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略咽喉之爭:為什麼崑崙關非打不可?
1939年冬,廣西崑崙關——這座扼守南寧東北的險峻關隘,成了中日兩軍殊死爭奪的焦點。日軍第五師團(號稱「鋼軍」)攻佔南寧後,切斷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桂越公路,意圖徹底封鎖抗戰大後方。崑崙關一旦失守,日軍將直逼雲南、威脅重慶,中國抗戰命脈危在旦夕!崑崙關絕不能丟。因此,蔣介石緊急調集15萬大軍,由「鐵馬雄師」杜聿明第五軍擔任主攻,目標直指崑崙關。
時仼第五軍軍長杜聿明
二、「鋼」與「鐵」的終極碰撞
第五師團即廣島師團,崑崙關戰役時隸屬日軍第二軍,師團長今村均,是侵華日軍精銳,曾參與平型關、台兒庄等戰役,裝備精良、作戰兇悍。台兒庄戰役後調入華南,崑崙關戰役後又調入華北,後調入東南亞,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與美軍作戰,日寇投降後在印尼亞塞蘭向美軍投降,師團長山田青一當天切腹,第五師團徹底覆滅。而杜聿明的第五軍是當時中國首支機械化部隊,擁有蘇制T-26坦克、羅通戰車,重炮和汽車兵團,堪稱「國軍王牌」。雙方在崑崙關的廝殺,被日軍戰史稱為「1937年以來最黯淡之戰」。
崑崙關戰役態勢圖
三、血肉磨坊:每一寸陣地都浸透鮮血
由於國民黨陸軍總部發佈命令遲緩,致使戴安瀾的200師作為先遣隊,剛趕到賓陽,日軍已經提前攻佔了南寧,200師冒死血戰,損失慘重,兩個團長犧牲戴安瀾也負傷。
夜襲與反撲。1939年12月18日凌晨,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率部發起夜襲,向日軍441高地發起攻擊,在山腰被日軍戰防炮,迫擊炮猛烈轟擊,戰車起火,反而阻塞山路,部隊進退不得,跟在戰車後面的步兵遭到日軍炮火轟炸和鬼子步兵阻擊,傷亡過萬,僅剩700多人被敵人堵在山,苦苦掙扎。杜聿明急令正往崑崙關迂迴的邱清泉,他的22師有一百多輛羅通戰車防禦炮,也須能在邱瘋子手上弄出什麼新的花樣,敲擊一下日本鬼子,扭轉戰局,奪下崑崙關。
榮譽師長鄭洞國
但邱瘋子在電話里吼道:「敵人在山上,我軍在山下,怎麼能夠火力相拼呢?」他提出,派一支部隊佯攻日軍後續部隊,在441高地兩側沿公路且戰且退,誘惑山上敵軍下山追擊,他的22師炮隊伏兵叢林,以逸待勞,消滅日軍追擊部隊。
杜聿明立即下令行動,派200師副師長彭壁生率部出擊,並趁敵混亂回頭奪佔六塘,八塘,九塘順勢奪佔九塘。
二十二師長邱清泉
日軍果然上當,第五師團竹村均派鋼軍十二旅團一部由旅團長中村正雄親自率領,下山追擊彭壁生,彭璧生且戰且退,誘至邱瘋子22師埋伏陣地伏,雙方開始激烈博斗,中村正雄組織鬼子兵頑強反擊,陣反覆易手數十次。200師士兵用集束手榴彈炸毀敵堡,甚至以刺刀、石塊肉搏。12月24日,鄭洞國部集中迫擊炮猛轟其指揮所,中村腹部中彈。次日,他在手術中被炮彈炸塌房屋,最終「滿腹泥土」斃命。日軍戰史哀嘆:「旅團長陣亡,軍官死亡率超85%,此役前所未見!」邱瘋子的戰車也在步兵掩護下,開上了崑崙關。
第五軍戰防炮
653高地絞肉機:日軍在653高地修築了立體工事,榮譽第一師三團一營強攻時,18挺機槍掩護突擊隊衝鋒,連排級軍官傷亡過半,代理連長楊補明率殘部與日軍白刃廝殺,最終全員血染陣地。
由於正面突不上去,第五軍工兵用絞盤將蘇制坦克吊上陡峭山脊,炮火直轟日軍堡壘,日軍立體築壘一個個被轟平,四散逃命的鬼子兵自然成了蘇式機槍的活巴子。日軍驚呼:「中國軍隊竟有如此戰術!」
第五軍戰車
杜聿明在崑崙關上,望着漫山遍野榮譽師戰士們的遺體,感情複雜,鄭洞國一身戰塵,滿眼灰土,忍不住大哭!
四、慘勝背後的數字與精神
崑崙關戰役第五軍傷亡超2萬人(犧牲5500人),榮譽第一師幾乎打光;日軍傷亡4000餘人,精銳十二旅團全軍覆沒。
李宗仁提寫的紀念文字
此戰粉碎日軍「三個月亡華」幻想,重開國際補給線,與台兒庄、平型關並稱抗戰三大捷。
崑崙關戰役英雄群像掃描
杜聿明,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軍軍長。戰前立誓「打出國威」,戰後含淚修建陣亡將士墓,刻輓聯「待清倭寇慰忠魂」。
鄭洞國:第五軍率榮譽師師長,不惜代價死磕高地,戰後升任遠征軍軍長,成松山戰役關鍵人物。
崑崙關戰役博物館
邱清泉:第五軍22師師長,以「瘋子戰術」切斷日軍後路,賦詩「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結語:
崑崙關之戰,是裝備與意志的較量,更是民族血性的怒吼。今日某些「抗日神劇」輕描淡寫,但真實歷史中,每一場勝利都浸透着抗日烈士的鮮血。杜聿明第五軍用血肉之軀證明:中國軍人,從來沒有「手撕鬼子」的荒誕神話,唯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
崑崙關戰役紀念碑
「若穿越回1939年,你願成為第五軍哪一位名將的部下?歡迎在評論區熱血留言!」
#抗戰記憶 #血戰崑崙關 #杜聿明 #抗日名將 #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