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慶」前夕,忻州市岢嵐縣委組織部、縣委老幹部局組織編撰的《榮光—岢嵐離休幹部風采錄》即將付印。全書826千字,收錄289篇文章和500餘幅珍貴的活動照、會議照、工作照和證件照,圖文並茂地展示了近400名岢嵐縣離休幹部的風采,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上一份厚禮。
傾聽呼聲 高位推進
2021年春節走訪慰問過程中,眾多老幹部提出為離休幹部編撰回憶文章的想法。很快,該想法便得到了縣委組織部和縣委老幹部局的熱切回應:4月28日,編撰工作第一次徵集意見會在老年大學召開。忻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原老幹部局局長王志榮聽取了原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編撰工作發起人之一張艾平同志對工作的簡要介紹後,讚許地說:」定格革命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想法很好,意義重大!」岢嵐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賈建寧也指出:「搶救紅色資源,恰逢其時、刻不容緩。」
精心組織 廣泛發動
編撰工作全面啟動後,縣委老幹部局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各工作組職責和錄入人員條件、時間步驟、工作任務等,並以離休幹部原工作單位歸口和居住地成立了16個聯絡組。同時,根據編撰工作推進需要,又細化成立檔案查閱整理組、文章資料徵集組、編輯審閱組和印製發行等四個小組,形成有分工、有合作的工作機制,為編撰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身為離休幹部後代的老領導、原忻州市水利局局長楊榮旺,原忻州開發區工委書記邸建華,原岢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任川中等老領導對此項活動提出好的建議並熱忱參與其中。談到參與原因,老領導們表示,八十年代初期,岢嵐縣離休幹部有200餘人,後增到近400人,現健在的僅17人,整理、保護、傳承好離休幹部紅色資源,我們責無旁貸。
強化指導 夯實基礎
2021年11月24日,《榮光—岢嵐縣離休幹部風采錄》編委會辦公室召開編寫工作動員暨志願者培訓會,賈建寧部長出席會議並作工作指導。他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展開編撰工作,有着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並對收錄範圍和文章編輯、文體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委會各工作機構負責人分別對檔案查閱、聯絡收集、編輯審閱等工作進行了現場培訓。
會後,各工作組有的建立了離休幹部子女微信群,有的建立了編輯工作室,有的編輯主動承擔了執筆任務,為有力推進工作夯實了基礎。在縣外工作的離休幹部家屬賈曉光、劉麗麗、王愛萍、任建華等同志積極報名加入志願者,主動承擔了太原和忻州地區離休幹部及子女的聯絡任務;縣內長期從事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工作的蘇安澤、張乃成、徐劍鳴、高翠娥等退休幹部主動承擔檔案的整理、歸檔和聯絡工作。僅一個月的時間,就確認了389名離休幹部,為編撰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此期間,賈建寧部長多次深入辦公室現場解決編撰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極大地鼓舞了編撰工作者的熱情。
熱情引導 密切配合
為便於與離休幹部子女聯絡溝通,編撰辦公室建立了志願者工作交流微信群,每天及時發佈聯絡和收稿信息,每隔10天組織召集各工作組進展彙報,搜集志願者在工作中存在困難和意見建議。針對編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現場研究,加以改進。志願者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組織離休幹部後代通過查閱先輩留存資料、走訪先輩同事、召開家庭會,追思先輩的過往,以真情實感撰寫回憶文章,使得收稿工作進展順利。在搜集整理文章、證照等資料的同時,同步啟動了文章編審工作。
編審中,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科學嚴謹」的工作原則,重大歷史事件必須與岢嵐有記載的事件相印證;工作經歷,必須以人事檔案記載為依據;所有文章都要經過多次審閱和反覆校對。在成書過程中,辦公室多次上門求教健在離休幹部。他們平均92歲高齡,不僅用真情實感或憶或寫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回憶文章,而且集體給年輕一代寫了寄語——《我們的希望》,勉勵年輕一代要世世代代不忘本不忘根,讓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傳承。在此期間,「岢嵐縣老幹部之家」微信公眾平台充分發揮宣傳優勢,為編撰工作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大愛無疆 傾情奉獻
編撰工作中,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本次參與編撰工作的77名志願者中,離休幹部子女38名,佔比49.4%; 退休人員49人,佔比63.6%。 他們中有77歲高齡的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趙德榮、侯文效;有年齡最小的公益崗大學生,他們兢兢業業、嚴謹細緻的作風令人敬佩,字斟句酌、認真負責的態度令人感嘆!所有人員群策群力、通力協作,形成了多方積极參与、齊頭並進的局面。志願者們憑着對離休老幹部的深深敬意,將革命前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貫穿始終,圓滿完成了編撰任務。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本書展示了革命老前輩們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鬥的革命作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為我們學習、宣傳、研究和傳承黨的歷史和岢嵐社會發展史,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也為我縣黨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部活生生的教材。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奮力書寫岢嵐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田利新 馬衛)
(編委和編輯部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