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去了泮溪酒家,今天又來到了得雲宮,他說以前來海珠廣場放風箏橋底打遊戲機就吃得雲宮。老實說我作為泰康路的地頭蛇,已經有20年沒有來過得雲宮了,以前爸媽一個月也會帶我來一次,泰康路小學已經變成幼兒園,而我也搬家了,這次真的是找回小時候的記憶;
廣州賓館經過裝修後煥發新的光彩,得雲宮也進行了升級改造,以前最喜歡就是坐觀光電梯上25樓,每次坐都很興奮,這次坐又是不一樣的感覺,時間好像穿梭了一樣,一眨眼就40多了;
到了26樓視野非常好,寬敞明亮的大廳,乾淨整潔的環境,美中不足就是樓下花圈地面在改造影響了景觀。心想終於要把路鋪平了,每次開車經過都要把避震弄斷;
雲宮蝦餃皇——這蝦餃簡直在發光,外皮薄到透光的澄麵皮裹着三四隻彈牙鮮蝦,咬下去會爆汁,很鮮甜。偷偷告訴你們,蘸一點浙醋吃,鮮味直接飆到天花板;
山楂蘋果包——長得像個粉嘟嘟的小蘋果,掰開是流心的山楂果醬,酸甜解膩,外皮酥得掉渣。我都沒來得及吃,美國的朋友瘋狂拍照發給美國那邊勾引當地朋友圈,哈哈;
飛天咸煎餅——別看它長得像甜甜圈,其實是南乳香味的咸口炸物!外層酥脆得像薯片,內里蓬鬆帶點糯,我朋友說這是「小時候的味道」,但是造型是當今的非主流;
脆皮鮮蝦紅米腸——紅曲米做的腸粉皮軟糯糯的,裏面藏着炸得咔嚓響的網皮和Q彈蝦仁!一定要趁熱吃,蘸花生醬+醬油,口感豐富到像在嘴裏放煙花,昨天吃完今天又吃紅米腸,到底有多愛吃啊?
鮑魚糯米雞——掀開荷葉瞬間香味撲鼻,糯米吸足了鮑汁和腊味香,裏面真的藏着一整隻小鮑魚!軟糯的糯米裹着蛋黃香菇,吃一口就感嘆:這才叫「低調奢華」。在泰康路小學上學的時候,我只在華安酒家門口的餐車買糯米雞,已經覺得很好吃了;
酥化雞蛋撻——和葡撻不一樣,這款是曲奇皮,其實就是牛油的香味。撻芯像布丁一樣duangduang的,蛋香濃到像在吃液態燉奶,不會很甜但很酥;
懷舊雞仔餅——別看它黑乎乎的,南乳+冰肉+芝麻的複合香氣超級上頭!咬下去先是脆,後是油潤潤的咸甜交織,配普洱茶一起吃更好吃。現在連雞仔餅都上了茶桌,真的是老廣文化;
煎腊味蘿蔔糕——兩面煎得金黃焦香,裏面是滿滿的蝦米臘腸蘿蔔絲!一定要蘸辣椒醬,外脆內軟還能嚼到蘿蔔的清甜,早茶沒有它就像腸粉沒醬油。以前都是推車阿姨一邊蓋硬一邊煎蘿蔔糕馬蹄糕的,現在很少見了;
等我們吃完,已經很多客人來準備午飯了,得雲宮應該有三十年以上了,下次要帶我兒子過來,告訴他這裡是爸爸小時候的喝茶酒樓,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點個關注,帶你去吃好吃的美食啊
#頭條首發大賽##我的寶藏興趣##夏日生活打卡季##分享城市新鮮事##晒圖筆計大賽##美食##大聲安利本地美食##美食測評團##美味就是家常味##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