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2022年07月08日03:09:31 歷史 1230

今天是7月7日,系「七七事變」85周年紀念日。

銘記歷史,警鐘長鳴。本文要帶大家回顧的,就是一段有關抗戰的膠東歷史,即「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的過程。

看到「抗戰」和「縣城」這兩個字眼,不少朋友可能都會聯想到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率部攻打平安縣城的經典橋段。按照劇中的描述,由於事出緊急,李雲龍部對平安縣城採取的是「強攻」戰術,為此共集結萬餘兵力,最終用「意大利炮」炸開城門,取得勝利。

類似的場面,在真實的抗戰中應該不乏原型。但1944年棲霞縣城的光復,體現的卻是另外一種作戰思路,那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對此,《棲霞縣誌•大事記》記載道:「1944年12月14日,駐棲霞城之日偽軍迫於抗日軍民攻勢棄城出逃,至此,棲霞全境解放。」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念,可以用較小代價取得較大戰果(直白說就是己方損失低),自古就被兵家所推崇,《孫子兵法》就說:「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當然了,推崇歸推崇,要想在實戰中達到此效果,也並非易事。而棲霞縣城之所以能以此方式光復,與膠東軍民前期堅持開展的積極鬥爭有着分不開的關係。此前數年,我膠東根據地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次第拔除日偽設在棲霞鄉村地區的據點,縣城逐漸淪為「一葉孤舟」,最終才迫使敵人不戰而逃。接下來,我們就以史志資料為依據,簡要敘述其中的大概經過。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1、棲霞縣城兩度淪陷

在抗戰時期,棲霞縣城曾兩度淪陷。其中,第一次時間很短,第二次時間較長。

據《棲霞縣誌》記載,日寇鐵蹄初次踏入棲霞,是在1938年2月2日。當時,敵軍第五旅團3000多人由青島北侵煙台,中途過境棲霞,並未在縣城停留。

次年5月12日,在日寇空軍的配合下,偽軍劉桂棠部進犯棲霞,縣城首次淪陷。不過,當月17日,八路軍五支隊就聯合蔡晉康部(曾任國民黨第四十四支隊司令)等,擊敗劉桂棠部,收復棲霞城。

由於棲霞地處半島之腹,且在煙青公路沿線(舊線路從煙台經福山、棲霞到萊陽,上世紀後期才改為從煙台經桃村到萊陽),具有較高的戰略地位。因此,1939年12月6日,日偽軍500餘人再次進犯棲霞,蔡晉康部棄城出逃,棲霞城再次淪陷。

此次淪陷,從1939年12月一直到1944年12月,前後約五年的時間。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藍色區域為棲霞縣城及部分據點所在地,紅色區域為艾崮山和牙山根據地的大體位置示意)

2、敵軍在棲霞的兵力部署

為控制煙青公路交通線,1939年12月再次佔領棲霞後,日偽除盤踞縣城之外,還修建了多個據點(如楊礎、松山、寨里、臧家莊蛇窩泊等)。這些據點,一方面充當敵人盤剝地方的觸角,另一方面亦可視為縣城防禦的前哨。

根據《棲霞縣誌》的記載,縣城連同據點在內,日偽在棲霞縣部署的常備兵力約為1100人。

其中,日軍約為百人,來自獨立第五混成旅團步兵第十九大隊第四中隊,集中駐紮於城內(期間曾派出3個班分守寨里、楊礎和觀里三個據點)。另有偽軍近千人,番號為偽棲霞縣警備(保安)大隊,主要負責駐守煙青路棲霞段的18處據點。

以上兵力部署隨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總體並無太大變化(掃蕩等特殊時期除外)。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牙山風光)

3、棲霞縣城光復的契機

1942年反掃蕩過後,膠東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基本度過,戰局天平開始向我方傾斜。尤其是在棲霞戰場上,這一態勢更為明顯。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艾山英姿)

觀看歷史地圖不難發現,膠東有兩塊大的根據地都位於棲霞周邊——艾崮山根據地與牙山根據地一南一北,將敵軍壓縮在縣城及煙青公路沿線的帶狀區域內。就局部實力對比而言,我方已具備反攻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自1943年開始,膠東根據地便先後對棲霞城外的據點展開攻勢,打響了解放縣城的前哨戰。

4、兵臨城下

在前哨戰的過程中,松山、蛇窩泊、臧家莊三個據點的拔除過程比較典型。

根據《棲霞市革命老區發展史》和《棲霞縣誌》記載,1943年5月,棲東獨立營奉命拔除松山據點,在戰鬥中,爆破手欒鳳海將炸藥從炮樓射擊口塞入,炸毀敵軍工事,成功完成任務。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同樣是在當年5月,八路軍十三團在棲霞縣大隊的配合下,向蛇窩泊據點發動進攻。最終我方在僅有兩人負傷的情況下,便將敵人所吹噓的「魯東第一大碉堡」拿下,沉重打擊了日偽的氣焰。

1944年棲霞縣城光復過程簡述:農村包圍城市,不戰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聞

到了1944年8月,拔除臧家莊據點成為北海警衛營和棲東縣獨立營的任務。由於該據點工事堅固、火力較強,我軍決定智取。通過外圍軍事壓力和內部瓦解工作(棲東縣敵工部幹部於光華以臧家莊小學校長的身份打入敵人內部),我軍最終順利實現目標。

當年9月,棲霞軍民又對剩餘據點開展秋季攻勢,至17日,除縣城外,棲霞境內日偽軍據點全被拔除。

11月,我軍在棲霞城郊的南七里庄發動伏擊,活捉偽縣長。至12月,已對縣城形成圍攻之勢。

內乏糧草、外無援軍,盤踞城內的700餘名日偽軍頓時陷入惶恐,最終在12月14日凌晨選擇棄城西逃。棲霞縣城在沒有經過攻堅的情況下,實現了光復(膠東根據地的《大眾報》為此發表《光復棲霞城》的社論)。

5、小結

從上述過程來看,棲霞縣城光復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並非完全不戰,而是通過前期一系列較小規模的積極戰鬥,逐漸在戰局上積累出壓倒性的優勢,消磨敵人作戰信心,從而達到避免城市攻堅的效果。

這一戰果的取得,既離不開正確的戰略、戰術決策,也離不開膠東軍民的緊密配合、英勇奮鬥。總而言之,棲霞縣城的光復,堪稱膠東抗戰歷史上的一段經典篇章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