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2022年09月28日18:07:47 歷史 1695

說到唐朝,不得不提及開國皇室一族,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尤其是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一方面,他是千古一帝。登基二十三年來,經過李世民君臣的不懈努力,這一時期的唐朝,對內民生安定,對外武功顯赫,為後來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而另一方面,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血親獲得皇位,成為後人對其詬病之處。

當2013年一件重要的文物被發現,真相重新浮出水面時,讓人得以從新的角度,審視這位千古一帝的內心。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僅五十五字的「太子」墓誌

2013年3月,西安市文物稽查隊收繳到一份僅有五十五字的神秘墓誌。經探查,墓誌整體分為蓋與志兩部分——蓋為盝頂形,以陽文篆書大唐故息王墓誌之銘」

志則為方形,邊長52厘米,高11厘米,正面刻有志文,只有寥寥數十字,鐫刻着「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根據史料和墓誌資料,專家判定這便是失蹤了八年之久的李建成墓誌

2005年,西安市市郊發現唐初太子李建成墓地,其墓誌被開掘後不久遭到不法分子倒賣。值得慶幸,李建成墓誌雖失蹤八年卻仍保存完好,現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保存於西安博物院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如此,這件重要的文物才得以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

從整體來看,墓誌的篆文遒勁,造型古樸,刀法精練,顯然出自當時名家的手筆。只是對於唐朝開國皇室一族,且曾經作為太子的李建成而言,這樣僅有寥寥五十五字的墓誌呈現出一種過分異常的「低調樸素」。

墓誌僅簡短記錄了李建成的謚號、死亡時間以及下葬時間與地點,並沒有像一般墓誌記載墓主的生平和功績,通篇隻字不提他的生平過往,這一反常讓人不得不深思其背後的原因。

玄武門之變,唐朝歷史的轉折點

墓誌通常指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誌上的文字。在我國,墓誌大約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於「墓誌」一詞的解釋為:「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誌上的文字。有的有韻語結尾的銘,也叫墓志銘。」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在古代,墓誌要刻入逝者的生平,功績以及評判,而後放進墓穴里,古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行,生平過往在去世後都要寫入墓志銘,以求得人死留名,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

李建成妻子鄭觀音的墓誌,其志蓋篆文3行,行4字;志寬均71cm,35行,行35字,共1185字。墓誌內容便按照以上信息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記錄,兩相對比,可見只有寥寥數十字的李建成墓誌屬實「可疑」。

要探究這一點,必須回到那場改變唐朝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

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七月,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於晉陽正式起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農曆十一月間攻入長安,滅隋建唐。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唐朝建立後,李淵並未按照此前約定立李世民為太子,而是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一是源於西周時期奠定下來的宗法制影響十分深遠,其核心便在於「立嫡(適)以長不以賢」的嫡長子繼承製。

當然,歷史上並非沒有反例,從時間線上來說,最近的便是隋文帝立嫡次子楊廣為太子,但也許正因如此,李淵在親歷了隋朝此後種種禍患,對此更加心存擔憂,在他看來,李世民與楊廣存在一定的共同點,二人都是「昆弟之中,獨著聲績」。

其二便是李建成作為嫡長子並非完全一無是處,雖然與李世民相比存在諸多不足,但作為儲君是絕對足夠的。在經過種種考量後,李淵選擇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並且自信有能力平衡二人之間的關係,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可後來的事實證明,二人各自為營謀取利益,摩擦不斷,為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埋下伏筆。

玄武門之變,墓誌上的「秘密」

「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

墓誌上只用寥寥五十五個字,簡單概述李建成的一生,而墓誌全篇最重要的文字便是謚號「隱」字。

在《舊唐書·李建成傳》中,對李建成的最終謚號「隱」字有着詳細記載——李世民登基之後,就立刻給李建成的謚號定為「隱」,後來也沒有更改。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然而在墓誌中,表示謚號的「隱」字有着明顯的修改痕迹。

有專家參照《唐會要》中群臣對李建成所屬謚號爭議一事的記載,再結合墓誌修改後殘留筆畫推斷,認為修改前謚號為「靈」字,後才改為「隱」字。

在唐朝史書中,關於李建成的記載存在諸多矛盾之處,對其評價也持貶義態度。例如新舊唐書中,將起兵建唐的功勞幾乎都歸於李世民,而對李建成的功績過往避而不談,反而記載了許多李建成排擠,加害李世民的鬥爭。

其實不難理解,史書中對於李建成的書寫秉承着淡化,甚至於矮化的原則,就是為李世民暴力手段奪取皇位,尋找一個合理化的原因,儘可能降低輿論指責。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這一點,國學大師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說:「太宗既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敗亡後,李世民除了急於達到消除李建成在皇族內部影響的目的,同時還擔憂着世人對他的評價。

可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史料對李建成的記載存在着李世民的「私心」。

那麼為何到最後關頭李世民還是將李建成的謚號由「靈」改成「隱」字呢?

按照古代謚法,「亂而不損曰靈」,「靈」作為謚號具有強烈的貶義;「隱拂不成曰隱,明不治國曰隱,懷情不盡曰隱」,「隱」表示平庸,作為謚號並未含有太多的貶義。

謚號的改動,既是對史書內容的有力佐證,同時也間接證明了李世民在對李建成的複雜心理。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一方面,作為皇位鬥爭的勝利者,對政治話語權的掌握使得他必然將自己劃入正義陣地,那麼李建成自然便成為反叛的一方,淡化矮化李建成形象也是必然選擇,因此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二人從族譜中剔除出去,剝奪他們皇族身份,以庶民看待。

直到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為了昭示惻隱之心,又「追封建成為息王,謚曰隱,以禮改葬」。

另一方面,謚號作為李世民對自己兄長的評價,也關乎着後人對他的評價,中肯的「隱」字,既沒有高高在上的勝利者姿態,也充滿了對兄長的惋惜,由「靈」字到「隱」字,沒有一貶再貶,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與立場。

事實上時隔千年,現在很難考證「隱」這個謚號的評定,究竟是出於政治考量還是對骨肉血親的憐憫,或許二者皆有,但孰輕孰重,不得而知。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內刻有55個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在定下這個謚號之前,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心必定經過了一番複雜掙扎,不過個中細節很難再知曉。只是通過這塊僅有五十五個字的墓誌,唯一能夠確認的是,李建成的謚號從「靈」到「隱」,看似只不過更改了一個字,卻展現了李世民的仁義胸懷,體現出千古一帝的高明之處。


參考資料:

光明網:李建成墓誌:碑石上的千年秘密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最高!南向資金爆買近356億港元創紀錄,港股魅力何在? - 天天要聞

歷史最高!南向資金爆買近356億港元創紀錄,港股魅力何在?

南向資金創造歷史。4月9日,南向資金全天持續大幅流入,截至收盤,南向資金凈買入355.86億港元,創歷史最高單日凈買入紀錄。南向資金持續買入給了港股巨大的底氣。港股周三低開高走,恒生指數一度跌4%,強勢收紅。截至4月9日收盤,恒生指數漲0.68%,收報20264.49點;恒生科技指數漲2.64%,收報4689.19點。南向資金凈流入創...
(完)眼前的男人是重生的,在我封后之日,他讓我不要嫁給皇帝 - 天天要聞

(完)眼前的男人是重生的,在我封后之日,他讓我不要嫁給皇帝

我掙脫他的束縛,整理好衣服,一臉戲謔地看着他此刻變幻莫測的表情。「皇上,不去打水給臣妾洗腳嗎?」李霽沉默了好久好久。他走了。我像是被抽幹了力氣一樣、攤在了地上。春桃進來連忙要來扶我,被我制止:「將劍上那個流蘇拿去燒了,現在就去!」9沒幾天大
借中國錢,買中國東西,這貨還稱中國是鄉巴佬,太沒教養 - 天天要聞

借中國錢,買中國東西,這貨還稱中國是鄉巴佬,太沒教養

據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4月6日報道,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採訪時聲稱,「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退一步並捫心自問,全球化的經濟給美國帶來了什麼?從根本上說,它基於兩個原則。背負巨額債務,來購買其他國家為我們製造的東西」。他還補充稱,「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我們向中國鄉巴佬借錢,來購買中國鄉...
98年張子強被槍斃,他手下3大心腹出獄後,所做之事令人髮指 - 天天要聞

98年張子強被槍斃,他手下3大心腹出獄後,所做之事令人髮指

1998年12月5日,香港臭名昭著的犯罪頭目張子強在廣州被執行槍決,結束了他在香港和內地掀起的一場場犯罪風暴。張子強幹的事兒一件比一件膽大包天,綁架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敲詐10多億港元,還綁了第二富豪郭炳湘,勒索6億港元。張子強被槍
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 天天要聞

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9日舉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彙報會,公布尚嘎崗遺址、秀瑪洞穴、噶尼遺址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情況。據介紹,舊石器時代遺址群項目尚嘎崗遺址、秀瑪洞穴、噶尼遺址的考古發現,為解析早期人類探索和適應青藏高原的過程和適應生存策略,以及高原人群與周邊地區交往交流等提供了重要考古學證...
大禹治水在隴南(六十四) - 天天要聞

大禹治水在隴南(六十四)

祁山即岐山兩山加一水堯 (約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號放勛,古唐國人 。中國上古時期方國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為帝嚳之子,母為陳鋒氏。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襄汾縣陶氏村)。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於唐地,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
四川一落馬局長被2名政治騙子玩弄,前後拿出35萬追夢「仕途」 - 天天要聞

四川一落馬局長被2名政治騙子玩弄,前後拿出35萬追夢「仕途」

朱扎,男,藏族,1976年5月生,四川巴塘人,1998年8月參加工作,200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甘孜州巴塘縣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務。2024年4月,朱扎因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甘孜州鄉城縣監委監察調查。2024年5月,朱扎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甘孜州巴塘縣紀委紀律審查。2024年7月,朱扎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
寫點生活|時隔50年重登建德鼠山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時隔50年重登建德鼠山

潮新聞客戶端 潘國峰 鼠山,又名子山。海拔約二千多米,位於建德市東南部的大洋鎮三河村、蘭溪市將軍岩景區對岸,蘭江中段。接近山頂有一巨大石岩,清水從岩頭滴入清水池,池旁有一龍皇廟。廟中有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