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2022年07月02日01:30:33 歷史 1828

做人,自律、有道德、講原則,這都是好的。

但是別讓自己成「仙兒」,得接地氣。否則,你會被周圍的人敬而遠之,你的老闆哪怕再認可你的人品,也「不敢」委以重任。

這是為什麼呢?


戰國時期蘇秦燕國國相,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一次,他和燕王聊天,談論天下賢人。

蘇秦問燕王:「在您的心裏,哪些人才算賢人——能成為您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呢?」

燕王想了想,提了三個人:大孝子曾參;大義人伯夷;重信守諾的尾生。

說完後,他笑着問蘇秦:「卿家認為,這幾個人如何?」

蘇秦搖頭道:「這幾個人,他們的事迹雖然驚天泣鬼,但他們卻不適合入仕為官。」

燕王不解地道:「這是為何呢?」


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 天天要聞


蘇秦為燕王一一點評這三人。


曾參,是位大孝子。

他每天心心念念的唯一事情,就是父母的健康——其他事情,他都不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怎麼能專心操勞國事呢?


他萬事唯父母之命是從,只信奉一個道理——天下無不事之父母。哪怕你是國君,說的話如果和他父母抵觸,即便您說的是對的,曾參也按父母說的做。到時候您怎麼辦?


他奉行「父母在,不遠行」,他連一晚上離家在外都做不到——必須陪伴父母。如果國君派他出使他國,或者夜宴應酬(夜不歸宿),曾參是絕對不會幹的。


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 天天要聞


伯夷,大義之人。

這個人有嚴重的道德潔癖


他的父親臨死前把君位傳給弟弟叔齊,叔齊在父親死後想把君位讓給哥哥伯夷。伯夷認為,不遵父命是一種很大的恥辱,所以離家出走。

——正常人,應該先推辭,然後不管自己做國君還是輔助弟弟,兄弟倆齊心協力治理好國家,這才是正途。而他,選擇一走了之——這麼沒有責任心,如果作為臣子,能受委屈嗎,能忍辱負重嗎?


伯夷認為:周武王不為文王守孝,忙着打仗,是為大不孝;武王以臣子身份討伐殷商天子,是不忠——哪怕紂王無道,也不該以下犯上。因此,很鄙視周武王,發誓不做周朝臣子——哪怕武王封他做諸侯,他也不做。

——認死理,愚忠,這樣的人,怎麼在當今諸侯爭霸之中左右逢源,靈活應變呢?


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 天天要聞

更過分的是,周朝已經取代了商朝之後,他堅持做商朝遺老遺少——他拒絕吃周朝土地上生產的糧食,而把自己活活餓死。

——這已經不是認死理的問題了,也不是道德潔癖,這是道德癌晚期。這樣「一塵不染」的人,又如何面對俗務呢?入仕為官,每天都是柴米油鹽的事情。


尾生,重信守諾。

他和一個女子,計劃和人約在黃昏後。

結果,天降大雨,道路被毀,女子無法按時趕到約定地點和他相聚。

而他就一直等着不走,哪怕大水淹沒了他的膝蓋、腰間,還不走。——最終被水淹沒了頭,活活淹死了。

——這算美談嗎?更像笑話吧。你死了,戀人只會傷心難過;你活着,下次再約,解釋清楚就好了。讓這樣的人參與治國,只能是墨守成規,沒有任何機動性。


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 天天要聞


聽完蘇秦的點評,燕王點頭稱是。

此後,燕王用人,更加務實,不再追求那些名聲高潔的隱士,而是注重德才兼備的入世之人。


【簡評】

過猶不及,做個道德高尚的人是應該的,但是追求高潔的同時,不要矯枉過正。

人吃五穀雜糧,面對世間百態。要能隨時放下身段,隨時「融入」到人群中。

「鶴立雞群」只限於能力的卓爾不凡,而不是道德層面的獨樹一幟。

當然,「融入」他人,不是指隨波逐流,而是做個「潤物無聲」的好人。

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仙兒」 - 天天要聞

伴讀中國史 第一卷 史記 列傳篇
149:老闆喜歡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歡「聖人」
內容涉及原著卷目:《蘇秦列傳第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聞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橫跨了東漢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輝煌和進步的一面。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眾所周知,古城安慶作為長江中下游的沿岸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會」之美譽,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作為我國唯一由國務院單獨特批通過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境內至今保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古建築。今天打卡的安慶英王府,就是安慶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 天天要聞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一張照片,一段個人物,一段故事。挖掘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展現老照片的魅力,讓塵封在時間塵土裡的老照片重新煥發光彩。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今天這組老照片選自《亞東印畫輯》是一位日本攝影師拍的,拍攝時間大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真實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1644年,整個大明王朝被覆滅的陰霾籠罩着,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以一股不可阻擋的勢頭沖入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這位曾誓言守護大明江山的重臣,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最終打開了正陽門,為農民軍打開了通往皇宮的通道。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 天天要聞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多發態勢,切實提升群眾防騙意識,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清遠英德市稅務局圍繞落實「四有」(重點載體有嵌入、重點手法有科普、重點人群有宣貫、重點區域有警醒)舉措,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創新宣傳思路,拓寬宣傳渠道,廣泛發動群眾全面推進反詐宣傳百日行動。多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