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2022年07月01日13:33:25 歷史 1342

今天

我們迎來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25年前的今天

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那個瞬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在香港上空準時奏響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遊子」歸家,不再無依


為了這一刻

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努力


升旗手朱濤是衡水安平人

據他回憶

那是他人生中最漫長、最緊張的12秒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朱濤


為了一秒不差

朱濤和戰友苦練數月

他反覆練習升旗5000多次

從入場到上台階再到升國旗

每個動作都已成為「肌肉記憶」

國旗杆高8.28米

國旗上升的空間是5.68米

要8次拉動旗繩……

這組數字,他至今記得



朱濤陪朋友參加徵兵體檢

自己被「相中」,成為了一名儀仗兵


在姐姐們眼中

小時候的朱濤愛跑愛跳

很有運動員的天賦

1988年,十七歲的朱濤已經是

衡水市體校一位排球運動員了

那時他的夢想是能到國家隊去打球


那年中秋節,朱濤的一位同學想去當兵

朱濤一大早就陪着好朋友去參加徵兵體檢

朱濤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地看熱鬧

接兵幹部發現

這個在人群中晃來晃去的小夥子

不僅個子高、身材勻稱

而且動作靈活敏捷,長相英俊瀟洒

立即意識到這是塊當儀仗兵的好材料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朱濤年輕時的照片


說來也怪

連儀仗兵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的朱濤

竟然莫名其妙地點頭同意了
要選一個儀仗兵幾乎是千里挑一

朱濤的各種條件完全合格

接兵幹部似乎比朱濤還要高興


成為一名合格的儀仗兵並不容易


一個普通青年變成一名合格的儀仗兵

都必須經受脫胎換骨的考驗

剛訓練的時候

一天正步踢下來

不少身強力壯的小夥子

甚至會癱倒在地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第二天起床後

腳腫得穿不進皮鞋的經歷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訓練中的儀仗兵


為了使腰板筆直,身軀挺拔

儀仗兵睡覺從來不用枕頭

甚至訓練時為保持頭部正直

還要在衣領處別上鋼針

為了培養耐力

他們在三伏天也要腳穿皮鞋

在水泥地面上訓練


朱濤在第一年的訓練中曾踢爛過八雙皮鞋

「在夏天最熱時,訓練一會兒

汗水就會順着衣角往下滴

收操時皮鞋裡能倒出水來

當儀仗兵就意味着要掉皮掉肉」



經過嚴格選拔

朱濤成為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升旗手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

挑選執行任務的儀仗隊員和升旗手的工作

三軍儀仗隊展開

挑選條件非常嚴格:

身高一米八七以上

執行重大任務一百次以上等


當時,身高一米九二的朱濤遞交了申請書

是隊里唯一一個毛遂自薦當升旗手的

經過多次的選拔和競爭

五十名出類拔萃、精神抖擻的

儀仗隊員脫穎而出

朱濤是這五十名尖子隊員中的尖子

又經過幾十次嚴格選拔

朱濤最終被定為升旗手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英國國歌提前12秒結束

朱濤的汗馬上下來了


1997年6月30日夜間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燈火通明

舉世矚目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在這裡舉行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中英兩國首腦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合影。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升旗手朱濤站在一側

心中默數節拍

忽然,他意識到不對勁

英國皇家儀仗隊奏出的國歌節拍明顯快了

這個朱濤在綵排中已經爛熟於心的節奏

像被按了快進鍵

一步步向前趕

英國國歌提前12秒結束了

朱濤的汗馬上下來了

後來有人告訴他

他攥着繩子等待升旗的手一直在抖

那是朱濤人生中至今為止

最安靜、最緊張的12秒

除了心跳,沒有人發出聲音


秒針一步步逼近零點

中方指揮在等待指令

所有人都明白

五星紅旗必須並且也只能

在12秒後升起

此時,直播畫面已經從會場全景切至旗手

現場的嘉賓與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

都屏住了呼吸



「任務完成了」

他的口中都是鮮血……


上場之前,朱濤緊張到流鼻血

儀式開始前兩小時才止住

隊長幫忙用涼水給朱濤拍拍額頭

再拿了棉花塞進鼻孔

對他說,「流什麼都得上啊」

於是,朱濤鼻子塞着棉球

搬個椅子對着牆角一遍一遍地聽國歌

這個一米九二的大個子

為了國歌奏響的46秒

練了超過5000遍

然而此刻

他要等待那多出來的整整12秒

此時,在台上的朱濤

感覺到鼻中不斷有血流出

他只能一次次地把血吸進嘴裏

甚至不敢吞咽下去

「56、57、58、59!」

中方儀仗隊指揮手起棒落

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的音符奏響

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

香港經歷了最後的波折

終於正式回到祖國懷抱


朱濤蓄了12秒的力

也終於使上勁

他開始了自己磨練了

5000多遍的第一個動作

然後是第三個、第四個……

五星紅旗隨着國歌緩緩而上

國旗按原定計划上升到8.28米高的旗杆頂端

國歌最後一個音符同時結束

朱濤和兩名護旗手走下主席台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升起。新華社記者王新慶攝


「任務完成了」
在台上顯得泰然自若的朱濤

開口說第一句話時

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一張嘴,他滿口都是鮮血……



朱濤:升國旗是他一生的榮耀


2021年3月

陝西西交康橋教育集團聘請

香港和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升旗手朱濤

擔任西交康橋教育副總經理

目前

朱濤任職西交康橋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


2021年

朱濤參加河北衛視

我中國少年》第四季節目

在現場

他分享給石家莊正定中學的學子們:

升國旗是他一生的榮耀

當莊嚴的國歌響起

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

那種自發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朱濤指導正定中學國旗護衛隊成員


香港回歸25周年

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

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升起

讓我們共同祝願

香港明天會更好

25年前的那一刻,來自河北的升旗手承受住億萬目光!他至今還記得這組數字 - 天天要聞

來源:央視軍事、央廣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佈「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 天天要聞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6月8日,「與輝同行」官方抖音賬號發佈了「山西行先導片」。這部短片精心挑選了山西的代表性景點,展現了三晉大地的壯麗風光與厚重歷史。視頻中提及了西侯度遺址、壺口瀑布、鸛雀樓、飛虹塔等景點。隨着先導片的發佈,人們紛紛猜測,即將啟程的董宇輝山西行是否會踏足這些令人神往的地市與景點。是探索西侯度遺址的遠古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