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2025年05月23日13:52:12 歷史 1887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六六鱗

編輯|六六鱗

前言

韓信剛死,彭越就被抓了。這個曾經幫劉邦打天下的梁王,下場比韓信還慘——被呂雉剁成了肉泥。更狠的是,劉邦聽說彭越死了,第一反應不是惋惜,而是冷冷地說:"快殺光彭越的宗族,一個不留。"一個開國功臣,從封王到滅族,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劉邦為什麼要對彭越下如此毒手?

從漁夫到王侯的逆襲之路

彭越原本就是個打魚的。在巨野澤一帶,彭越帶着一幫漁民和獵戶混日子,誰也沒想到這個普通人能成為左右天下大勢的關鍵人物。

秦末亂世,到處都是起義軍。彭越看準時機,也拉起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和別的起義軍不太一樣,彭越搞的是游擊戰,打了就跑,跑了再打,專門襲擊敵人的後方和糧道。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劉邦聽說有這麼個人才,主動聯繫彭越。兩人一拍即合,彭越歸附了劉邦。從此,彭越成了劉邦手下最能打游擊的將領。

楚漢爭霸期間,項羽的主力和劉邦在正面戰場廝殺,彭越就在背後搗亂。項羽派兵去打彭越,彭越就躲起來;項羽一撤兵,彭越又出來襲擊。這種打法讓項羽頭疼不已,卻又拿彭越沒辦法。

最關鍵的是垓下之戰。韓信從北邊包抄,彭越從西邊合圍,劉賈從南邊堵截,幾路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項羽烏江自刎,楚漢爭霸結束,彭越功不可沒。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論功行賞的時候,劉邦把彭越封為梁王。梁國地盤不小,包括今天的山東、河南一帶,是個富庶的地方。彭越從一個打魚的,搖身一變成了王侯,這逆襲堪稱傳奇。

可彭越不知道,劉邦封他為王,心裏已經打起了小算盤。異姓王太多,遲早是個麻煩。韓信、彭越、英布這些人,個個手握重兵,讓劉邦睡不着覺。

彭越在梁國幹得不錯,老百姓擁護,國力也在增強。可這些成績在劉邦眼裡,反而成了威脅。彭越越能幹,劉邦越擔心。這種心理,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兩次拒絕出兵的致命錯誤

劉邦稱帝後,異姓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韓王信最先扛不住,直接投靠了匈奴。這一投靠,給其他異姓王敲響了警鐘——劉邦要動手了。

陳豨叛亂爆發,劉邦親自帶兵去平叛。這時候,劉邦下令讓彭越出兵協助。彭越收到命令,猶豫了。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心裏很矛盾。出兵吧,怕被劉邦當槍使;不出兵吧,又怕被扣上不忠的帽子。思來想去,彭越做了個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決定——以生病為借口,只派了少量軍隊象徵性地支援一下。

劉邦對彭越的態度很不滿。在劉邦看來,國家有難,諸侯王就應該全力支援,彭越這種做法明擺着是在敷衍。

陳豨叛亂剛平定,盧綰又反了。劉邦再次徵召彭越出兵,彭越又故技重施,還是以病為借口拒絕了。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這下劉邦徹底怒了。一次可以說是巧合,兩次就是故意的了。在劉邦眼裡,彭越這是在和自己唱對台戲。

其實彭越真沒想造反。可在那個敏感的時期,任何不合作的行為都會被解讀為叛逆。彭越以為自己很聰明,既不得罪劉邦,也不捲入紛爭,可實際上這種騎牆的態度最讓劉邦忌諱。

劉邦開始琢磨怎麼收拾彭越。直接動手師出無名,得找個合適的借口。很快,機會就來了。

有人向劉邦舉報,說彭越的門客扈輒勸彭越造反,彭越雖然沒答應,可也沒有拒絕。這個舉報給了劉邦下手的借口。

劉邦立即派人去調查彭越"謀反"一事。調查的結果可想而知——彭越確實有"謀反"的嫌疑。證據確鑿,鐵證如山,彭越百口莫辯。

從流放到肉泥的殘酷結局

劉邦以巡視為名來到梁國,要求彭越陪同前往洛陽。彭越毫無防備,乖乖跟着去了。到了洛陽,彭越就被軟禁起來,等待他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審判。

朝廷很快宣布了彭越的罪名:與陳豨通謀,企圖造反。證據是彭越的門客扈輒的證詞,還有一些莫須有的"通信記錄"。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喊冤,說自己從來沒有造反的想法。可在政治鬥爭中,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劉邦需要一個除掉彭越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已經有了。

審判的結果是死刑。可就在行刑前,太僕夏侯嬰等人為彭越求情,說彭越畢竟是開國功臣,罪不至死。劉邦似乎被說動了,改判彭越流放蜀地。

彭越以為自己撿回了一條命,心裏還挺感激劉邦的"寬大"。可彭越不知道,真正的危險才剛剛開始。

在去蜀地的路上,彭越遇到了呂后。呂后看到彭越,假裝很同情,說:"梁王真是太冤枉了。"

彭越見到呂后,就像見到了救星,趕緊訴苦求情,希望呂后能在劉邦面前美言幾句,讓自己回到梁國。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呂后滿口答應,說一定幫彭越說話。可呂后轉身就去找劉邦,說了一番話讓劉邦改變了主意。

呂后對劉邦說:"彭越這種人留着是禍害。今天流放他,明天他就可能逃回來造反。與其留着後患,不如一了百了。"

劉邦覺得呂后說得有道理。彭越在軍中和民間還有很高的威望,流放確實不保險。思來想去,劉邦決定還是殺了彭越比較穩妥。

彭越被押回洛陽,再次面臨死刑。這一次,沒有人為他求情了。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被殺後,呂后下令把彭越的屍體剁成肉泥。這種處理方式在當時極為罕見,體現了統治者的殘忍和惡毒。

更可怕的是,呂后把彭越的肉泥製成"肉醬",分送給其他異姓王品嘗。這種做法簡直喪心病狂,可目的很明確——給其他異姓王看看,這就是反抗的下場。

英布收到"肉醬"後,當場就吐了,然後恐懼得發起抖來。英布知道,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

滅族令與血腥的政治清洗

彭越死了,可劉邦還沒消氣。劉邦下令:"快殺光彭越的宗族,一個不留。"

這道滅族令讓所有人都震驚了。就算彭越有罪,可彭越的家人有什麼罪?可劉邦不管這些,在劉邦的邏輯里,彭越的家族成員都是潛在的報仇者,必須斬草除根。

彭越的族人無論老幼,全部被殺。這種滅族式的懲罰在漢朝歷史上極為罕見,體現了劉邦的冷酷無情。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的悲劇不是偶然的,而是劉邦整個政治戰略的一部分。劉邦要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制,異姓王的存在就是障礙。韓信死了,彭越也死了,接下來就該輪到英布了。

果然,英布看到彭越的下場,知道自己也逃不掉,乾脆先下手為強,起兵造反。可英布的實力遠不如當年,很快就被劉邦平定了。

隨着英布的死,異姓王集團徹底瓦解。劉邦的目標達到了——從此以後,只有劉家人才能稱王。

彭越的"肉醬"成了漢朝政治史上最恐怖的符號。這種極端殘忍的處理方式,不僅是對彭越個人的懲罰,更是對所有敢於挑戰皇權者的警告。

呂后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如果不是呂后的"建議",彭越可能真的會被流放到蜀地。可呂后比劉邦更狠,她深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的死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此,開國功臣基本被清洗乾淨,劉邦的皇權得到了鞏固。可這種血腥的鞏固方式,也為後來的政治鬥爭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彭越從一個普通的漁夫,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機遇,成為開國功臣,封王拜侯。可最終卻被剁成肉泥,宗族滅絕。這種巨大的人生落差,反映了古代政治的殘酷現實。

在皇權至上的政治體系中,功臣和皇帝的關係永遠是矛盾的。功臣有功,應該得到獎賞;可功臣有能力,也有威脅皇權的可能。如何平衡這種關係,是每個統治者都要面對的問題。

劉邦選擇了最極端的解決方式——肉體消滅。這種方式雖然有效,可也埋下了無窮的隱患。後來漢朝的各種政治鬥爭,都可以從彭越事件中找到影子。

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 天天要聞

彭越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專制政治中,忠誠是靠不住的,能力也是危險的。真正安全的,只有絕對的服從和徹底的無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劇:從家園到流離失所在中東那片飽經風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欖樹搖曳的家園。然而,20世紀初,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裡的寧靜。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戰後,英國接管巴勒斯坦,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根據安徽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紀委監委對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何田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辜負組織培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旅遊活動安排,在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違背組織要求,在組織函詢...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邊界協定》簽署,巴基斯坦將約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崑崙走廊土地歸還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和平談判中實現的領土回歸。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尋常。它是古絲綢之路西出崑崙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爾、聯通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 天天要聞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這句話幾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揭開了這層華麗的面紗:從東晉到明清,無數金枝玉葉在婚姻中嘗盡苦澀。她們或是被政治聯姻捆綁,或是因制度缺陷淪為犧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體會夫妻之愛。這些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 天天要聞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共拜始祖炎帝神農 祈福華夏兒女幸福安康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烈山問祖,華夏鑄魂。5月23日,農曆四月廿六炎帝華誕,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市炎帝故里隆重舉行。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拜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共同追思先祖功績、追尋文化根脈、增進血脈認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