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文章丨毛澤東第一次進京的苦甜生活

2022年06月21日06:38:15 歷史 1123

視角文章丨毛澤東第一次進京的苦甜生活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標準像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九日,毛澤東率領湖南省二十多名準備赴法留學的學生到達北京。

  到北京後,毛澤東住在湘鄉會館裏。為節省住宿經費,不久,毛澤東又搬到豆腐池九號恩師楊昌濟家中暫住。毛澤東和看門的老人家住在一間小屋裡。

  大家分散居住,又離城較遠,交通不便,研究留法勤工儉學的事不好集中,於是,由蕭子升出面,以北大學生的名義在北京大學附近租了三間很小的房子。這就是地安門內三眼井衚衕吉安所東夾道七號。

  吉安所清朝時叫做梓宮,是停放皇帝棺材的地方。這地點偏僻,房子窄小,但房租便宜。

  毛澤東在回憶那段時間生活時寫道:「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個人住在同一間小屋裡。我們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時候,擠得幾乎透不氣來。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

  不過,那時,毛澤東收穫了他一生的初戀——和楊昌濟掌上明珠楊開慧的愛情。兩人時常漫步在北海橋頭,欣賞萬樹梨花,談論自己的理想和祖國的未來。

  毛澤東記述道:「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條件很可憐,可是在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對我是一種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補償……在公園裡,在故宮的庭院里,我都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還結着堅冰的時候,我看到了潔白的梅花盛開。我看到了楊柳倒垂在北海上,枝頭上懸掛着晶瑩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詩人岑參詠北海冬樹掛珠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北京數不盡的樹木激起了我的驚嘆和讚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聞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傾聽尼山2025 編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在山東曲阜舉辦。從2010年9月創立至今,尼山論壇彙集全球專家學者,匯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為解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貢獻智慧,正日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凝聚人類文明共識的重要紐帶。當...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