崩樂壞更加加劇了。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秦惠文王

打着打着,魏國為人拉攏韓國,尊請韓威侯稱王為韓宣惠王,不久秦國在沒有人尊請的時候,自己稱王為秦惠文王,再後來,魏國、韓國為了對抗秦國,又尊請趙國、燕國、中山國一起稱王,最終五國相王,大家都稱王后,封侯基本沒有阻礙了,因此各國開始封侯。

秦國封了魏冉穰侯范睢應侯、呂不韋為文信侯、嫪毐為長信侯;齊國封了鄒忌為成侯等等。

封侯和封君哪個地位高

這回到文章的開始了,封侯和封君的地位哪個更高一點,按照級別上來說,封君其實是諸侯國內僅次於國君自己的封號了,一般都賜予大功勞的人,同時封君一般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進行直接管理,比如商鞅後面想要到自己的封地組織抵抗就是一個例子,但此時侯爵還沒出來,自然封君地位最高。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武安君白起

但是到了後期,封君和封地沒有關係了,封君的名號也是來自於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武安君的武安等等,而侯爵已經開始封賞,且異常的難得,就連王翦這種名將在滅國的時候都沒封賞侯爵,足以見得侯爵的珍貴,當然後面還是被封武成侯了,有秦一代,總共就就封了七個侯,可以看出到了後期,侯爵多麼難拿。

戰國時期封君和封侯是怎麼來的?君爵與侯爵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 天天要聞

文信君呂不韋

因此如果大家都是有封地的,那麼封侯和封君其實地位都是一樣的,甚至還有私人武裝什麼的,但是如果沒有封地的封君,那麼侯爵還是高於封君的,當然不管封君還是封侯,都是在各國諸侯國最高的榮譽,戰國時期能封君的要麼是宗室代表,要麼是大功之人,除了嫪毐之流等等。

戰國時代結束後,封君制度徹底結束,秦始皇推行郡縣制,設立二十等軍功爵位制度,將封地和爵位徹底廢除掛鈎,保留侯爵,但基本都是虛封,享受俸祿無法治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