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斯失算了?跟着美國走沒有「特殊優待」,反收到加稅通知函

2025年07月11日14:10:25 歷史 9746

據光明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9日,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菲加征20%關稅。

其這一決定將美國原計劃對菲律賓商品徵收的17%關稅又提升了3%。

菲律賓這個曾自認是美國「特殊盟友」的國家,這下徹底懵了:原以為能靠「聽話」換來貿易優待,怎麼反而被加稅了?

馬科斯失算了?跟着美國走沒有「特殊優待」,反收到加稅通知函 - 天天要聞

17%跳漲至20%,菲律賓的「特殊優待」成空

這個決定對菲律賓來說猶如晴天霹靂。要知道,就在不久前,菲律賓輿論還在暗自慶幸:在東南亞國家中,除了新加坡,菲律賓拿到了美國最低的關稅待遇。可特朗普政府一句話就撕了「溫情面紗」,不僅將稅率直接提高3個百分點,還放話「20%稅率還不足以彌補美菲貿易失衡」,甚至威脅對轉運貨物加征更高關稅。菲律賓經濟事務部長弗雷德里克·吳雖急着派團赴美談判,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波「加稅風暴」怕是難逆轉。

小馬科斯政府:對美「鞍前馬後」換不來貿易溫情

近年來,小馬科斯政府對美國可謂「有求必應」:在南海問題上充當「急先鋒」,一口氣給美軍新增4個軍事基地,讓美軍在菲軍事據點增至9處,就為在「印太戰略」里刷存在感。

此前拜登政府的「呂宋經濟走廊計劃」確實讓菲律賓嘗到甜頭。可特朗普上台後,規則變了:軍事同盟是軍事同盟,貿易賬得單獨算。

美越協議對比:特朗普的「商人算術」露骨

更扎心的是「對比傷害」。上周美國剛和越南達成協議,將對越關稅從46%降至20%。但看看貿易數據:去年美國對菲律賓逆差49億美元,對越南逆差卻高達1235億美元。

按說美國對菲律賓貿易逆差更小,菲律賓該「更受優待」才對,可特朗普的邏輯簡單直接:「管你是誰,賺錢第一」。菲律賓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電子產品組裝、紡織服裝等中低端產品,替代性強,美國對菲加稅後訂單很可能流向那些對美國「更聽話」的國家。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轉頭稱讚中國「貿易公平」

這邊菲律賓還在為加稅焦頭爛額,那邊特朗普卻公開誇中國「貿易公平」,稱「與中國關係良好」。這讓馬尼拉心裏更不是滋味,自己費勁巴力當「馬前卒」,反被敲竹杠;中國保持戰略定力,反而被高看。美國朝令夕改的做法,不僅傷了其盟友的信任,更會削弱其在東南亞與中國競爭的底氣。

現在菲律賓徹底卡在了「十字路口」:繼續跟着美國混,20%的關稅會讓其235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額損失慘重;想轉向,又捨不得其之前在軍事、政治上的投入。

菲律賓雖計劃推進貿易協議多元化,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更關鍵的是,這場風波撕開了菲律賓「美國盟友」的假象,在特朗普的「商人思維」里,忠誠換不來優惠,真金白銀才是硬通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