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也「撞題」?97萬網友聽阿來講和岑參同時代的「同題作文」

2024年05月18日22:31:42 歷史 4352

活動海報

封面新聞記者 王一理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唐玄宗天寶十一年秋,岑參相邀高適、薛據、杜甫等同僚詩友,出城郊遊,來到慈恩寺,見寶塔巍峨俊逸,觸景生情,寫下《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塔》,高適寫下《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同題詩歌在唐代文人之間的交際中起到怎樣的作用?這背後又是怎樣一幅時代畫卷?

古代詩人也「撞題」?97萬網友聽阿來講和岑參同時代的「同題作文」 - 天天要聞

講座現場

5月18日下午3點,由川觀新聞、封面新聞、上行文化主辦的阿來系列講座——「唐宋詩中的巴蜀與成都」第六講,在阿來書房舉行。在這一講中,阿來通過安史之亂前和安史之亂後兩個時段,岑參寫下的,高適、杜甫、王維等寫下的七首詩歌,來展現岑參「和同時代的詩人交遊」的唱和。

在上一講中,阿來以《登嘉州凌雲寺作》《江上阻風雨》《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並序》《詠郡齋壁畫片雲》《峨眉東腳臨江聽猿懷二室舊廬》《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數首詩作為例,解讀了岑參在嘉州的經歷與見聞,唐代成都車水馬龍的繁榮的城市面貌都在岑參的筆下完美呈現。

古代詩人也「撞題」?97萬網友聽阿來講和岑參同時代的「同題作文」 - 天天要聞

阿來

「我們覺得要完整描述岑參,必須把這個面稍微拓寬一點,了解一個時代,更深入更全面了解一個詩人的成就。」阿來說,因為岑參不僅是知名的邊塞詩人,也是盛唐具有代表性的詩人,要全面了解岑參的蜀道詩、成都詩和嘉州詩,才能讓這個人物更豐富和更完整。

在現場觀眾提問環節,當被問到為何唐宋詩人能一直堅持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瑣事?他們是否就如同今天的年輕人發朋友圈一樣?阿來直言:「當然,要發朋友圈!寫了詩就要給別人看,要請人喝酒,大家一起寫,一起比賽。」阿來認為,過去古人都是從身邊事來寫詩,今天的詩失去讀者有它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問題就是不從身邊寫起。

講座結束後,現場觀眾意猶未盡,紛紛排隊請阿來老師簽書。說起今天聆聽講座的感受,四川師範大學熊老師坦言,這是她第一次現場聽阿來先生的講座,收穫頗多,「周末抽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聽這麼有意義的講座,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

古代詩人也「撞題」?97萬網友聽阿來講和岑參同時代的「同題作文」 - 天天要聞

現場觀眾所贈的畫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來自杭州的汪女士在講座結束後,為阿來送上了一幅畫。她告訴記者:「我是專門從杭州過來聽阿來老師的講座的,這幅畫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就讓我想到了阿來老師,所以我要送給他。」汪女士稱,以後要是還有機會,她也會再從杭州來成都聽阿來先生的講座。

當天封面新聞直播之後,吸引網友在線圍觀。截至記者發稿前,5月18日,《和同時代的詩人交遊!阿來開啟「岑參蜀中詩」第6講》直播,封面新聞客戶端、封面新聞微博、封面新聞視頻微博、手機百度共計97.3萬人觀看。

據悉,阿來在講座現場透露,在下一講,他將向大家講述岑參生前在成都所作的最後幾首詩。

(李惠軍供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