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湛江:粵西葉搭餅文化承載與發展

2020年11月13日06:08:03 美食 1438

尋味湛江:粵西葉搭餅文化承載與發展 - 天天要聞

葉搭餅,是粵西地區的一種特產,歷史悠久,民間過年時製作的一種食品,在一些重要節日和人生的重要時刻都少不了葉搭餅的參與。因為外面是用菠蘿樹的葉子包裝,所以稱為「葉搭餅」。葉搭餅在民間流傳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一定要帶上葉搭餅餅去走親戚,因為那就是最好的禮物,最美好的祝福。

1.   粵西葉搭餅歷史起源及發展

1.1粵西葉搭餅歷史起源

葉搭餅的歷史起源,在民間有兩種流傳的說法。一是沿海漁民出海打魚時帶的一種乾糧,用菜葉包着,出海後食用可以補充蔬菜維生素和其他的植物蛋白與脂肪。有時遇到暴風雨天氣不出海,用菜葉包的餅容易變質,影響裏面的那層餅皮和餡心。於是人們思考用其他的東西替換菜葉,經過多次的試驗,發現樹菠蘿的葉子比較合適,家家門前屋後都有菠蘿樹,採摘葉子方便,保存時間又比較久。這就是葉搭餅的由來了。

第二種說法就和雷祖陳文玉集團的軍師韓達有關了。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妃達賣餅」,形容有創意,有想法。「妃達」就是韓達,他賣的餅就是葉搭餅的原型。韓達從小就非常聰明,只是造化弄人,十六歲中了秀才,十九到四十歲考舉人,一直沒能上榜。韓達考不上舉人,可是還要養家糊口,驕傲的他又不想給別人寫信代筆,於是他思考其它的謀生之路。韓達不喜歡吃傳統的菜,喜歡隨便搭配食材,有一天他用家裡剩下的花生、芝麻和米飯搭配,有了驚為天人的發現,居然特別好吃。這和他的謀生之路恰好相符合,於是用家裡的米作為皮,把芝麻花生餡心包起來,給他的妻子拿去賣。可是,做一個兩個自己吃沒有問題,做多了會粘在一起。就在他思考用什麼材料來包裹過這個新生的餅的時候,房子邊上的木菠蘿樹上飄下來一片葉子,剛好掉在他頭上,觸動了他的靈感,於是用菠蘿樹葉將餅包起來,從此也就有了葉搭餅。據史書記載,雷州之祖陳文玉,生於南朝陳代,歷隋歿於唐初,這說明葉搭餅最早在唐朝就有了,歷史悠久。

1.2粵西葉搭餅發展

在元代之前,粵西地區的葉搭餅是以咸為主的,主要是受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南方氣候炎熱,人體大量出汗,很容易造成鹽分喪失。元代之後,隨着北方人口的不斷南移,流寓文化的影響,在中原甜食文化不斷的衝擊下,粵西地區的飲食習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以咸為主的葉搭餅也漸漸變成了咸甜相宜。

葉搭餅原為與粵西地區民間過年時製作的食品。家家戶戶在春節前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自己動手做餅,共享闔家歡樂。此外,葉搭餅在紅白喜事處於重要的地位,一般逢年過節或者在民間的重要時刻都可以見到葉搭餅的身影。當地人外出勞作或人情往來,也會做一些葉搭餅帶上,方便又好吃。如今葉搭餅已經發展轉化為商品,在當地的市面一年四季都有擺賣,市場效應好。有一些外出打工和旅遊的人,出遠門的時候也把葉搭餅帶着,把葉搭餅的美味分享了給外地的人,把葉搭餅的名聲也宣傳了出去,外地的人紛紛慕名而來,大肆購買。粵西雷州地區有一句老話:「進雷州城,一拜天寧寺,二吃雷州白粑」。(天寧寺古稱「報恩寺」,亦稱「天寧萬壽禪寺」,開山祖師岫公創建於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是雷州第一古剎。)白粑說的就是葉搭餅,由此可見葉搭餅的地位。

2粵西葉搭餅烹飪工藝解讀

2.1原料特點

葉搭餅的麵皮選用糯米做皮,糯米做皮,其口感可以達到軟糯的效果。葉搭餅的餡心選料因地制宜,選用花生米、椰子絲、芝麻仁、冬瓜糖等做餡,拌糖則為甜,不加糖即為咸,爽脆可口。麵皮的軟糯搭配餡心的爽脆,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口感豐富,回味無窮。墊擺葉搭餅的葉子用菠蘿樹的葉子,是因為樹菠蘿葉在蒸的過程中散發出綠葉清新的氣息,使其香氣更加宜人。

2.2製作工藝流程

其工藝流程簡單分為五個步驟:

①挑選大小適宜的菠蘿樹葉,清洗乾淨;

②將選擇好的糯米放入容器里,再加入清水浸泡一個晚上,然後將米碾成粉狀,加少許糖水,邊倒開水邊攪拌,成團狀即可攪打麵糰;

③分別處理好各種餡料後再進行拌制;

④將已經打好的面取一團捏成不厚不薄的麵皮,加入餡心,用虎口收緊,再挑兩片大小差不多的葉子,上下各一片,餅子夾在中間,「葉搭餅」就包好了;

⑤大火燒開水,葉搭餅放入蒸籠蒸制一個小時即可;

這五個步驟,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其成品特點,所以要把握好每個細節,這樣才能製作出美味的葉搭餅。

2.3風味特點

選用蒸制的烹調方法,既保持了其材料原汁原味的特點,又不會使其營養成分流失。撕開餅皮,是花生、椰子絲和芝麻混合的濃郁香氣,一口咬下去,粘滑香甜,外層軟糯而裡層爽脆,簡直是美味。蒸制好的葉搭餅,放涼後,還可以去掉菠蘿樹葉,用煎制的方法小火煎到兩面金黃後起鍋食用,風味更加獨特,多了一份油脂的醇厚,外層微脆,裡層軟糯和爽脆共存,咸中有甜,甜中帶點咸,又不會互相衝突,味道剛剛好。

3粵西葉搭餅文化承載

3.1自強不息,務實為主

粵西地區古代環境惡劣,瘴癘充斥,自然界賜予雖然充足,但要將自然物變為經濟產、特備是商品,必須要經過艱苦的勞動,故粵西人民手腁足胝,在烈日下終年辛勞,不像其他地區那樣有較多的農閑。為了更好的生存,人們勇於與大自然作鬥爭,自強不息,艱苦奮鬥。葉搭餅的起源和流傳,都體現了人們為養家糊口,維持生計,都以務實為上的精神。辟草萊,開阡陌,建設美麗家園。現在粵西地區的發展,就是這份務實的見證。

3.2親鄰世代友好

在以前缺衣少吃的年代,能經常吃葉搭餅絕對算得上富裕人家。一般人家平時吃不起,他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那時的葉搭餅顯得很珍貴,所以就成為走親戚時的禮物,這種風俗一直持續到現在。現在雖然吃得少,但過年走親戚時都要準備點葉搭餅,這禮物雖然不再貴重,卻代表着了一樣的美好祝願。又或者,在過年的時候大家相約一起製作葉搭餅,兩家人過成了一家人。即使是自家不製作葉搭餅,也會去別家的幫忙,搭把手之類。常見面,多走動,親鄰友好。

3.3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粵西地區相對於其他地區,歷史進展發展緩慢,故許多原生態飲食習慣得以保留,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在粵西的飲食中充分體現。葉搭餅的選材接近自然之物,與人體所需相平衡。烹制過程中融入原汁原味理念,不添加其他額外調味品,選用最健康一蒸到底的烹飪方式,最大限度保證了天然食材的營養和美味。這是粵西人民對大自然饋贈的信任,用天然的食材進行搭配,用天然的食材進行調味。粵西地區現在是中國宜居地區,而粵西地區的湛江,更是中國最宜居城市之一,這與粵西地區保護大自然分不開,這和粵西人們一直以來敬畏自然的思想觀念分不開。粵西地區開發利用自然,但同樣敬畏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4粵西葉搭餅發展面臨問題

4.1飲食習慣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隨着社會變革及經濟發展,從溫飽到大魚大肉,再到追求好吃與養生。今日之中國消費者對於飲食已經不再是填飽肚子,而是吃得好,吃得健康。天上飛的,水裡游,地上走的,無所不吃。時代在變遷,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有了更多的選擇,口味有了更大的變化。農村一些家庭為了省事都懶得做葉搭餅了,直接到鎮上訂做或現買。很多年輕人也不像他們的上輩人那麼熱衷去學如何製作葉搭餅,更別說是動作製作了。而且,家裡自己製作或者購買回來的葉搭餅,只有老一輩的人喜歡吃,年輕的一輩只是嘗嘗味道。

4.2外來食品的衝擊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來食品日漸多樣,再加上洋快餐無孔不入的廣告攻勢,孩子們抵擋不住廣告和美味的誘惑,熱情的追捧洋快餐,洋快餐佔據了我國很大的餐飲市場。各式各樣的西式食品也在影響中國的傳統食品,或是與時俱進,或是停滯不前,更有甚者瀕臨失傳。葉搭餅也在面臨著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飲食文化、消費觀念上的種種競爭和衝擊。

4.3自身發展的停滯不前

葉搭餅保留了傳統,卻沒有創新,落後於行業的發展。選用材料簡單常見,操作過程複雜,生產成本高,附加值低,導致利潤比較低。缺少宣傳,知名度太低,年輕一代人對其認可度較低。沒有進一步挖掘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承載,缺乏對自身文化的自信,沒有將之打造成文化品牌,向市場銷售其文化。

4.4餐飲行業的不斷發展

近年來,我國餐飲業的發展非常迅猛,據統計,餐飲行業的增長率要比其他行業高出十個百分點。各種餐飲門店層出不窮,烹調設備不斷完善,烹調方法日益多樣,烹飪產品推陳出新,可以說我國正迎來一個餐飲業大發展時期,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同樣的,餐飲業的競爭也越發的激烈。而這些,既是葉搭餅發展的機遇,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5粵西葉搭餅發展對策

5.1改進工藝

豐富其選料,中西結合,充分利用市場受歡迎的材料,如巧克力、奶油、奶酪和芝士等,做「冰皮葉搭餅」、「爆漿巧克力葉搭餅」等等。餡心的也不局限與素食,也可開發各式肉類產品,若是能用該地區較有名的狗肉為餡心,兩者相結合,共同宣傳,共同開發,也能有效的吸引消費者光顧。

增加其烹調方法,炸、煮、煎、烤等,開發多種烹調方法,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以達到拓寬市場的目的。

標準化的工藝生產模式更是必然的,要提高其效率,就要探索葉搭餅的標準化生產,在保證味道的基礎上,批量化生產,追求其高效的生產方式,提升利潤,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入到葉搭餅的市場。

5.2宣傳推廣

葉搭餅作為一種傳統美食,在粵西地區雖然較有名氣,但在其他地區卻鮮有人知,所以宣傳推廣更是重中之重。網絡營銷:建議利用我國點擊率較高的餐飲娛樂網站,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打破空間的桎梏,讓大多數人知道並了解葉搭餅。路牌宣傳:如特色店面廣告、路牌廣告、美食宣傳欄以及電視廣告等,利用廣告大力宣傳葉搭餅特色,吸引顧客前來消費。店面推廣:開發建立專門研發與銷售葉搭餅的店鋪,建立一系列產業鏈,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市場中。

5.3銷售平台的搭建

宣傳推廣要與銷售平台的搭建相一致才能真正讓葉搭餅走出去。積极參与各地美食文化節,尋找葉搭餅展示與銷售平台的機會,尋找合作商,打響走出粵西第一步。建立葉搭餅研發機構和專賣實體店,先培養一批成功經營的店鋪,以此為宣傳,大力推廣美食加盟店。建立網上銷售平台,擴寬銷售渠道,減少中間商的成本,實現生產與銷售直接對接,擴寬市場。結合粵西地區鼓勵美食發展的策略,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他行業發展

5.4文化挖掘

    葉搭餅的發展離不開其文化的挖掘,粵西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深入挖掘葉搭餅所蘊含的中華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在當地營造挖掘和發展本土品牌的文化氛圍,豐富葉搭餅的品牌文化,提高市民對當地飲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認可度,帶動市民自發性的挖掘和發展葉搭餅。在各大中高職院校設立學習葉搭餅的課程,傳播並傳授葉搭餅的製作方法。開展民間宣講活動,邀請有研究的相關人員,為群眾傳播葉搭餅工藝和文化承載。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來伊份粽子吃出帶血異物」上熱搜!品牌代工品控亟待加強 - 天天要聞

「來伊份粽子吃出帶血異物」上熱搜!品牌代工品控亟待加強

一隻夾帶疑似帶血創可貼的來伊份蜜棗粽暴露出代工模式下的品控與信任危機當代工模式成為快消品行業的普遍選擇品牌方與生產方之間的責任鏈條如何擰緊成為整個行業亟待思考的問題大品牌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產品代工問題引爭議5月10日,有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
「520」邂逅「貴州茶」  跨界共話「乾淨黔茶」多元魅力 - 天天要聞

「520」邂逅「貴州茶」 跨界共話「乾淨黔茶」多元魅力

【環球網文化綜合報道】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貴州作為全境高原茶區,是產茶的黃金寶地。5月20日,在第六個「國際茶日」即將到來之際,「乾淨黔茶・全球共享——520·愛上貴州茶創新傳播懇談會」在京舉行。普安紅茶、遵義紅茶、都勻毛尖、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梵凈抹茶等名茶集中亮相,全面展示貴州茶產業「兩紅三...
鮮Phone畫報:vivo S30 Pro mini圖賞:果味十足,清新明媚! - 天天要聞

鮮Phone畫報:vivo S30 Pro mini圖賞:果味十足,清新明媚!

融合夏日清新的配色再加上大膽的炫酷撞色,這個設計不一般。檸檬黃如盛夏鮮榨氣泡水,通透玻璃背板下躍動着陽光親吻檸檬的黃,指尖輕觸似有檸檬清香漫溢。桃桃粉以水彩筆觸暈染出蜜桃成熟時的漸變肌理,從果核處氤氳開的珊瑚粉過渡到果凍質感的半透明淺緋,彷彿能嗅到清甜桃香。豎向排列的雙攝模組的銀白色金屬邊框與背板碰...
重慶豐都:21歲「左手廚師長」單手炒出15億流量 - 天天要聞

重慶豐都:21歲「左手廚師長」單手炒出15億流量

在豐都的小山村,21歲的杜小鋒用一隻手改寫了命運劇本。先天右側肢體失能的他,從灶台前反覆練習切菜的「笨拙少年」,到全網30萬粉絲的「左手廚師長」,用15億次播放量證明,哪怕命運只給一隻手,也能握住生活的滾燙。他單手炒熱的不僅是家常菜,更是千萬人對不向困境低頭的共鳴,以及鄉村振興路上的微光和希望。 在重慶豐...
蔥花餅零失敗的做法,層次豐富易上手,人人都能成功 - 天天要聞

蔥花餅零失敗的做法,層次豐富易上手,人人都能成功

富海娟美食。大家好,我是海娟。今天做一個好吃的蔥花餅,柔軟的同時又多層。·首先準備一斤的普通麵粉,加入一點點酵母粉,大約0.1、0.2克左右,用溫水350克來和面。和面的時候放了一點點酵母粉,這樣做出來的餅特別的柔軟,但是沒有發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