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2022年03月21日11:07:14 歷史 1586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他是「黃埔三傑」之一

是常勝將軍

是開國大將


他身經百戰,智勇雙全

具有卓越的軍事領導才能

和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中央紅軍長征中

他率部參加強渡烏江、爭奪土城鎮

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

他任八路軍旅長、太岳軍區司令員等職

參與創建晉冀豫、冀南抗日根據地

指揮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戰鬥

他所率領的386旅令日軍聞風喪膽

他被派到蘇聯學習特工

中央特科的重要領導人


他是新中國國防科技

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他性格耿直、敢做敢講

他親民愛民

任何時候都不要「特供」

不與民「爭食」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他就是陳賡大將


讓我們一起走進

這位為民族為國家立下了

不朽功勛的開國大將


將門之後,戎馬一生


1903年

陳賡出生在湖南湘鄉

 陳賡乃將門之後

其祖父為湘軍名將

曾國藩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他自幼聰慧頑皮

不僅跟祖父學了一身拳腳功夫

還養成了機靈善變

幽默詼諧的樂觀性格

在當地提起陳賡,無人不曉

憑着練過武功

他「統率」着前村後巷

許許多多的「娃娃兵」

經常打抱不平、懲惡扶弱

早在青少年時期

他就積极參加各種愛國活動

追求進步,立志從戎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陳賡剛滿13歲

就偷偷跑出家門投奔湘軍

開始了闖蕩江湖的生活

一桿比他高出半頭的大槍

一扛就是4年

在舊軍閥部隊的4年中

陳賡只落下一身疥瘡和滿腹失望

但他的閱歷卻豐富起來

直爽而不甘寂寞的性情

令他在人生的道路上

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選擇

當他意識到在舊軍隊

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

為國為民的抱負時

便毅然離開


1921年

陳賡來到長沙

他徘徊在何叔衡的書店中

閱讀進步書籍

後由何叔衡介紹接觸到毛澤東

受毛澤東、蔡和森

何叔衡的熏陶和影響


1922年12月

陳賡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此開始了為共產主義理想

而奮鬥的革命生涯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時期的陳賡


軍旅生涯四十餘載

他負傷六次,四次重傷

日寇和蔣軍放毒氣

他身先士卒六次中毒

新中國成立後

他領到西南軍區第一號殘廢軍人證

陳賡還打敗過日、美、法等軍事強國

抗美援朝的副總司令

胡志明親自點將的

抗法援越總指揮

陳賡創建了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

培養出大批軍隊高級科技人才


陳賡還是中共建立情報網

開展秘密鬥爭的開拓者之一

創造了紅色特工的傳奇

無論是同魔鬼打交道的地下戰線

還是在炮火連天的沙場

他都縱橫馳騁

所向披靡


被譽為「黃埔三傑」之一



1924年5月

陳賡與其他300多名學員一道

步入了黃埔軍校的大門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黃埔軍校有「三傑」

蔣先雲、賀衷寒、陳賡

當年曾經有這樣的說法:

「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

快不過陳賡的腿!」


1925年第二次東征

蔣介石曾到前線督戰

一次陳炯明叛軍突然反擊

總指揮部的人都逃跑了

只丟下蔣介石一人

眼看大勢已去

蔣介石十分難堪

這是他首次指揮大規模作戰

未想到竟是如此局面

情形萬分危急

這時

身為連長的陳賡跑來

一面組織散兵抵抗

一面要背起蔣介石突圍

蔣介石不願意離去:

「我唯有殺身成仁

否則無顏見父老百姓!」
陳賡說道:

「校長你太悲觀了

這次失利,只不過一個師

只要離開這裡

我們還會打過來的!」

陳賡不容蔣介石再爭辯

背起他且戰且走,突出重圍


陳賡又接受蔣介石的委派

化裝成農民

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

一夜步行了160多里送信

與一師黨代表周恩來取得聯繫

得到支援後

最終救了蔣介石
  陳賡的「飛毛腿」也因此名聲大振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曾經在黃埔軍校

向師生訓話時說道:

「什麼是黃埔精神?

陳賡就是黃埔精神」


1926年3月

「中山艦」事件

陳賡公開了共產黨員身份

蔣介石知道後仍勸他跟着自己

依陳賡的特殊條件

投奔國民黨不愁沒有高官厚祿

他卻退出國民黨,離開黃埔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陳賡(左)


1926年

黨中央派顧順章、陳賡等人

前往蘇聯學習特工工作

他們先在伯力學習偵探

審訊工作經驗

又到海參崴學習暴動

劫牢以及爆破、射擊

秘密通訊等各種技術

陳賡學習刻苦

成績相當優異


「抓住了共產黨,兄弟們請我的客」


1927年秋

周恩來向黨中央提議

成立中央特務科

中央政治局決定在「紅隊」的基礎上

組建行動科和專門打探敵人情報的情報科

25歲的陳賡奉周恩來之命

化名「王庸」進入特科任情報科科長

並成為隱蔽戰線的奠基者

和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陳賡會說幾種方言

能根據身份變換形象

「王庸先生」風趣親和、交友廣泛

與國民黨特務機關、警察局、黨部

巡捕房的探目、包打聽

乃至上海各幫會地痞均有往來

很快

豪爽風趣、世情練達的

「王庸先生」名聲鵲起

他和上海特務頭子

青幫頭子杜月笙交朋友

和英法租界巡捕房頭目周旋

獲取到各種有價值的信息

多次使地下工作化險為夷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在特科時,陳賡化裝成工人的便裝照


一次,由於叛徒告密

特務和巡捕突然包圍了

位於法租界內的一家戲院

一批共產黨員正在裡邊開會

特務們正準備行動

「王先生」恰好路過此地

特務和巡捕連忙同他打招呼

「王先生」立即露出好奇的神情:

「抓共產黨,太好了

弟兄們,算我一個!

抓住了共產黨

兄弟們請我的客」

可是當特務們衝進去後

所有的共產黨都不見了

他們撲了個大空

原來在分頭行動時

「王先生」主動提出把守一個出口

許多被包圍的共產黨員

就是通過他「把守」的這個出口

平安撤離了


走過長征:刀鋒淬火顯英雄


1934年10月長征前夕

中革軍委將紅軍大學、公略步兵學校

彭楊步兵學校和特科學校編成幹部團

下設4個營和1個上級幹部隊

共千餘人

這是一支極為特殊的部隊

其成員都是從部隊選調上來的

戰鬥經驗豐富的軍政幹部

這支隊伍既要為紅軍培訓後備幹部

也要保證行軍途中

中央和軍委機關的安全

是一支重要戰鬥力量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1937年,陳賡與毛澤東、朱德等在延安紅軍大學


行軍時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

久經沙場的高級幹部

經常走在這支隊伍中

這支精銳之師的指揮者

就是經歷傳奇、鼎鼎大名的戰將陳賡


長征途中

他率領幹部團突破烏江天塹

飛越皎平渡、走過雪山草地

書寫了許多生死關頭

力挽狂瀾的精彩篇章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1943年,陳賡(中)在延安中央黨校與莫文華(右)、陳郁在一起


刀鋒淬火顯英雄

陳賡

就是這樣的英雄


曾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的標語


為提高第386旅的戰鬥力

陳賡大抓部隊軍事訓練

從一則日記中可見一斑:

9月21日

「早餐後,仍到十一連

到時該連已全部在野外

準備班進攻動作的演習

因連排幹部無準備,動作無秩序

我認為這樣演習必無結果

當由我親自指導,以一班作示範演習

一面動作,一面講解

動作一段,講評一段

……」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由於堅持「戰略藐敵,戰術重敵」的策略

第386旅捷報頻傳

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卡爾遜

到第386旅訪問

他由衷地讚揚說:

「第386旅戰略、戰術卓越及善於聯繫人民

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神頭嶺伏擊戰中,我軍進入伏擊區


1938年3月3日

386旅召開會議討論作戰計劃

地圖顯示

神頭嶺位於山西省

潞城縣東北約15公里

山勢險峻

邯長公路從兩側山樑之間的山谷中通過

是個理想的伏擊地點

然而

當陳賡帶領旅團幹部到神頭嶺一看

卻發現和地圖上完全不一樣

神頭嶺的地形

明顯不適合常規伏擊

但陳賡再三考慮認為

這種不理想

正是出其不意打擊敵人的好地方

正如陳賡所預料的

敵人只注意了遠處

對於腳下那些見慣了的工事

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他為這個新生的院校


戰鬥打響後,日軍被分成幾塊

各個方向都是我軍戰士

就在這時

108師團笹尾少佐抽出指揮刀

對身邊的日軍叫喊道:

「大家一塊死的地方

就在這裡!好好的干!」

剛喊完話

一枚迫擊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

指揮官笹尾的當場死亡

讓日軍頓時亂作一團


抗日戰爭時期

自「長生口夜襲」開始

第二次「長生口之戰」「血戰神頭嶺」

「長樂村大捷」「響堂鋪殲敵」

冀南「香城固誘殲敵軍」

百團大戰」等一系列戰役

386旅在陳賡的率領下

於華北創造了無數輝煌的戰績

日軍專門用漢字

在自己的裝甲車上寫下

「專打386旅」的標語

可見陳賡率領的386旅

對日軍造成的傷害和威懾


嘔心瀝血,獻身國防


陳賡大將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

一心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

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中

他一手創辦了哈軍工

是新中國國防科技

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在朝鮮戰場時

陳賡大將親眼目睹

我們的戰士用手榴彈打榴彈炮

用燃燒彈打坦克車

建設現代化人民軍隊的想法

早就在他的心中落地生根了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哈軍工第一任院長陳賡在開學典禮上閱兵


1952年

毛澤東主席點將陳賡籌建哈軍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

陳賡大將欣然受命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陳賡在1954年軍事工程學院野營入營儀式上講話


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

他為這個新生的院校

延攬了大批優秀的專家教授

求賢若渴、愛才護才


在哈軍工

陳賡從來不以領導自居

他和學校里

來自全國各知名大學的教授平等相處

推心置腹


他曾對學校政治部主任張衍將軍說:

「從中國歷史上看

知識分子和你相交

不是看你的官位多大、地位多高

而是看你是否把他視為知己,真誠相待

所以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說法」

每次有新來的教授

陳賡都親自登門去看望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陳賡與張衍接見第一批入伍的教授、副教授


哈軍工有一大批

經歷過長征和抗戰的幹部

資格很老

老幹部中的一些同志一提起老教授

就想起資產階級


陳賡給他們講道理

要他們主動跟知識分子搞好團結

他還專門要政治部

請省京劇團來院演出《將相和》


陳賡對老幹部說:

「你戴過八角帽

他戴過四角帽(指博士帽

我們既要承認兩萬五

也要承認十年寒窗苦

你是老資格

他在科學技術上奮鬥了幾十年

也是老資格」

「老資格光榮

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就更光榮」

他把「四角帽」和「八角帽」

把「兩萬五」和「十年寒窗苦」相提並論

使許多人都感到吃驚

在他的領導下

短短几年時間

哈軍工就發展成了

當時遠東最大的軍事技術院校


哈軍工

成就了他傳奇人生中的

又一傳奇故事

而他所創辦的哈軍工

也為我黨我軍培養了大批

治國治軍的英才


帶病依然堅持工作


親愛的涯:


在南京整整工作十一天,檢查了軍事學院、總高級步校及南京軍區的工作。收穫確是不少,但是沒有得到休息失眠又發作,只好恢復吃水葯,吃水葯後又可以每夜睡到六小時了,只是沒有水葯就不行。明天準備去長江兩岸及滬寧線上作實際勘察,預料半個月後才能到達上海,這樣的勘察旅行,可能對我的身體有好處。這次在南京,曾乘暇去雨花台憑弔烈士,在許多陳列的照片中,發現了很多是我過去的老戰友和難友,一時情不自禁,潸然淚下,因此,想到我還活着,較之他們(烈士)佔了大便宜,若果我還不振作,如今有些疲憊感的話,那我太對不起他們了。


這幾天總是想着您和兒女們,涯子的活潑天真時時繞着我的心靈,有時竟想早些言歸,但我不能這樣做。你們的情況希望得到您的報知,到上海後無論如何要通一次電話。我這次準備到寧波,我很想去瀝海所一游。到上海再寫信給您。


祝你好!


吻你並建、進、庶、涯!


您的賡


三月八日

由於陳賡經常因公外出

便和妻子約定一地一信或半月一信

陳賡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

功勛卓著

他去雨花台憑弔烈士時

看到許多與自己一道

出生入死的老戰友的照片

「一時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鐵漢柔情的一面躍然紙上


陳賡的一生中

他的理想信念從未懈怠

早在1933年春

他被捕關在國民黨南京憲兵司令部時

曾寫過一首小詩:

「沙場馳驅南北游,橫槍躍馬幾春秋

為掃人間憂患事,小住南牢試作囚」

慷慨豪邁,視死如歸

這是始終堅守

共產黨人信念和擔當的陳賡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大連,陳賡與周恩來等在一起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1959年春節,陳賡全家合影


據陳賡的夫人傅涯回憶

1957年

陳賡因勞累過度

心肌梗塞住院


一次

國防科委有一個

新的科研項目在郊外試驗

陳賡非要參加

主治醫生怎麼攔都攔不住

只好跟他約法三章

規定最多「只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工作」


陳賡說:

「會不能開三分之一休會

話不能講三分之一停下了

人家來彙報工作

你不能只聽三分之一就叫人家走

所以要工作只能是全班

百分之百」


疾病在身

陳賡的胸口經常發痛

每逢疼痛的時候

他就一面工作

一面不停地用手撫摸胸口

久而久之

襯衣那塊地方都被摸破了


戰爭年代留下的傷痛

長期艱苦的生活和超負荷的工作

使陳賡的身體每況愈下

他終於還是堅持不下去了

1961年

陳賡突發心肌梗塞而亡

時年58歲,英年早逝

在離去之前

他還在寫着他多年《作戰經驗總結》


【黨史學習】創造紅色特工傳奇,逼得日軍寫下「專打386旅」……這竟是同一個人! - 天天要聞


在社會主義道路上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是陳賡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

崇高奮鬥目標

正是有像陳賡這樣的民族英雄

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

胸懷崇高理想信念

不畏艱難困苦

捍衛了中華民族

英勇不屈的民族尊嚴!

他的事迹和精神

將激勵我們

在新時代奮鬥路上奮勇前行

永遠奮鬥!


永遠奮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