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登位稱帝「別忘了感謝我,我可是拿我的命成就了你」

2022年06月30日11:06:16 歷史 1935

永樂二十三年(1425年),只當了10個月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熾駕崩。

太子朱瞻基即位。

朱瞻基登位稱帝「別忘了感謝我,我可是拿我的命成就了你」 - 天天要聞

要說朱瞻基能成為皇帝,應該感謝的人非解縉莫屬。

解縉作為明朝的才子,他一生的高光時刻就是完成了《永樂大典》的編纂,可在中國歷史上,一名知識分子不得善終的可能,就是因為摻和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解縉就是其中之一。

當初朱棣問百官皇太子的人選,其餘人都不敢多言,只解縉一句「好聖孫」,這一句話成就了後來的朱瞻基,同時也葬送了解縉自己的性命。

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一直覬覦皇位的朱高煦不肯善罷甘休,他得知這一結果全是因為解縉的一句話,於是對解縉這個人恨之入骨,總想將解縉除掉。

永樂四年,當時朝廷的機密被外泄,朱高煦在朱棣面前誣告解縉長期泄漏「禁中語」。

接着解縉又被誣告說在科舉考試中有「閱卷不公」的情況,於是解縉連連被貶。

朱瞻基登位稱帝「別忘了感謝我,我可是拿我的命成就了你」 - 天天要聞

可解縉還是不知收斂,永樂八年解縉入京奏報,結果正趕上朱棣北征不在,而解縉就直接去向朱高熾奏報了,這下可犯了朱棣的忌諱,朱高煦抓住這個機會向朱棣告狀,朱棣果然龍顏震怒,以「無人臣禮」罪將解縉關進了詔獄。

直至永樂十三年,錦衣衛指揮紀綱向朱棣呈報囚犯的資料,朱棣說了一句:「解縉還活着呢?」

這話說完紀綱當即心領神會,於是在正月十三的晚上,紀綱主動請牢里的解縉喝酒,在解縉喝得大醉後,把解縉扔到了雪地里,大明才子就這樣被活活凍死,當時只有47歲。

解縉的死無疑是明朝皇室鬥爭的犧牲品,可是他死之後,明朝皇位的爭奪並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回京的路上駕崩,當時楊榮等大臣為了防止朱高煦趁機叛亂,所以秘不發喪。

得到消息後,朱高熾派兒子朱瞻基立即出京迎喪,而此時的朱瞻基知道周圍還有另外一雙眼睛盯着自己,那就是他二叔朱高煦的眼線。

朱瞻基一邊安排出京,一邊對父親朱高熾說,讓他安排大臣籌備登基禮儀,最終,朱高熾順利繼位,朱高煦沒能發動叛亂。

結果沒想到,10個月之後,朱高熾也駕崩了,這下朱高煦坐不住了,他想學着父親朱棣當年一樣,再發動一場「靖難之役」,而目標正是當時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

朱瞻基登位稱帝「別忘了感謝我,我可是拿我的命成就了你」 - 天天要聞

根據史料記載,得知朱高熾死訊後,朱瞻基從南京出發,要趕回北京即位,而中途一定會經過山東,而此時在山東,等待朱瞻基的正是他二叔布下的天羅地網。

原來,朱高煦準備在半路上刺殺朱瞻基,然後再直取北京。

他在山東境內通往北京的道路上布下伏兵,就等着朱瞻基自投羅網。結果等來等去,朱瞻基也沒出現,突然有一天,北京傳來消息,說朱瞻基已在北京登基。

得到消息的朱高煦暴跳如雷,當初老爹朱棣駕崩的時機沒趕上,讓老哥朱高熾登了基;如今老哥駕崩又錯失良機,讓侄子朱瞻基順利登基。

朱高煦思來想去也想不通,朱瞻基到底是如何越過山東回到北京的。

關於這件事,後世學者通過研究,基本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朱高煦行動遲緩,布下埋伏時,朱瞻基已經離開了山東。

第二種是說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得知朱高熾的死訊,所以提前動身,而聯繫後來朱瞻基登基的禮儀都籌備妥當來看,有學者認為朱高熾的死與朱瞻基有關,所以他才能預先返回北京。

朱瞻基登位稱帝「別忘了感謝我,我可是拿我的命成就了你」 - 天天要聞

不管怎樣,朱瞻基順利登基了,一直覬覦皇位的朱高煦又一次錯失良機,朱高煦有些忍不住了。而剛剛登上皇位的朱瞻基也正準備大刀闊斧地對內閣和太監進行改革,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打造他的「仁宣之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 天天要聞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書名:《九宮格思維:四條線破解認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譯者:黃洪濤 內容簡介找工作,如何修飾簡歷凸顯自己的優勢?跨行業跳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想要創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核心優勢?企業發展,如何分析行業趨勢進行戰略規劃?有了好想法和新創意,不知道該怎麼展示?學習到了複雜的新知識,如何...
不殺功臣的劉秀 - 天天要聞

不殺功臣的劉秀

有一次漢景帝劉啟(當時還是太子)喝醉了,來到一程姓寵姬的寢宮就寢。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絕。於是心生一計,便讓自己的貼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劉啟。不料一夜雲雨之後,這位侍女便懷孕了。程姬只好如實稟報,劉啟得知後給了這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 天天要聞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你知道嗎?世界的稻作文明其實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但背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稻作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正是這一文明的發源地。這裡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為稻穀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