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2025年03月18日00:00:29 搞笑 9209

漢朝,在歷史上極富盛名。

即便是放在現在,漢朝都是備受稱讚的,不僅僅因為它在秦朝的基礎上開創了第一個大盛世,還因為漢朝之後,形成了民族的概念。

時至今日,在華夏大地上多民族的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里,漢族的人數是最多的,而這個漢,就是源自於漢朝。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漢朝,是由劉邦的西漢和劉秀的東漢共同組成,而這兩個朝代之間還不是連貫的,中間還有一個疑似「穿越」過去的王莽建立的新朝,不過由於存在時間較短,並且又在西漢和東漢的夾縫中,被忽視似乎也極為正常。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王莽新朝的存在,導致了西漢和東漢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多密切,劉秀能夠建立東漢,更多的也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如果非要說西漢和東漢的有聯繫的話,那就是它們都姓「劉」,還是有血緣聯繫的那種「劉」。

到了東漢末年,東漢王室已經無力主導中原大地上的秩序,天下再次陷入動蕩之中,合久必分的大勢到來了,而接下來的時代就是我們不少人都極為熟悉的三國時代。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三國是指魏、蜀、吳。

而蜀又被稱為蜀漢,開國皇帝是劉備,既然劉備也是姓劉,那麼他和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有什麼關係,劉備是否是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理清西漢、東漢、蜀漢三者之間的關係。

傻傻分不清楚的「漢」政權。

西漢的開國皇帝是劉邦,此人在秦末大起義中崛起,後來憑藉出色的各項指標,不僅在推翻秦朝的過程中出力很大,後來也把西楚霸王逼迫到自殺,從而搖身一變成為了漢高祖。

那麼劉邦見了政權為何要用「漢」呢,其實也簡單,這是因為他是楚霸王分封的漢王,或許因為他用的這個封號比較順,又或者因為他懶得另外起名字,不管如何,劉邦的政權就被稱為了漢,不過也僅僅只是西漢。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西漢政權傳承了200多年後,外戚王莽開始擅權弄權,此時的西漢已經名存實亡,王莽建立了新朝之後,西漢正式不復存在,不過新朝就像一顆流星一般,一閃即逝,因為劉秀又乘勢崛起了,劉秀經過四處征伐,推翻了王莽的新朝,也建立起了一個新的政權,後人習慣稱之為東漢。

其實在歷史上,劉秀建立起來的政權依然還是漢,不過由於劉秀政權的都城洛陽在劉邦政權的都城長安的東邊,後人就以西漢和東漢作為區分,而又因為西漢在前,東漢在後,這兩個政權又被稱為前漢和後漢。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秀的東漢岌岌可危,經過新一輪的洗牌,中原大地上又出現了三個政權——曹魏、蜀漢、東吳,建立蜀漢政權的是劉備,其實劉備建立的政權也是漢,因為這個政權是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又被稱之為蜀漢。

所以,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劉邦、劉秀、劉備建立起的政權其實都是漢政權,只不過為了區分,才有了西漢、東漢、蜀漢的區別。

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

當我們理解了上述的三個漢政權,其實這個問題也比較簡單了,總得來說,西漢建立於公元前202年,享國210年,東漢建立於公元25年,享國195年,蜀漢建立於公元221年,享國42年,所以單單以政權的建立的時間來算,從西漢到蜀漢中間歷經了423年。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不過我們既然是說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自然要在看看劉邦、劉秀、劉備三人的生平年代。

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劉秀:公元5年-公元57年。

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63年。

所以從這三人的生平來看,劉秀比劉邦晚出生了261年,劉備比劉秀晚出生了156年,也就是說劉備比劉邦晚出生了417年。

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代?

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既然劉邦到劉備之間還隔了一個劉秀的東漢,所以我們也就有必要把這三人之間輩分搞清楚。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劉秀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也就是劉邦的九世孫,按照劉備的自稱,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漢中山靖王劉勝,而巧的是中山靖王劉勝也是漢景帝的兒子,所以劉備和劉秀的祖輩都可以追溯至漢景帝。

漢景帝是西漢的第六位皇帝,長沙定王和中山靖王都是他的兒子,而這兩人還有一個名號十分響亮的兄弟,即漢武帝劉徹,由此可見,無論是劉秀也好,劉備也罷,他們其實都不是漢武帝這一脈,而是屬於當時勢力並不強的旁支。

我們接着從中山靖王劉勝往下梳理,劉勝的兒子很多,其中有一個兒子叫劉貞,此人便是劉備自己說的祖宗。

劉備是否為劉邦的後代,從劉邦到劉備中間隔了多少年、多少代? - 天天要聞

所以我們就能從劉邦往下理個順序出來,即劉邦→劉恆→劉啟→劉勝→劉貞→劉昂→劉祿→劉戀→劉英→劉建→劉哀華→劉憲→劉舒→劉誼→劉必→劉不疑→劉惠→劉雄→劉弘→劉備,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其實是劉邦的第十九世孫,當然前提是劉備的先祖真是中山靖王。

不過中山靖王的兒子高達120多位,後人更是不可計數,劉備究竟是不是此人的後代,還真說不清楚,而中山靖王之後這一說,是撰寫《三國志》的陳壽肯定的,至於能不能確定,由於年代久遠,其實陳壽又怎麼會說的清呢?

不過劉備究竟是不是劉邦後代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以皇室宗親樹立起的大旗,為自己爭取到了諸多便利,在亂世中,延續了漢室的江山社稷,也算是大功一件,最起碼他沒有辱沒劉邦的臉面。

對此,您怎麼看?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商鞅變法解析 - 天天要聞

商鞅變法解析

但商鞅變法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很多人不怎麼知道,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重點。
學會這幾招,電費「唰唰」降 - 天天要聞

學會這幾招,電費「唰唰」降

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熱浪來襲,各地氣溫持續走高。高溫下,用電需求激增,用電負荷出現顯著增長,全國步入迎峰度夏關鍵期。7月7日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年內第三次刷新歷史新高達1.52億千瓦截至目前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鹽城、淮安、宿遷、連雲港十三市最高用電負荷全部刷新歷史...
我們付錢請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淚史,畢竟誰還沒碰到過幾個奇葩領導和嬌牛馬 - 天天要聞

我們付錢請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淚史,畢竟誰還沒碰到過幾個奇葩領導和嬌牛馬

各位姐妹好,我們開設了一個「職場主題」徵稿欄目,想邀請擁有長期職業經驗的女性,分享自己的職場心得體會和行業內幕。我們希望真實地呈現職場女性在當下的就業環境中如何生存,讓初入職場的年輕打工人更深入地了解某個行業和崗位,獲得來自過來人的擇業建議和人生經驗。徵稿細則:1、至少擁有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女性...
《親愛的你》宋觀望拒絕喬光輝鬧烏龍,趙剛噴香水表白成校笑話 - 天天要聞

《親愛的你》宋觀望拒絕喬光輝鬧烏龍,趙剛噴香水表白成校笑話

《親愛的你》不光年輕人在談戀愛,老年組的戀愛談的也熱火朝天的,喬光輝為了追求宋觀望下了不少功夫,幾十個w的鑽戒也買了,自己最好的哥們也被當做禮物送給宋觀望了。然而,讓喬光輝意想不到的是宋觀望說她喜歡趙剛,喬光輝閃過一絲不快後直接將趙剛打包送
90後小官狂貪千萬!停車場收900萬現金,轉身就轉給親爹親姐! - 天天要聞

90後小官狂貪千萬!停車場收900萬現金,轉身就轉給親爹親姐!

90後「小官巨貪」,單筆受賄900萬現金!2024年1月,安徽六安市某停車場內,一場隱秘的「交易」正在進行。安徽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老闆王某的朋友,將一個沉甸甸的黑色旅行袋遞給六安市某建設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苟某。袋子里裝的不是別的,而是整整900萬元現金!這筆錢,是王某為感謝苟某在「六安市某一體化物流園項目」招投...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 天天要聞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余承東因開車看手機去自首了?大家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新聞嗎?5月26日,一段 「余承東駕駛問界 M8 時頭部低垂近 20 秒、雙手未握方向盤」 的視頻在網絡上快速傳播,拍攝者高喊 「余總,睡著了?」 視頻一經發佈,讓事件迅速發酵,網友紛紛 @深圳交警,質疑其存在危險駕駛行為。圖源:微博直到7月8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才在...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 天天要聞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劉越)臨近中午,武漢襄陽東站的12306網絡訂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滷肉飯、椒香脆皮雞腿堡、安格斯肥牛飯!」在這個誕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裏,裝箱、打單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步履匆匆,喊話聲不絕於耳。 10時30分,在飛馳的G3471次列車上,旅客周女士輕掃座椅二維碼點餐。一小時後,...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 天天要聞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劉備從織席販履到割據一方,堪稱勵志典範。他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志,麾下關張萬人敵、諸葛智絕天下,本有望一統山河。然而歷史總是充滿意外——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關鍵時刻給了蜀漢致命一擊。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五個被史書輕描淡寫卻改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