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吃貨
浙報集團AI賦能的視頻產品《老薑打卡杭幫菜》第四期,開講名菜宋嫂魚羹。與廚師們普遍評價西湖醋魚「難做」相反,製作精細、淡雅絲滑的宋嫂魚羹,雖然是「南料北烹」的美食創新,卻也是一道簡單快手菜。
掌勺宋嫂魚羹的,是中國烹飪大師、友好飯店行政總廚張守雙。他笑稱,這道菜是「老薑」打卡的12道杭幫菜中「最簡單的一道」。

「所有食材切絲,清雞湯煮開後下食材,稍煮後調味、勾芡。」張守雙用簡單三句話,概括了這道菜的全過程,「熟練的廚師,一般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這道菜。」
真的這麼簡單?
張守雙說,這道菜的關鍵點有三:一是選魚,現在一般都用鱸魚,魚肉絲要切得粗一些;二是高湯,必須是清雞湯,不加其他食材;三是調味和勾芡。而這第三點就是難點所在,「勾芡的火候全憑廚師的手感。宋嫂魚羹『鮮、嫩、滑、潤』的口感,就靠這一步。火候差一分,口感便天差地別。」
選料親民、做法簡單,宋嫂魚羹從被宋高宗趙構「點贊賜名」起就名聲大振,成為長紅了800多年的杭州名菜。

傳承與創新 頂流「長紅」的內在密碼
「宋嫂魚羹這道菜,其實是北方烹調技法來到杭州,與本地的原料、口味碰撞之後產生的創新菜。」張守雙用宋嫂魚羹的主料——魚的選用來舉例,「我們現在一般都用鱸魚或鱖魚,因為刺少,符合現在的用餐喜好。再早一些的廚師燒這道菜,可能更多會用草魚,雖然刺較多,但原料更親民。」張守雙說,如果是在當時的北方,宋嫂可能會選用更常見的黃河大鯉魚。
從開封到杭州,宋嫂魚羹這道「南料北烹」的經典創新菜,歷經800多年傳承,如今依然是杭幫菜的代表作之一,奧秘也許就在於繼承傳統又創新發展的杭幫菜精神內核。

研究傳統菜譜、融合研創新菜,就是張守雙很喜歡做的事情。在位於友好飯店二樓的張守雙大師工作室內,收藏了很多傳統菜譜相關的舊書籍,還掛着一塊著名書法家王冬齡的題詞,「守拙抱朴,浙魯雙宴」八個字里不但嵌入了張守雙的名字,更點出他在浙菜和魯菜融合創新上的造詣。
張守雙是山東人,2010年來杭州後,師從杭幫菜大師胡忠英,開始深入研習杭幫菜。這些年,除了杭幫菜,張守雙在粵菜、川湘菜、魯菜上都有涉獵,也注重融匯各路菜系進行創新。
《老薑打卡杭幫菜》第四站的拍攝地點,就在杭州友好飯店。1986年開業的友好飯店,近40年來一直靜靜地目睹着西湖邊湖濱商圈的創新變化。
作為西湖邊的老牌星級酒店,友好飯店擁有中餐廳、日料餐廳、西餐廳等7家人氣餐廳。除了頂樓的西湖旋轉自助餐廳,以及持續長紅的日料餐廳外,中餐廳里也能吃到融合杭幫菜、粵港菜、魯菜等精華的創新菜。尊重、包容、創新,杭州的城市性格,就體現在這多元飲食文化的融合中。

如果您也愛吃杭幫菜,歡迎在評論區,寫下您對杭幫菜印象。同時進入潮新聞APP,在潮客頻道,進入吃貨圈,分享您的杭幫菜體驗,我們還將從吃貨圈分享讀者中抽取8位,一起品嘗這12道杭幫菜。
來源:潮新聞記者 記者 王燕維
編輯:大P
你可能感興趣
