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單位「米」的得名由來?

2022年07月04日23:42:25 歷史 1815

,公制長度單位,以前也叫公尺,等於市制三尺,也就是100厘米。

米的由來並不是和稻穀、大米有什麼關係,實際是個音譯詞,舊稱是叫米突,後來簡化成米。長度單位的米來源於法國,英文是meter,法文是mètre,米突由之音譯而來。

米制,即國際公制,舊名米突制。為法國於十八世紀末所首創。1875年,法、德、美、俄等十七國在巴黎簽訂米突公約,公認米製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制度。我國國務院於1959年6月公布,確定米製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單位。米制的幾個主要單位規定如下:【1】長度主單位為米,代號m,為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內的鉑銥合金製成的標準米尺在0°C時兩端標線間的距離,約等於通過巴黎的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2】質量主單位為千克(公斤),代號kg。【3】容量主單位為升,代號l,為一千克純水在標準大氣壓下密度最大(4°C)時的體積。(見《漢語大詞典》)

長度單位「米」的得名由來? - 天天要聞

長度單位「米」的得名由來?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
痛打「落水狗」:揭穿買辦文人胡錫進的花言巧語 - 天天要聞

痛打「落水狗」:揭穿買辦文人胡錫進的花言巧語

6月22日,胡西晉在網上發文稱,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與稀釋體制下的資本家有着本質不同。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從根本上說也都是勞動者,普通人的利益與民營企業家的利益在根本上是雙向的,而絕非對立的。然而胡西晉的這一言論值得引起警惕和深思。胡西晉究竟是什麼
民國時期,重工業真的比晚清還落後?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重工業真的比晚清還落後?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不少人認為,晚清時期還處於統一狀態,工業經濟發展較強,而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政府派系林立,沒有大搞工業經濟建設的決心。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單從重工業的體系建設,民國時期就遠勝於晚清,重工業的經濟建設產值,也非晚清能夠比擬。江南製造總
陝西洛川:「飛天」蘋果背後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陝西洛川:「飛天」蘋果背後的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思 記者 宋莉)蘋果樹上為什麼套着一個個紙袋子?拆開一個紙袋子,裏面是直徑約3厘米的青色小果子。再過幾個月,這些小果子就將長成紅彤彤的「飛天」蘋果——洛川蘋果。6月23日,洛川縣槐柏鎮度古村窪里組「飛天」蘋果基地里青色小蘋果。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思/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