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2022年07月14日11:26:27 歷史 1125

提起明朝歷史,「靖難之役」一定繞不過去。在此事件中,燕王朱棣奪取政權,成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那麼建文帝的舊臣們都怎麼樣了呢?

以如此手段取得皇位,朱棣當然難以優待建文舊臣。然而有一人卻是個大大的例外,他不僅沒有被清算,而且大有作為,成為了垂範青史的一代名士,這個人就是夏原吉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愛民如子的好官

建文帝即位不久,京師發生了地震。在當時,地震等現象通常被認為是上天給皇帝的警示,可能有姦邪之人作惡。於是,剛剛提任戶部侍郎的夏原吉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出京巡查。

巡查期間,夏原吉所在之處,政治清明,百姓無不稱讚。巡查歸來卻正好趕上了「靖難之役」的尾聲,朱棣大權得掌,要開始清算建文舊臣了。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大臣們驚慌失措,無心朝政,只想着如何自保,京內亂成一片,卻只有夏原吉,絲毫沒有恐慌,也來不及恐懼,一心在整理混亂的戶部冊籍。

戶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夏原吉希望這些重要的資料能被完整保存以免給百姓帶來損失和不便。當朱棣的清算來臨時,他面無懼色,只是請求朱棣能再給他三天時間,再有三天,他便可以整理好全部的文書資料,即便被處死也無愧於百姓了。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朱棣被他的愛民之心打動,說明夏原吉心中裝的是天下百姓,而非建文帝,大讚他是可用之才。於是,朱棣又提拔夏原吉做了戶部尚書。此後,夏原吉用自己的能力和權力為百姓做了更多的好事。

浙西洪災時,夏原吉深入災地考察,不僅妥善解決了災後的重建,和災民安撫事宜,而且對河道進行了修整和疏通,使這裡的洪災問題得到了徹底的改善,真正為百姓解決了大患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擅長理財的能臣

夏原吉不僅理政有方、愛護百姓,他的政治才能還體現在了理財上。作為掌管錢糧的戶部要員,夏原吉提出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對賦稅制度進行了調整和減免,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同時保證了國庫的收入。

另一方面,夏原吉看到了商業發展對國家財政的支持作用,他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商業發展的措施,重視邊境的貿易往來。商業的繁榮,大大充盈了國庫。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此外,夏原吉通過自己在戶部的工作經歷以及外出巡查,意識到了朝廷中存在的冗員冗費問題。他制定了嚴格的措施控制多餘的開支,裁撤冗員。他還鼓勵屯田和耕種,重視農耕,在他的治理下,農業和商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自建文帝之後,夏原吉還輔佐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皇帝,進行了遷都、編修《永樂大典》、修建皇陵、鄭和下西洋等大事,而這些大事件、大工程的完成都離不開夏原吉的經濟改革政策所帶來的充盈的國庫錢款的支持。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堅持要北征。但國庫再充盈也經不起一再地消耗,此前的數次征戰已經損耗了大量錢財,再度征戰只會加重百姓的負擔,白白損耗國力。夏原吉力勸朱棣為百姓考慮放棄出兵,卻惹怒了朱棣,獲罪下獄

此後,朱棣更下令抄了夏原吉的家。令人感嘆的是,抄家過程中抄出的東西除了皇帝賞賜給夏原吉的東西,就只有一些布衣和罈罈罐罐。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理財能臣夏原吉,以才能和智慧充盈了國家的財政,自己的家卻寒酸至此,真正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連朱棣也為之動容。

兩大盛世的推手

朱棣於北征途中病逝,在獄中關押了3年的夏原吉被明仁宗朱高熾釋放並恢復原職。朱高熾接受了夏原吉撫濟百姓、減輕稅賦、減少大的財政消耗行為等建議,雖然在位時間較短,但所為皆是愛民惜民的仁君之行。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此後,夏原吉又輔佐了明宣宗朱瞻基,依然秉持以百姓為重,愛惜民力的信念。朱瞻基也受夏原吉影響,始終能夠體恤百姓疾苦,以百姓為念,在位期間勤政愛民。

宣德五年(1430年),夏原吉病逝。朱瞻基感念其功績,不僅追封了夏原吉而且下令優待其後人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給夏原吉25年,他還明朝兩大盛世 - 天天要聞

自夏原吉向朱棣請求再給他3天時間起到他去世,夏原吉的人生又走過了25年。這25年,他兢兢業業,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朱棣到朱瞻基,從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夏原吉未曾辜負這25年,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愛惜百姓的初心成就了這兩大盛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