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

2022年07月14日09:19:02 歷史 1972

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提到過朝鮮景宗,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正是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接下來我將給大家詳細的介紹她的一生。

朝鮮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 - 天天要聞

魚氏出身名門,她的伯父魚有鳳是朝鮮王朝英祖時期的巨儒,而她的父親魚有龜後來也官至咸原府院君。說起魚氏母親的家世,那更是了不得,她的母親出身全州李氏,我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全州李氏。全州李氏是朝鮮半島上的一個著名世族,也是李氏朝鮮王族的一個分支,魚氏的母親是朝鮮中宗的第六世孫。所以魚氏從小便是在全家人的寵愛下長大的,衣食無憂。魚氏漸漸地長大成人,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奉命與王世子李昀成婚。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魚氏並不是李昀的第一任妻子,李昀的第一任王妃姓沈,是朝臣沈浩之女,但後來卻因病逝世了。在沈氏去世的同年,魚氏便嫁給了世子李昀。成婚之後,魚氏便獲封王世子嬪。在魚氏嫁給李昀的第三年,朝鮮肅宗便因病逝世了。王世子李昀登基,即朝鮮景宗,魚氏也順勢當上了王妃。

朝鮮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 - 天天要聞

因為朝鮮景宗體質孱弱,所以他一直沒有孩子。據說宣懿王后曾經想從宗室旁支中挑選一個年幼且品行端正的孩子過繼給自己,但是不知為什麼這件事一直沒有辦成。由於朝鮮景宗在年少之時受到過沉重打擊(朝鮮景宗自幼便在朋黨之爭的漩渦中長大,他好不容易長到了成年,他的生母張禧嬪還因使用巫蠱之術被肅宗所殺),所以他不僅體質孱弱,而且行為舉止異於常人。根據景宗朝的實錄與記載來看,景宗根本不能獨自處理政務,就連參加大臣議事,基本上也只能回答「唯」,「允」或「依」。所以在景宗元年,大臣們便紛紛上疏請求景宗立儲。在群臣上疏的當晚,老論派的大臣們便決定當面向景宗和仁元王后請求立儲,而老論派屬意的人選正是朝鮮景宗的弟弟,延礽君李昑,也就是以後的朝鮮英祖。然而大臣們在殿外等了一個通宵也沒有任何消息,直到第二天黎明時分,殿外的大臣派人去催,景宗才同意見面,並向這些大臣出示了立延礽君李昑為世子的旨意。

朝鮮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 - 天天要聞

據說這件事之所以拖了一個晚上,是因為宣懿王后從中作梗。宣懿王后不希望立延礽君李昑為世子,便將寫好的懿旨藏了起來,不讓景宗宣讀旨意。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當天晚上,宣懿王后在看見懿旨之後十分生氣,將其撕毀,但是景宗對此不聞不問,反而去睡覺。直到第二天此事驚動了仁元王后(雖然仁元王后出身少論派,但是她卻支持老論派的觀點,即同意立延礽君李昑為王世子),由仁元王后親自出面,此事才得以妥善處理。其實宣懿王后的家族也屬於老論派,但是老論派卻從來不與魚家共事,再加上這次立儲之事在事先也沒有與魚有龜商量,因此魚有龜對此十分不滿。在立延礽君李昑為世子的次年,老論派與少論派之間的衝突突然激化,最後竟化做了牢獄之災。在這次政變中,大批老論派被害入獄。但是魚家卻袖手旁觀,甚至被人懷疑與少論派勾結,不過魚家並不是事事無為,這次政變中魚家在暗中保護了延礽君李昑。

朝鮮景宗的王妃—宣懿王后魚氏 - 天天要聞

在景宗四年,朝鮮景宗因病逝世,世子延礽君李昑登基,即朝鮮英祖。朝鮮英祖登基之後,尊魚氏為敬純王大妃。據說敬純王大妃十分思念景宗,在景宗去世後,她再也不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而且每逢朝鮮景宗去世的八月,敬純王大妃從初一就開始不食常用的膳食。在朝鮮英祖六年,大妃突然染了重疾,並且已經到了說胡話的地步,在第二天敬純王大妃便去世了,年僅二十六歲,與朝鮮景宗合葬於懿陵。

由於我沒有找到宣懿王后魚氏的劇照,所以文中使用的配圖是韓國古裝電視劇《戀慕》中的世子嬪的劇照。在劇中,這個世子嬪自小被父兄照顧的很好,是一個笨蛋美人。

創作不易,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就請大家點點贊,點點關注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