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2025年07月09日09:00:22 搞笑 8809

公元228年,諸葛亮寫完《出師表》,揮師北伐曹魏。這次出征,蜀漢氣勢如虹,天水、安定等隴右三城接連投降,曹魏朝野震動。可誰都沒想到,街亭一戰,成了北伐的轉折點——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只能撤軍。問題來了:諸葛亮手下猛將如雲,趙雲、魏延都是沙場老將,為啥偏要用一個沒打過仗的「秀才」馬謖?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一、接班人計劃:諸葛亮的私心

諸葛亮那年快50歲了,整天操心蜀漢未來。北伐前,他身邊一群將領:魏延能打但愛唱反調,吳懿是國舅爺身份敏感,王平沒實戰經驗,廖化年紀大了。算來算去,馬謖最合適。馬謖是誰?荊州名士馬良的弟弟,馬家「五常」之一,早年跟着劉備從荊州入蜀,一直待在諸葛亮身邊當參謀。兩人關係好得穿一條褲子,諸葛亮寫《出師表》時,馬謖就在旁邊磨墨。

(翻《三國志》發現個小細節:諸葛亮曾對劉備誇馬謖「才器過人」,這評價可不低!) 北伐是培養接班人的好機會。街亭要是守住了,馬謖一戰成名,順理成章接班;守不住?諸葛亮還安排了王平當副手兜底。這算盤打得噼啪響,哪知道馬謖直接掀了棋盤……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二、馬謖真沒本事?錯!他缺的只是實戰

一提馬謖,很多人覺得他就是個「嘴炮」。冤枉啊!馬謖當縣令時政績不錯,諸葛亮南征孟獲,他獻計「攻心為上」,七擒七縱的套路就是他出的主意。北伐前,他還精準分析隴右形勢:「曹魏主力在關中,隴西空虛,速戰可定。」連司馬懿後來都說:「若聽馬謖之言,隴右早歸蜀矣。」

(突然想起《襄陽記》里馬謖談兵,「言輒有理」,連諸葛亮都頻頻點頭。) 可問題出在哪兒?馬謖從沒帶過兵。諸葛亮覺得:街亭是防禦戰,按計劃挖壕溝、修堡壘,死守就行,難度不大。他還特意叮囑:「當道下寨,勿失地利。」結果馬謖腦子一熱:「山上視野好!」——完全忘了打仗要喝水這回事。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三、趙雲、魏延去哪了?諸葛亮的大棋局

有人說:「趙雲那麼猛,為啥不派他去?」嗨,趙雲當時在郿縣演戲呢!諸葛亮讓他佯攻長安,嚇得曹真主力不敢動。魏延更別說了,整天嚷嚷「子午谷奇謀」,諸葛亮嫌他太冒險,哪敢把街亭交給他?

(插個八卦:《魏略》里寫魏延氣得摔杯子:「若用吾計,長安早破矣!」) 其實諸葛亮布局很細:馬謖守街亭拖住張郃,趙雲牽制曹真,自己帶主力打隴西。只要街亭卡住咽喉,隴右就是囊中之物。誰能想到,馬謖連「卡位」都不會?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四、王平哭諫:豬隊友帶不動

諸葛亮怕馬謖翻車,特意派了「老江湖」王平當副將。王平出身行伍,從小兵一路砍到將軍,最懂實戰。他一看馬謖要上山,急得跳腳:「山上沒水!張郃圍山咱全得渴死!」可馬謖鼻孔朝天:「兵法雲『居高臨下』,你懂啥?」

(《三國志·王平傳》寫這段特生動:「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 後來果然全軍潰敗,王平帶着千人邊打邊撤,一路鳴鼓嚇唬魏軍,愣是救了殘兵。馬謖呢?爬山逃命去了……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五、書生將軍的魔咒:陸遜行,你為啥不行?

諸葛亮用馬謖還有個小心思:你看東吳陸遜,一把火燒了劉備七百里連營;曹魏司馬懿,冒雨八天破遼東!讀書人帶兵明明能贏嘛!馬謖天天捧《孫子兵法》啃,諸葛亮心想:「培養培養,說不定就是下一個陸遜。」

(陸遜打贏夷陵之戰那年42歲,馬謖守街亭39歲,年紀也差不多啊!) 可惜馬謖只學會「居高臨下」,沒學會「因地制宜」。同樣是書生,差距咋這麼大?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六、事後諸葛亮:斬馬謖時,他後悔了嗎?

街亭一丟,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有人說他狠心,其實《襄陽記》里記了一筆:馬謖臨死前寫信給諸葛亮:「您待我如子,我視您如父,今釀大禍,甘願伏法。」諸葛亮看着信,眼淚吧嗒吧嗒掉。

(哎,這劇情像極了劉邦殺韓信——捨不得,但不得不殺。) 後來蔣琬替馬謖喊冤,諸葛亮搖頭:「天下未定而殺智計之士,痛哉!然不斬謖,何以服眾?」說到底,培養接班人沒錯,錯在押注太急。要是讓馬謖先打幾場小仗練手,結局會不會不同?可惜歷史沒如果。

街亭之敗,讓蜀漢徹底失去問鼎中原的機會。諸葛亮後來五次北伐,次次糧盡退兵,最終星落五丈原。馬謖呢?成了「紙上談兵」的代名詞。但細想想,這場敗局裡最苦的或許是諸葛亮——接班人沒養成,北伐夢碎,還親手殺了自己最看好的學生。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 天天要聞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余承東因開車看手機去自首了?大家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新聞嗎?5月26日,一段 「余承東駕駛問界 M8 時頭部低垂近 20 秒、雙手未握方向盤」 的視頻在網絡上快速傳播,拍攝者高喊 「余總,睡著了?」 視頻一經發佈,讓事件迅速發酵,網友紛紛 @深圳交警,質疑其存在危險駕駛行為。圖源:微博直到7月8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才在...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 天天要聞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劉越)臨近中午,武漢襄陽東站的12306網絡訂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滷肉飯、椒香脆皮雞腿堡、安格斯肥牛飯!」在這個誕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裏,裝箱、打單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步履匆匆,喊話聲不絕於耳。 10時30分,在飛馳的G3471次列車上,旅客周女士輕掃座椅二維碼點餐。一小時後,...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 天天要聞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劉備從織席販履到割據一方,堪稱勵志典範。他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志,麾下關張萬人敵、諸葛智絕天下,本有望一統山河。然而歷史總是充滿意外——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關鍵時刻給了蜀漢致命一擊。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五個被史書輕描淡寫卻改變三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能打的將領不少,但真正把「忠義」二字刻進骨子裡的,卻是鳳毛麟角。有些人打仗是把好手,可一見形勢不對,轉頭就投了新主;而另一些人,哪怕刀架脖子上,也絕不低頭。今天要說的這五位大將,前三位寧死不降,後兩位至死相隨,他們用性命詮釋了什麼叫「忠義無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 天天要聞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三國這段歷史,總叫人忍不住假設:"要是曹操多活30年,天下會不會早早就姓曹了?"這事兒說起來挺有意思。曹操死在公元220年,按史書算,他要是活到250年,那就是80歲高齡了。那時候蜀漢的諸葛亮剛走沒幾年,東吳的孫權也快不行了。曹操要是真能熬到那時候,三國這盤棋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 天天要聞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讀《三國演義》,總覺得孫權偷襲荊州是臨時起意。實際上,這事兒他們琢磨好久了,就差一個機會。關羽去打襄樊,荊州後方沒人看着,機會就來了。可關羽也不傻啊,留了兵防着東吳呢。孫權、呂蒙、陸遜仨人一合計,乾脆演場戲給關羽看——結果真把關羽忽悠瘸了。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公元228年,諸葛亮寫完《出師表》,揮師北伐曹魏。這次出征,蜀漢氣勢如虹,天水、安定等隴右三城接連投降,曹魏朝野震動。可誰都沒想到,街亭一戰,成了北伐的轉折點——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只能撤軍。問題來了:諸葛亮手下猛將如雲,趙雲、魏延都是沙場老將,為啥偏要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