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2019年11月13日15:30:16 歷史 1658

說起豆腐渣工程,人人都會立刻在腦袋裡冒出一個字:「真坑!」從偷工減料中誕生的「豆腐渣工程」帶來了不知凡幾的安全事故,後果用官腔一點的話來說就是「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新中國建國以來也出國不少的「豆腐渣工程」,代表比如新三公路,花費了巨額修建的公路在通車的第二天就坍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過這種豆腐渣工程什麼時候都不缺,每個國家每個朝代都對豆腐渣工程下大力打擊。明朝對付豆腐渣工程的殺手鐧,我們來看一看吧!

「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天天要聞

一、殺手鐧:留名+酷刑

明代各個工程都非常注重質量,也非常注重管理。比如城牆,建國之初用來防北方的蒙古騎兵,後來又用來防滿族人的八旗騎兵。蒙古人之前給朱元璋徐達常遇春這些人打出了心理陰影基本上不怎麼敢來。後金的八旗軍隊可就不一樣了,戰鬥力超強。

為了對付這支剽悍的軍隊明朝組建了好幾支精銳:關寧鐵騎、天雄軍等等。但如果沒有關寧防線,明大概早就沒了。所以明朝對城牆的質量重視到不僅每個大大小小的負責人都能查到,連哪塊磚是誰造的磚上都刻得明明白白

這寫名字可不是為了讓你青史留名千古流芳什麼的,而是用來方便朝廷官府砍人用的。一塊磚上刻了這塊磚是在哪裡的哪個廠造的,匠人是誰都寫的很清楚。萬一哪天打仗的時候這塊城磚出了問題導致了什麼不好的後果,拿着這塊磚就能方便利落地找着這小子的全家……這就是明朝強制推行的「質量追溯」。這樣嚴謹的制度可不僅僅用在關寧防線上,國家大大小小的建築用磚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操作規程

「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天天要聞

在南京內城的城牆上有一塊灰磚上刻着這樣三行文字「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張/窯匠盧立/造磚夫 廣福寺」。招甲和招甲通俗來說就是現在的包工頭,這批磚就是他倆承包下來的,窯匠和造磚夫就不用說了。假如有一天這塊磚出了毛病只需要把他們幾個抓來受刑

而對他們的刑罰也是很重的,就是那些挑筋之類的很慘的處罰。由於實行了這種制度,明朝的磚質量都是杠杠的,建築質量自然也是杠杠的沒處挑毛病。代表例如湖南長沙天心閣古城牆北京明代十三陵。這些建築雖然歷經風雨,風吹日晒幾百年。但上面的名字現在依然清晰可見。

「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天天要聞

二、殺手鐧:驗收刺牆

磚上刻名字只是為了哪一天建築出了問題的時候好找人算賬,但是這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還是把建築好好地完成。比如城牆,如果當時出了問題城丟了死了好多人,就算把工匠抓起來砍頭後果還是發生了,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再說了,人家工匠有耳朵有腿,一聽說自己蓋的哪段城牆哪座城被攻破了,管他那段城牆是誰蓋的,先連夜捲起鋪蓋卷跑了再說。是自己的問題能保住小命,反正明朝既沒有攝像頭也沒有二代身份證,張三跑個幾百里說自己是李四誰能曉得?不是自己的問題以後再回去也不礙大事,怎麼說也保險一點。

所以為了應對這樣的工匠,明代在修城牆時驗收非常嚴格,不僅僅是把你的名字刻到磚上以後就放心了。驗收的官員會手持一根槍去刺擊城牆,只要用盡全力能夠刺進一尺,這段城牆的負責人就會被斬首。條石和糯米製成的牆面當然不成問題。但明代資源有限,很多時候建築材料都是土石。就是在這樣嚴苛的驗收條件下,土石製成的牆面也能變得像岩石一樣堅硬

當然了,這種驗收方法也有作弊矇混過關的可能:如果負責人買通驗收人,不使用全力去刺扎牆面劣質城牆就可以通過驗收。為此,明代設置了很多人來同時驗收的制度。這些人里大官小官,老鄉外地都有。

「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天天要聞

想都買通基本上不太可能,而且如果驗收人放水明顯和其他驗收員差距太大的話,也會丟掉自己的性命。為了錢搭上自己的命,這就太不划算了。更何況朝廷給的工資也比較豐厚,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驗收人都很盡職盡責。城牆的質量也就提上去了。這種驗收方法稱作「矛盾之爭」。能夠使用這種方法的一般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工程,比如朱元璋下令修建的南京城牆

三、殺手鐧:用錢找平

看了上面的兩個方法,都是出了問題就殺人。那麼有沒有不殺人的方法呢?當然有!除了殺人,明代還有更高的高招。殺人一般都是官府才敢這樣做,一般人家就是再有錢,你敢隨隨便便殺人?於是應用金錢的方法就來了,它是官府和私人應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用錢找平

什麼是用錢找平呢?在開工之前,主家會先和工匠們談好價錢,然後把豐厚的報酬先給工匠們。現在錢雖然到手了,但是不能花。建築的每兩塊石頭都要打磨平整然後緊緊地貼在一起。如果有了縫隙就要用預付給你的報酬(銅錢)一枚枚地填好,直到這兩塊石頭整平為止

等到建築完成後,剩下的銅錢就是工人的報酬了。這種方法令人心服口服,因此在明代的達官貴人和官方招攬的工程中更為常見。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讓工匠感覺每出一點問題都是花自己的錢。自然工程中也就更加用心,質量自然也就好了。蘇州私家園林的古石路,就是引用了這樣的方法。

「豆腐渣工程」實屬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天天要聞

四、總結

不管什麼樣的方法,最終都要把負責人、工匠和工程聯繫在一起。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利益和工程的質量是連在一起的。這樣才不會出現所謂的「豆腐渣工程」。而明代的這幾樁殺手鐧,很好地實現了這一點,不得不令人欽佩

參考文獻:

1、《以史為鏡》

2、《建築工人2017年08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