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2024年05月17日21:05:15 歷史 1724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抗美援朝進入相持階段後,毛主席為何秘密調集了24萬精銳大軍入朝?

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讓毛主席做出這個決定?這個決策到底有何深意呢?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1950年,美國帝國主義悍然介入朝鮮內戰,想要佔據朝鮮為跳板,對我國施壓。甚至一度將戰火燒到我國境內。

為了避免我國未來被美國所限制,即便是在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之際,毛主席和黨中央毅然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第一次戰役,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我國志願軍直接粉碎了美軍感恩節前結束戰爭的妄想,把戰火從鴨綠江邊給推了回去。

第二次戰役,更是直接了扭轉了朝鮮戰場局面,長津湖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敗如山,更是分三路撤退逃跑,若不是仗着軍隊裝備的優勢,美國軍隊主力也就交代在這裡了。

第三次戰役,我志願軍打過三八線,佔據現在的韓國首都首爾,再一次把美國人當狗一樣追着打了一頓。

在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中,面對美軍集中力量後的瘋狂反撲,想要將戰火推倒「三八線」以北的作戰計劃,我志願軍硬生生把美軍按在了「三八線」附近,讓美國的「絕地反攻」成為了一個笑話。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經過這數次戰役之後,美國人懵了,新中國的志願軍和他們印象里的中國軍隊,完全不一樣。

面對經歷千辛萬苦建立起新中國的革命先輩們,美國人即便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但他們依舊被我們打回到了三八線。

當時的美國已經認識到,若是長期把美軍精銳主力留在朝鮮戰場上,對於美國掌控歐洲,是極其不利的,在美國人看來,掌控歐洲才是最重要的。

為此,美國人有了想要和我國談判,體面的結束朝鮮戰爭的想法。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反過來說,雖然我國把美國軍隊從鴨綠江打回了「三八線」,但我們也從這場戰爭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例如武器裝備對於戰爭的作用,遠超我們的想像,「火力不足症」到現在依舊影響着我國。

同時,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確實經不起和已經工業化完備的美國,長期進入這樣的消耗作戰。

於是中國和美國雙方,開始接觸,針對停戰的條件進行談判。到了1951年的10月,中美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停戰協議。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只是美國方面在協議簽署不久之後,便選擇了單方面撕毀協議。當時的美國人,內部是糾結的,在美國國內有一批主戰派,在他們心中,美國軍隊就應該是世界無敵的。

但是在朝鮮戰場上,擁有先進武器裝備,消耗了美國30多億軍費的美國軍隊,被我國志願軍戰士打崩數次不說,還依舊處於下風,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美國國內的資本大鱷們,他們覺得自己為了朝鮮進行了投資,但得到的收益,只是美國可以控制半個朝鮮,更不要說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去中國大陸收割財富了。

這就是被資本控制的國家的悲哀,軍隊的流血犧牲他們看不到,只看得到自己投入的錢財有沒有足夠的回饋和收穫。

於是美國方面悍然撕毀了協議,再次開啟戰端。也就是這樣,朝鮮戰場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的鬥爭之中。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如此,即便是到了後來,確認了美國人沒有餘力再戰,但毛主席依舊秘密調集24萬大軍進入朝鮮,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防止美國人再次撕毀停戰協議,在我軍放鬆警惕之下,對我軍發起大規模的反擊。

對於沒有誠信可言的美國軍隊,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抗美援朝戰爭即將取得勝利之前,毛主席卻在調集了24萬精銳主力進入朝鮮。

毛主席為什麼要這麼做?又有何深意?

美國人被我志願軍打回三八線以南後,想要停戰又心有不甘,想要在談判桌上獲得他們在戰場上都得不到的利益,而我國自然不會退讓,可以說,朝鮮戰場在1951年的夏天開始,正式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這個階段,我志願軍以三八線為基礎,開始建立堅固的陣地,以持久戰,防禦戰為戰略,對於美軍的反撲給與狠狠地打擊,也會有配合性的突襲。通過掌握戰場的主動性,為我國在談判桌上贏得優勢。

美軍面對我志願軍部隊,先是想要利用其空軍優勢,針對我軍的後勤運輸線進行打擊,希望以此來切斷我軍補給,從而實現正面突破。

只是美軍所謂的後勤「絞殺戰」在面對戰意頑強的我國志願軍部隊,徹底失敗了。是的,後勤補給是遭遇了重大打擊,補給物資十分困難。

但不論是運輸後勤的部隊,不懼犧牲,想法設法地運輸補給,一線戰士們,同樣也是千方百計的節約物資,用最小的物資,堅持到人類的極限。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甚至沒有補給,一樣把你們吃牛肉喝紅酒的美國軍隊給攔在三八線,寸步不得前進。也正是這種戰績,讓美國在談判桌上,收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開始正視我方要求。

只是我方提出的公平方案,在美國人看來,是他們美國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吃過的大虧,他們在朝鮮戰場投入了太多,如今這麼一點點收益,完全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完全可以說是美國在朝鮮戰場的大失敗。

1952年秋,不甘心再次失敗的美國主戰派再次組織其了大規模的軍隊,發動了「金化攻勢」,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當時,所謂的「聯合國軍」集結了六萬多部隊,300多門火炮以及170多輛坦克,在空軍的掩護下,對我軍上甘嶺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根據戰後統計,上甘嶺戰役中的「火炮洗地」遠超二戰峰值,高達每秒鐘六發炮彈落地。

上甘嶺陣地,整個高地被炸得矮了1到2米,戰場上一片焦土。

在這種密集火炮的轟擊掩護下,我國志願軍依託坑道和美軍反覆爭奪上甘嶺陣地達到了驚人的29次。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兩萬多人,傷亡率超過了40%。

要知道,美國人二戰後一直在宣傳的美軍最慘烈的二戰傷亡,也不過是硫磺島戰役中的32%而已。

而說起上甘嶺,我們就能想起用身體堵槍眼的黃繼光,想起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孫占元,想起孤身死戰的胡修道

這樣的英雄,在上甘嶺戰役中無數次出現,正是捨身成仁的戰鬥英雄,用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為我們贏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隨着關鍵戰場上甘嶺的勝利,美國人最後的反攻,所謂的「金化攻勢」也策底失敗,至此美國人再也沒有組織起大規模的攻勢了。

但就在美國人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談判桌上,和我們商議停戰條件時,毛主席卻決定再次秘密調集24萬軍隊進入朝鮮。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其實一方面來說,是為了防止美國人的不要臉,畢竟美國人有過撕毀停戰協議的「前科」的。雖然現在被打沒了心氣,但我們需要防微杜漸。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變相地告誡全軍,戰爭還沒結束,決不能放鬆警惕。

因為毛主席,看到了另外一個隱藏起來的危機。

抗美援朝已經到了尾聲,毛主席卻又調集24萬精兵到朝鮮,這是為何?

在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把美軍最後的反攻意志打滅之後,美國人老老實實地坐回了談判桌。

毛主席調集24萬大軍入朝,難道真的是為了防止美國人耍心眼嗎?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說起抗美援朝戰爭,世界都把目光看向了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但常常忽略了這場戰爭的主角,那就是朝鮮和韓國。

所謂的停戰,不僅僅是需要中國和美國的確認,還需要韓國和朝鮮也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

只是當時的情況是,已經被美國打光了主力部隊的朝鮮,根本沒有再戰下去的可能。但南面的韓國,似乎卻並不是這種情況。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美國軍隊參戰之前,韓國的軍隊被朝鮮打得潰不成軍,一瀉千里。但這些不敢出頭作戰的軟骨頭還真就活下來了。

等到美國仁川登陸後,有給與韓國軍隊大批的軍事援助,就好像給一條狗拴上了狗鏈子後,韓國軍隊開始飄起來了,忽然覺得自己又行了,覺得自己可以狗仗人勢了。

在停戰談判的過程中,韓國的李承晚一次又一次做妖,阻礙停戰協議的推進。覺得自己的軍隊休整的當,又有了先進的美國武器裝備,一定可以打敗朝鮮,乃至我國志願軍。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為了讓這個韓國認清現實,我國中止了停戰談判,準備發起以針對南韓軍隊為主要目標的金城戰役,讓李承晚明白,他眼中的韓國軍隊是何其的可笑。

1953年7月,我軍正式發起作戰,而主戰部隊正是毛主席秘密調來朝鮮的那24萬部隊,其中更是有裝備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兵師部隊,讓我軍在朝鮮戰場上,難得有一次作戰,擁有了火力優勢。

而在這種優勢下,發起作戰的當夜,志願軍瞬間擊潰了韓國的八個團,像趕豬一樣追着他們跑了數千米。指導韓國軍隊向美國求援,我軍在停下追擊的腳步。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而想要找回場子的韓國軍隊,隨後在美軍的配合下發起了瘋狂的反擊,結果就是即便是美軍和韓國軍隊付出巨大傷亡,依舊被我志願軍給打了回去。

金城戰役前後打了差不多兩周,志願軍殲滅敵人超過5萬,韓國精銳主力損失慘重,為朝鮮收復172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好似一巴掌,把韓國人李承晚從自己的幻想里給打醒了,明白自己的處境,老老實實地睜開眼睛看看真實的世界。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後面的談判中,就連美國方面都看不下去了,表示停戰之後,美軍會全面撤走,若是韓國軍方有違反協議的情況發生,中國和朝鮮軍隊的反擊,美國是不會進行干涉的。

也正是這樣的表態,把李承晚嚇得立刻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結束戰爭。讓我們最終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回看當時已經到了抗美援朝最後階段的時候,毛主席依舊秘密調集精銳部隊進入朝鮮,果然是高瞻遠矚。

他老人家看出了,即便是美國被我們打老實了,美國的走狗韓國未必會老實,還是需要重拳出擊,把韓國也教育一番,才好順利取得這場立國之戰的勝利。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