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2024年05月21日01:01:42 歷史 2276

4月以來,杭州多位區委書記「出遠門」,赴北京、安徽、福建等地考察學習,更遠的甚至去了德國、意大利。

177175

杭州的區委書記紛紛「出遠門」,去幹嘛了?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在「出遠門」的同時,也在「家門口」互相學習。

自2023年11月以來,杭州多個區委書記帶隊赴兄弟區、縣(市)考察學習、互相取經。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拱墅向桐廬學什麼?

建設江南古村落群

4月29日上午,拱墅區委書記李志龍率拱墅區黨政代表團赴桐廬縣考察調研,來到了富春江畔的深澳村。

桐廬素有「中國最美縣城」之稱,應家溪沿線的深澳村、荻浦村、徐畈村、青源村5個村落,有着體量龐大的明清古建築群,也是北宋大哲學家、理學鼻祖周敦頤的後裔族居地。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2022年,桐廬古村開啟「跨界合作」運營模式,應家溪沿線5個村組團運營「未來鄉村」,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江南古村落群,成為發展鄉村旅遊、民宿經濟的示範地。

此次桐廬一行,拱墅要學習的,正是桐廬在江南古村落群建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將其運用到大運河沿岸歷史街區古建築保護、老街區活化中去。

2024年,拱墅準備把4a級運河景區這塊招牌擦得「更亮」,計劃建設大運河文旅生態廊道,推出大運河南端水上黃金旅遊線。運河景區沿線長,景點相對分散,推動各景點之間一體化是一項重點工作。拱墅計劃開通環大運河周末雙層公交巴士,推動橋西直街、小河直街、大兜路、祥符橋老街等運河街區一體化發展。

桐廬向富陽、臨安學什麼?

園區建設、產業招引的好經驗

3月,原拱墅區區長馮晶調任桐廬縣委書記。4月,他便帶桐廬縣黨政代表團出門考察學習:4月9日,前往淳安縣、建德市;4月19日,前往富陽區、臨安區。

「新官上任」,跳出桐廬看桐廬,向兄弟城區學習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的好做法,找到適合桐廬發展的新路子。

2024年,桐廬縣要深入實施「強產興縣」戰略,加快增長動力、發展模式轉變,推動縣域經濟向都市型經濟轉型。轉型之路上,桐廬縣制定了「向高進軍興產業」的任務,並定下「力爭視覺智能產值突破150億元、新能源產值突破100億元」的目標。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位於富春灣新城的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是富陽區和中科院上海光研所合作打造的科技平台載體,聚焦光電領域的研發與應用,打造了一條「產業技術孵化+創投+產業園」相互支撐、聯動發展的生態鏈條。目前,杭州光研所已經孵化出了一批科技企業,企業總估值已超150億元。

15年來,臨安區的青山湖科技城從「一張白紙」蛻變成一座科創新城,以百億級企業杭叉、萬馬、福士特的匯聚引領,吸引了教育、醫療、商業綜合體等優質配套落地。桐廬縣黨政代表團來到萬馬集團與青山湖科技城規劃展覽館,正是為了了解百億級企業的創新突破之路,學習科創新城建設的發展經驗。

2024年,桐廬縣正謀劃打造開發區科創園、青山磁性材料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半導體產業園等4個產業園,此次富陽區和臨安區一行,正是為了學習兩地在園區建設、產業招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濱江向臨安學什麼?

騰拓產業空間

2月29日,濱江區委書記章登峰率考察團赴臨安區專題考察學習產業空間騰拓工作。

濱江區是浙江省面積最小的縣級行政區,僅為72平方公里。不過,這個「小個頭」,卻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全省2.8%的gdp總量。

這幾年,濱江區一直在「空間」上想新招。為破解土地要素制約,濱江區在全省首創「工業綜合體」發展模式,推行「供地供樓」雙軌並行的產業空間保障模式,精準匹配產業用地資源與企業空間需求,推動「有限空間無限發展」。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考察團先後前往青山湖科技城工創園—杭州廊灣科創中心、天目醫藥港化工集聚區、錦南新城玲瓏工業園區——「騰籠換鳥有機更新」區塊,詳細了解產業園區空間騰拓及項目建設、工業用地存量盤活等情況,相互交流經驗做法。

目前,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13萬人口、36家科研院所,到203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會突破1800億元,形成「一個千億級、若干百億級」產業集群。

臨安區,「九山半水半分田」,為了給產業發展騰空間,臨安區制定了「工業做地一萬畝」的三年行動計劃,並提出了「工業用地+」的混合用地模式,將園區建成未來產業社區。

錦南新城玲瓏工業園區——「騰籠換鳥有機更新」區塊,是僅次於青山湖科技城的臨安「工業副城」,聚集了上千家企業。2023年,該區塊完成了低效企業騰挪並重新出讓,未來將建成集工業、商業、辦公於一體的現代都市產業社區。

此次臨安區一行,濱江區向這位盤活工業用地的尖子生學到了什麼?

章登峰說,臨安區產業空間騰拓的規劃理念、功能劃分、工業上樓、園區運營等方面經驗,為高新區(濱江)打開了思路、拓寬了視野,受益匪淺、收穫良多。

做好產業空間騰拓,盤活存量工業用地,是高新區(濱江)有效破解土地要素制約的關鍵之招。下一步,相關部門要主動用好此次學習經驗,進一步放大格局、深挖潛能,加速工業用地「騰籠換鳥」,推進老舊園區「工改工」連片改造,完善低效用地二次開發機制,大力實施供地供樓並舉、工業商業並推,加快工業綜合體建設,深化「工業上樓」工作,不斷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築牢高新區(濱江)發展底板。

臨平向錢塘學什麼?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名片」

生物醫藥產業,是臨平區長期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臨平區已建成全省唯一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集聚從生物工程、藥品製造到醫療服務的全產業鏈企業近500家,全區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規模達250億元。眼下,臨平區正在打造「八百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建設生物醫藥「一平方公里」核心園區。

為什麼向錢塘區取經?

生物醫藥產業,是錢塘區的主導產業之一,產值占杭州「半壁江山」。

2023年12月13日,臨平區委書記陳如根帶隊赴錢塘區學習考察。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在錢塘區,陳如根一行實地考察了杭州醫藥港小鎮客廳、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了解錢塘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科創平台建設、人才招引工作等情況。

杭州醫藥港是浙江省唯一集「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省級特色小鎮、全省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核心區於一體的產業功能區,已經集聚默沙東等生物醫藥企業超過1700家,全球葯企十強,就有7家落戶在這裡。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臨平區黨政代表團表示,此次錢塘區一行,充分感受到了錢塘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和區域發展活力所在,為臨平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供了借鑒。雙方希望在產業、技術、人才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促進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富陽向錢塘學什麼?

打造產業平台

2023年12月13日,富陽區委書記吳玉鳳率領富陽區黨政代表團赴蕭山區、錢塘區考察學習。

在蕭山區,富陽區黨政代表團考察了先臨三維科技、新華三集團、杭州士蘭集昕微電子、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字化能力中心。

在錢塘區,富陽區黨政代表團考察了江海之城、杭州醫藥港、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錢塘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此次蕭山區和錢塘區一行,富陽區帶着3個目的:

第一,借鑒企業創新發展的成功經驗,以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引培育「鏈主型」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助力富陽區集成電路、新能源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等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學習兄弟城區規劃先行、創新引領、服務支撐、共建共享和特色塑造上的好方法,助力打造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杭州富春灣新城兩大產業平台。

第三,為迭代升級企業綜合服務,營造省心便捷的政務服務和富有活力的發展環境找思路,助推富陽區更多企業爬坡過坎,為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增值賦能。

高能級產業平台建設,是打造產業集群的關鍵抓手。

錢塘區以「灣區創智新門戶、杭東城市新中心、錢塘品質公園城」為願景,規划了總面積約24.5萬平方公里的「江海之城」;錢塘區聚焦生物醫藥賽道,不僅成為了杭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更打造了全省唯一集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

一個個高能級平台背後,是錢塘區壯大萬畝千億產業的雄心。當前,富陽區正着手將富春灣新城升級成濱富合作區2.0版,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打造「浙江光谷·富春芯城」品牌,錢塘區的產業平台建設經驗,正值得富陽區借鑒。

淳安向餘杭學什麼?

做好深度融合旅遊項目

2023年11月27日至28日,淳安縣委書記楊建根率淳安縣黨政代表團赴餘杭區學習考察,去了一趟徑山村。

天目山脈東北峰的徑山村裡,藏着一座徑山寺,宋代時被譽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因為禪寺的關係,徑山茶也聞名遐邇。淳安縣也有兩張「金名片」——千島湖和下姜村,前者帶動了淳安旅遊經濟發展,後者則用「農旅融合」讓村民富起來,成了享譽世界的「美麗鄉村」。

近年來,徑山村着力發展集「種茶、制茶、賣茶、茶旅遊」於一體的大產業,用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春天的徑山村,茶香陣陣。村民採茶葉、獻茶藝、開茶館、辦民宿,發展農家樂、茶葉深加工,形成了一個以茶興業、以文進村、茶游娛樂融為一體的農耕文旅產業鏈。

在徑山村,淳安縣黨政代表團一路看、一路學,認為徑山村在基層黨建、環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值得淳安借鑒學習。

今年,淳安要升級全域旅遊,不僅要攜手中旅集團對千島湖景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重塑,打造「千島湖的一千零一夜」,還計劃投入18億元推出文旅、體旅、農旅、工旅深度融合旅遊項目。

上城向錢塘學什麼?

如何吸引企業落地

2023年11月,上城區委書記章燕帶隊前往錢塘區、濱江區、西湖區、拱墅區參觀學習。

在錢塘區,章燕一行來到錢塘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綜合服務中心),了解中心運行和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情況,學習優化營商環境、招大引強的好機制好做法。

錢塘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樓的企業綜合服務中心,不僅聚合了多個政府部門服務,還集成了銀行、律所、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等市場側、社會側服務,將分散的企業服務內容「系統打包」,在這裡,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中心將所有涉企服務事項劃分為人才、科創、金融、法治、開放等8個功能板塊,按照「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聯辦、限時辦結反饋」的要求,實現多種訴求一站辦理。

杭州的區委書記們,為什麼最近又在忙着「串親戚」? - 天天要聞

今年,上城區將持續打造19公里黃金岸線總部經濟帶,錨定億元樓宇破百幢、打造第二條「百億大道」目標,啟動總部經濟「雙百工程」 ,確保每年新增科創類企業總部 10 家以上。

如何吸引企業落地上城區?

章燕表示,錢塘區的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成效顯著,中心從企業需求出發,持續優化政務服務,重點推出人才服務等八大增值服務功能板塊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鑒學習。

上城、富陽、臨平

為什麼都去了錢塘?

縱觀過去半年來,杭州13個兄弟互相「串門」的足跡,發現錢塘區是「人氣王」,上城區、富陽區、臨平區考察學習的目的地里,都有錢塘區。

出門考察學習,其中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不僅創造就業機會,也促進產業升級,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前不久,杭州13個區、縣(市)發佈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榜單。在增速賽道,錢塘區以15.1%的成績強勢領跑,增速居全市第一。

今年初的一場招商引資大會,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環衛事業群中國總部項目、和順科技碳纖維項目、芯聚半導體項目、誰與醫療產業化項目等多個項目落地。3月,又有34個重大項目一同按下「啟動鍵」,總投資421.8億元。

如何打動企業來投資,成為了兄弟城區赴錢塘區考察學習的焦點。

錢塘區一行,富陽區和上城區都去了錢塘區政務服務中心,目的明確,學習如何從企業需求出發,服務人才。

「想打動企業來投資,就要提前考慮企業的顧慮,把解決方案提前準備好。」錢塘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三花智控未來產業中心項目落地前,錢塘區就成立了項目專班,主動了解項目需求,精選落地區塊,共組隊上門服務對接了20多次。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招引項目也是如此。

2023年,錢塘區新出讓用地開工平均用時僅為98.2天。

一個項目開工前,一般需要辦結16項審批事項,涉及發改、住建、規資等8個部門,每個部門都要「跑起來」,在9.5個小時內完成這場「聯審接力賽」。這就是錢塘區的「9.5小時法則」。

臨平區和富陽區考察團都去過的杭州醫藥港,在今年一季度簽下了億元以上項目7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工業總產值達到121.05億元。在杭州醫藥港,200多項涉企服務,最快下一層樓、最慢步行5分鐘,都可實現「一站式」辦理。因為「快」,杭州醫藥港才能平均每天引進一家生物醫藥企業。

多年來,杭州13個「兄弟」一直保持着你來我往的習慣。在互相「串門」中,學習對方的優點,找到新的合作方向。

區域競爭的邏輯從來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在「你追我趕」中,相互推進經濟跨越。

杭州13個區、縣(市),各有所長,「出遠門」,是為了走出去,把好項目引進來,在「家門口」互相學習,是為了「取長補短」。這也是區、縣(市)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爭得上游的「必經之路」:在謀劃支撐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的同時,下大氣力補齊短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聞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橫跨了東漢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輝煌和進步的一面。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重要歷史遺迹,因曾是英王陳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慶

眾所周知,古城安慶作為長江中下游的沿岸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會」之美譽,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作為我國唯一由國務院單獨特批通過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境內至今保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古建築。今天打卡的安慶英王府,就是安慶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 天天要聞

日本攝影師鏡頭裡30年代中國景象

一張照片,一段個人物,一段故事。挖掘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展現老照片的魅力,讓塵封在時間塵土裡的老照片重新煥發光彩。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今天這組老照片選自《亞東印畫輯》是一位日本攝影師拍的,拍攝時間大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真實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的結局到底有多慘?6種死亡說法,一個比一個慘

1644年,整個大明王朝被覆滅的陰霾籠罩着,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以一股不可阻擋的勢頭沖入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這位曾誓言守護大明江山的重臣,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最終打開了正陽門,為農民軍打開了通往皇宮的通道。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 天天要聞

英德稅務開展反詐百日宣傳攻堅行動

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多發態勢,切實提升群眾防騙意識,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清遠英德市稅務局圍繞落實「四有」(重點載體有嵌入、重點手法有科普、重點人群有宣貫、重點區域有警醒)舉措,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創新宣傳思路,拓寬宣傳渠道,廣泛發動群眾全面推進反詐宣傳百日行動。多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